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川杂棉31"是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自育的核不育两用系GA18作母本,抗病恢复系M3作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于2013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33天,植株塔形,茎茸毛中等,叶片较大,铃卵圆形、较大,结铃性强。株高95厘米,果枝13台,单株结铃24个,单铃籽棉重6.3克,  相似文献   

2.
鄂杂棉19F1是湖北富悦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富0430作母本,富043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塔型,较松散,通透性较好。茎秆粗壮,有稀茸毛,叶片中等,叶色较淡。铃为卵圆偏尖形,结铃性较强,铃较大,吐絮较畅。后期肥水不足,尤其是缺钾易早衰。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12,(18):4137
品种来源: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用2YH1-3作母本,SH107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2006。  相似文献   

4.
<正>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潜江市大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抗A3作母本,ZR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棉花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8004。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21号是适应新疆南、北疆、甘肃河西走廊早熟棉区种植的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2005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33天,株型较紧凑,开花结铃集中,结铃性强,吐絮集中,易摘拾,适宜机械采收。现将该品种在北疆等适宜棉区宽膜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抗病长绒棉新海28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长绒棉新海28号是利用高抗枯萎病的抗源材料作为母本,与具有结铃性强、品质优的品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抗病、早熟、丰产长绒棉新品系。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截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面积达1.34万公顷,已成为南疆抗病长绒棉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资麦1号     
品种来源:资麦1号是四川万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用绵阳29号(绵阳市农科所选育)作母本,川麦25号(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混合选择法,经6年6代选育,于2002年稳定成系,品系代号为"D002".2006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6004).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8.
川香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而育成的优质杂交香稻。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我们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该品种5千克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我县山区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白粒大粒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育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来源川育16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及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育成的白粒大粒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用30020/8619-10作母本,晋麦3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  相似文献   

10.
凉薯17     
1品种来源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用“105—16”作母本,“Schwalbe”作父本杂交育成,2001年9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1.
岗优3551     
岗优3551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岗46A作母本,与自育高配合力强优恢复系宜恢3551作父本组配而成。2001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宜香1577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以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以亚种间重穗型恢复系宜恢1577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亩产5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来源资麦1号是1996年用绵阳29号(绵阳市农科所选育)作母本,川麦25号(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混合选择法,经6年6代选育,于2002年稳定成系,品系代号为“D002”。2006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6004)。  相似文献   

14.
Ⅱ优838     
Ⅱ优838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种子种苗分公司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引进的中稻品种。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淀粉甘薯品种——绵薯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来源绵薯6号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薯18作母本、83-1229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代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与类型,杏油2号系四川科杏种业用不育系01-16—1A作母本,用恢复系0l—K24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甘兰型半冬性三系杂交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川审油2004008。  相似文献   

17.
KB2326于2021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转Bt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植株塔形、较高大,茎秆多茸毛,叶片较大,叶色深绿,铃圆卵形、中等大小,苞叶较大.全生育期126天,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株高135厘米,平均第一果枝节位7.5节,果枝数19.7台,单株结铃32个,单铃重5.8克,衣分40.7%,籽指11.1克,霜前花率93.5%.  相似文献   

18.
川棉239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国家和省育种攻关研究中采用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作母本,岱15作父本杂交,经多年病圃筛选,综合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1996年通过长江流域全国抗病区试和四川省区试,1997年通过国家长江流域和四川棉区生产试验,表现抗黄萎病性强、高抗枯萎病、抗红蜘蛛兼抗棉铃虫、丰产、优质,1999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四川省第一个通过全国审定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9.
南豆12系南充市农科所培育而成的突破性冬大豆新品种(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净作一般亩产200kg以上,套作亩产100~150kg,  相似文献   

20.
正鲁棉112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1天,出苗好,前、中期长势较好,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较好。株高100厘米,株形较松散。铃长卵圆形、较大,结铃性好,田间通透性好,吐絮畅。早熟性较好,后期不早衰。高抗枯萎病,耐黄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