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二、大蚕饲养技术根据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易暴发蚕病等特点,分常规育、少回育、条桑育和大棚养蚕等。1.掌握生长发育条件①温度和湿度:4龄的适温为25℃,干湿差2℃~3℃;5龄的适温24℃,干湿差3℃~4℃。②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③严防室内高温  相似文献   

2.
<正>养好小蚕是保证大蚕无病、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小蚕集中共育有利于专人精心饲养,可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提高小蚕饲养的科技含量,使小蚕达到群体发育齐一、无病、好养的目标。在小蚕共育过程中,桑叶是基础,精心饲育是关键,消毒防病贯穿全过程。1共育前的准备领种前一星期准备好足够的蚕室、蚕具、用具、用品,并认真清洗消毒备用。蚕种进蚕室的前一天生火将温度升到24℃,蚕种进室后,温度由24℃经过2~3 h慢慢升到25.5℃为止,干湿差1~2℃。  相似文献   

3.
早秋蚕期气温高、病原多、桑树虫害繁殖快、农药污染较重.因此,要抓好"五防": 1防高温 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7℃左右,若室内温度超过30℃,需努力创造小气候.1~3龄期应将蚕儿放入炕床里饲养,有利降温.据调查,炕床内的温度比炕床外低2℃左右.大蚕期可采取喂蚕后关闭门窗,减少热气流进入室内,蚕室前后搭凉棚,大瓦屋顶盖草,室内地面洒井水,机械通风等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海拔300、400、500、600、700、800、900 m等7个不同高度上建立气象天蚕养饲基地,研究了南岭天蚕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南岭天蚕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7.0~25.0℃,最适宜温度为22℃,适宜相对湿度60%~70%;最适宜海拔高度在500~800 m之间。南岭天蚕养殖的关键技术如下:3月底4月初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初日后,栎树萌动开苞时即孵化;小蚕(1~3龄)采取人工增温至26~24℃室内养饲;大蚕(4~5龄)以野外大棚或网罩林养为佳。  相似文献   

5.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蚕过程中,通常把家蚕的5个龄期划分为2个阶段,1~3龄蚕统称为小蚕期,4~5龄蚕统称为大蚕期。"养好小蚕丰收一半"这是广大蚕农的生产经验,养好小蚕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小蚕对高温多湿环境适应性比大蚕强,饲育时适应较高温度(28℃),同时,小蚕呼吸容易,排湿功能好。在饲育时,小蚕多采用炕(床)育或穿孔塑料薄膜覆盖育形式,有利于桑叶保鲜,缩  相似文献   

7.
<正>从6月中旬开始,持续到10月的整个夏、秋季,6~7月饲养的蚕叫夏蚕,7~8月饲养的蚕称早秋蚕,8~9月饲养的蚕称中秋蚕(又叫正秋蚕),9~10月养的蚕称晚秋蚕等。1夏秋蚕饲养特点1.1气候华东地区,在6~7月间,正值梅雨时节,常常低温多湿,而晴天又闷热。夏蚕期有时小蚕还需要加温,大蚕期则常遇高温多湿,所以夏蚕宜在7月中旬前结束。7~8月为一年中的最热月份,气温在30℃以上,最高可达36~38℃,日中醅热干燥。中秋蚕在8~9月间。此时日中较热,傍晚气温下降,湿度高,一天中温、湿度变化均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4-30
为了筛选出桑蚕雌蛾在10℃温度条件下的适宜冷藏时间,以贵蚕1号、两广二号、洞庭×碧波等原蚕雌雄蛾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时间冷藏后的交配产卵试验,调查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产卵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1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冷藏,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有差异,从交配能力看,参试的6个原蚕品种的交配能力排序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产卵效果因品种和时间不同也有差异,在10℃温度、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中系原蚕雌蛾827、芙·9、洞庭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 h;日系原蚕雌蛾826、湘·7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96 h,碧波原蚕雌蛾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48 h。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养蚕以来,把1~3龄蚕分为小蚕期,4~5龄为大蚕期。而今推广多批次养蚕,实行小蚕共育,从蚕种孵化至3龄给1~2次桑叶后,就将蚕儿发放给蚕农饲养。秋季是一年中蚕饲养量最大的时期,合理安排出库时间、抓好饲养技术、饲养管理等方面对秋季养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推广,具有很好的效果。蚕儿从生理角度仍处在小蚕至大蚕阶段过渡期,蚕农领回小蚕后,饲养管理混乱,有的按小蚕标准生理温湿度饲  相似文献   

10.
以全蚕粉为研究对象,探讨蚕品种、干燥方法、灭菌方法、脱脂方法等对全蚕粉中主要活性物质1-脱氧野尻霉素(1-DNJ)的影响。结果表明,菁松全蚕粉的1-DNJ含量最高;蚕粉干燥方法以5龄幼蚕饥饿24 h、-40℃冷冻干燥或100℃烘干较佳,微波长时间干燥最差,但干燥蚕粉用微波短时间灭菌处理对1-DNJ含量影响不大。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上应采用菁松蚕品种,饲喂至5龄第3天,饥饿24 h排空肠道,冷冻干燥制成全蚕粉,同时进行脱脂、离心、80℃烘干处理,微波灭菌3 min,有利于全蚕粉高品质保存、产业化利用等。  相似文献   

