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低温、雨雪和霜冻容易造成桑树冻害。霜害是在桑树春季发芽后或晚霜落叶前危害芽和叶,已萌发的芽和嫩叶极易受害,轻者被害部分变色,重者全部枯死。冻害是在休眠期危害枝或根。  相似文献   

2.
王志浪 《吉林农业》2010,(11):72-72
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桑树发生霜害的频率将会增加,危害程度将会加深,则必须做好桑园霜害调查、预测、防治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玉米霜害是在玉米温暖季节两头过渡时期里,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玉米植株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根据霜害发生的时期,可将其分为早霜害和晚霜害两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霜害是在玉米温暖季节两头过渡时期里,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玉米植株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根据霜害发生的时期,可将其分为早霜害和晚霜害两种。  相似文献   

5.
桑树一年可能遭受霜害的时期为春季的晚霜和晚秋的早霜,尤以春季的晚霜危害最重.主要原因是到早春季节,气温升高,桑条已发芽开叶,枝条内的贮藏的糖分已用以生长和呼吸代谢,桑根大量吸水,造成枝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原生质粘液减少,抗寒力大大降低,当气温回升后再遇春寒,桑树嫩叶很易遭受霜害,原生质遭破坏而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所以春季桑园管理应加强防霜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桑12号桑树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NaCl浓度对桑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在低温(15℃)和高温(45~55℃)条件下,种子均可萌发,但发芽率明显下降,发芽持续时间延长。NaCl胁迫均降低种子发芽率,50 mmol/L浓度对桑树种子萌发抑制最小,20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极低。表明桑树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浓度过大则明显抑制种子发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三月桃花雪,四月杏子霜”,“春天孩儿面,一天有三变”,春季天气变化无常,随时有晚霜为害桑树,影响春蚕生产。1953年3月下旬晚霜害桑后,全省蚕种配发量大大減少,特别是淮北地区几乎停頓下来。1960年4月初,遇晚霜害桑,很多地区采取推迟蚕种出庫(一般都推迟到4月底,比正常年份迟半个多月出庫),从当时情况看,桑叶复发并已成熟,适合养蚕,但到了壮蚕期,遇到高溫,脓病遍发,加上与农忙冲突,劳力不足,蚕茧单产还是下降。1962年3月到4月中旬,連續多次晚霜害桑,有的地区仍然采取延迟蚕种出庫的办法,有的地区将已出庫的蚕种又进行冷藏,以抑制蚕卵胚子的发育,有的地区干脆抛弃了已领的蚕种,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桑树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镉性,为筛选耐镉桑树品种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个桑树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镉浓度(按Cd2+计)为5.0、30.0、50.0和100.0 mg/L的胁迫处理进行发芽试验,以不添加镉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桑树种子萌发期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幼根长及胚轴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桑树品种种子的耐镉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随镉浓度的提高,10个桑树品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镉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在高浓度(50.0和100.0 mg/L)处理下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活力指数降低最明显;镉对桑树种子幼根和胚轴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轴;供试10个桑树品种种子对镉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桑树品种种子分为镉敏感型、中间型和镉耐受型三大类,其中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最强,属于镉耐受型品种;69851、桂桑优12号、蛋白桑、桑特优2号、桂桑优62号、桂桑5号和粤桑51号种子的耐镉性居中,属于中间型品种;沙2×伦109种子的耐镉性较弱,属于镉敏感型品种.[结论]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较强,可作为修复镉污染土壤优先选择的桑树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弄清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掌握桑树休眠规律及其发育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园正常生长的农桑14号、湖桑32号及处理后可以提早发芽的湖桑32号枝条为材料,封梢后每隔1周取材1次,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桑树发芽与休眠过程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可溶性蛋白及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两个过程中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发芽过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休眠过程;SOD活性降低对桑树冬芽萌发有促进作用,而POD和CAT活性在整个发芽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桑树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与桑树冬芽萌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含量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桑树对重金属Pb、Cd的富集和迁移,探索桑树对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能。