11.
3.怎样养好四龄蚕? 四龄蚕全龄约6~7天,其中食桑经过4~5天,眠2天,饲育标准温度应掌握在24℃~25℃,蚕座面积约10平方米,可用蚕匾10只。过密的蚕座要及时扩座匀蚕,做到良桑饱食。四龄期蚕匾育或蚕台育应除沙4次,其中眠起除沙1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桑叶饲蚕成绩。[方法]采用桑叶饲蚕鉴定法分析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饲蚕的大蚕期发病率、饲蚕产量和质量。[结果]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4龄起蚕结茧率分别为98.99%、97.96%和97.94%;全茧量分别为2.25、2.17和2.10 g;茧层率分别为23.11%、23.96%和23.81%。万蚕收茧量分别为22.07、20.12和20.96 kg;万蚕茧层量分别为5.59、5.10和5.27 kg;壮蚕100 kg叶产茧量分别为6.32、5.75和6.10 kg。[结论]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表现出比对照湖桑32号更优的茧质成绩和更高的产茧量,是优异的桑树品种选育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变温孵化雏鹅一般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进行,采用全进全出制,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一般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个阶段。分为3个阶段时,各阶段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相应温度分别为38.0℃、37.5℃、36.5℃。分为4个阶段时,各阶段分别为1~9天、10~18天、19~28天和29~31天,温度分别为38.0℃、37.5℃、37.0℃、36.5℃。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采用,前3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最后1个时期在出雏机内进行,共需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相似文献   

14.
<正> 1.改善饲养条件。①小蚕:继续坚持小蚕共育,暂时无条件参加小蚕共育的蚕户,小蚕应放在夏、秋季未养过蚕上过簇的屋子里饲养,若气温下降到24℃以下,要注意升温;②大蚕:应选择“向阳干燥、楼窗齐备,保温通气”的屋子里饲养。每张蚕种除及早购回蚕需药物并及时进行消毒外,还应备足木炭  相似文献   

15.
在专养雄蚕的生产实践中,会遇到雌雄蛾羽化比例失调,不得已时需要冷藏雌蛾。通过对雌蛾不同温度冷藏1~3 d的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雌蛾产卵的量与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雌蛾冷藏在5℃~10℃环境中冷藏24~72 h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其中以冷藏温度5℃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正>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陲,北纬43°25′24″~44°49′40″,东经130°19′40″~131°18′6″之间,年有效积温2 750~2 880℃,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00 mm。年平均气温5.8℃,4~9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7.5℃、13.8℃、18.7℃、21.7℃、21.3℃、15.5℃。东宁县积温较高,降水充沛,含沙粒较多的  相似文献   

17.
<正>1、暖卵前准备柞蚕受精卵的发育受温湿度的影响。适时暖卵是放养春蚕的重要环节,如暖卵过早则蚕出无柞叶吃,过晚则蚕出时柞叶已大,小蚕吃不到嫩叶而影响生长。选择便于保温调温,通风换气较好的房屋做暖卵室。暖卵前7天对暖卵室及所有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完毕后开门窗通风换气。时间在出蚕收蚁前1~2天,先用18~20℃的清水清洗3~5min,洗去蛾毛等杂物后,控净水,再放入事先配好的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可用5%的盐酸、3%的福尔马林和水按1:1:10的比例配  相似文献   

18.
白僵病属真菌病一种,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极为常见、危害又较严重的一类蚕病,特别在晚秋蚕期最易发生. 一、发病症状及规律 蚕儿患白僵病初期体色一般稍暗,反应迟纯;发病后期,蚕体常出现油渍状病斑.濒死时排软粪,少量吐液.刚死的蚕头部向前伸出,肌肉松弛,略有弹性,以后逐渐硬化,约1~2天后,从硬化的尸体上先后长满白毛和白粉即病菌的菌丝和孢子.白僵病易在多湿、适温(24~28℃)的环境中发生,且各龄期都能够感染.一般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小蚕为2~4天,大蚕为4~6天.  相似文献   

19.
毛蚶对单胞藻的滤除率、选择性和消化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不同水温下毛蚶对5种单胞藻的滤除率、选择性和表观消化状况,结果表明,在16℃~24℃的水温范围内,毛蚶对海洋小球藻的滤除率逐步升高,24℃时的最大滤除率为1.849 4(mL/ind.min),24℃~26℃时的滤除率逐步下降。22℃为毛蚶对微绿球藻、球等鞭金藻3011和三角褐指藻的最佳滤食温度,最大滤除率分别为1.142 4、3.804 5和4.430 4。水温8℃~24℃之间,毛蚶对巴夫藻的滤除率变化不明显,平均滤除率为2.797 2。毛蚶不仅对不同大小、形状的藻类具有选择性,而且对大小、形状相似的藻类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水温22℃下,毛蚶对5种单胞藻的表观消化状况不同。贝类对其滤除率大、消化状况差的藻类在促进贝类净化进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不同水温下毛蚶对5种单胞藻的滤除率、选择性和表观消化状况,结果表明,在16℃~24℃的水温范围内,毛蚶对海洋小球藻的滤除率逐步升高,24℃时的最大滤除率为1.849 4(mL/ind.min),24℃~26℃时的滤除率逐步下降。22℃为毛蚶对微绿球藻、球等鞭金藻3011和三角褐指藻的最佳滤食温度,最大滤除率分别为1.142 4、3.804 5和4.430 4。水温8℃~24℃之间,毛蚶对巴夫藻的滤除率变化不明显,平均滤除率为2.797 2。毛蚶不仅对不同大小、形状的藻类具有选择性,而且对大小、形状相似的藻类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水温22℃下,毛蚶对5种单胞藻的表观消化状况不同。贝类对其滤除率大、消化状况差的藻类在促进贝类净化进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