方法以桑树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发芽实验和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含量Pb(0、250、500、750、1 000、1 250 mg/kg)和Cd(0、0.2、1、25、75、100 mg/kg)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桑树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生物量等影响,以及Pb、Cd在桑树根、茎、叶中的富集和迁移。结果(1)不同含量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均对桑树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2)低含量Pb、Cd(250、0.2 mg/kg)对桑树幼苗株高、生物量产生促进作用,当含量升高时转为抑制作用。(3)Pb、Cd主要积累于桑树根系中,低含量的Pb(250 mg/kg)会促进桑树对Cd的富集和迁移;桑树对Cd的富集及迁移系数高于Pb,但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最高值均 < 1。Pb、Cd复合胁迫下,桑树对Pb、Cd富集和迁移系数小于单一胁迫;当Pb、Cd含量升高时,Pb、Cd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含量Pb、Cd均会不用程度的抑制桑树种子萌发,抑制作用随Pb、Cd含量升高而增强。桑树不属于超富集植物,但对低含量Pb、Cd富集及转移系数较高,并且低含量Pb、Cd会促进桑树生长,可在低含量Pb、Cd污染土壤中开展种桑养蚕模式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桑树栽培中可能出现的气象性灾害(冻害、霜害、雹害、旱害、渍害、风害)的成灾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消除或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江苏省35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春霜冻发生日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镇江市早生中熟桑树品种育2号和晚生晚熟桑树品种湖桑32号鹊口盛期实际观测资料,建立了由积温推算桑树鹊口期的模型,分析全省不同地区桑树鹊口期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8年来,江苏省平均终霜冻日期呈显著提早、春霜天数呈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特晚霜冻均出现在1981年之前,偏晚霜冻均出现在1995年以前;终霜期和春霜天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气候突变;气候变暖虽然使桑芽萌发提前且萌发速度加快,但桑树鹊口期提早的速度不及终霜期,所以,桑树鹊口期遭受霜冻的可能性逐渐减小,江苏桑树的春霜危害呈减轻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蚕农反映适龄桑树春季生长芽萌发延迟,芽、叶伸展缓慢,条数、条长、条粗均降低,即使重施化肥,桑树仍不旺长,蚕农称之为桑树“发僵”,桑园土壤酸化是造成桑树“发僵”的主要病因。1.桑园土壤酸化的原因。①长期偏施酸性和生理酸性化肥:如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7,(13)
<正>园林植物在生长期内,由于急剧降温,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树体表面接触,凝结成霜,使树体幼嫩部分受冻的现象称为霜害。在我国北方地区,早秋及晚春寒潮入侵时,常使气温骤然下降,形成霜害。1霜冻分类根据霜冻的成因不同,可将霜冻分为辐射霜冻、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三种。辐射霜冻延续时间短,一般只是早晨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桑园一年采叶 4~ 5次 ,采叶后桑树养分消耗很大 ,入冬以后必须加强管理 ,才能确保来年桑园产量高 ,质量好。1 修枝剪梢修枝就是用桑锯和桑剪除去桑树上的枯枝 ,病虫枝 ,横伏枝 ,过密枝。将剪下的枝条随时搬离桑园烧掉。剪梢就是秋末剪去枝条顶端一部分。一是剪去尚未木栓化的嫩梢 ,以防冻死或感染病害 ;二是减少养分消耗 ,充实枝条冬芽。剪梢必须适时 ,不宜过早或过迟 ,过早桑树未进入休眠 ,树液流失多 ,桑芽萌发早 ,新梢弱 ,易受冻害。过迟桑芽萌发迟而弱 ,会影响来年的产量。据调查 ,豫东地区在冬至前后进行修枝剪梢最为适宜。剪枝应在…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硝普钠(SNP)对桑树种子耐盐能力的影响,以杂交桑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SNP浸种对NaCl胁迫下桑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NP浓度0.1 mmol/L浸种24 h处理对盐胁迫缓解效果最好,高浓度SNP浸种反而抑制桑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栽桑的目的是为了养蚕。病虫害使桑树长势弱,树龄缩短,桑叶减产质量差,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俗话说"桑园虫多,蚕室病多",也使蚕茧产量质量下降,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瓶颈。如何防治桑树病虫害的危害,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桑树害虫有200多种,为害桑树的病害约有60多种。由于各地生态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病虫害发生种类也不同。我省大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需要大量栽培桑树,桑蚕养殖和桑树栽培面积的规模不断加大,桑树的育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生产上,多采用ABT生根粉处理进行桑树扦插,当采用硬枝(休眠枝)扦插育苗时能做到当年扦插,当年成苗,生根率达97%以上,当年叶片供给桑蚕养殖;当采用桑树嫩枝进行扦插育苗时,15d后即可生根,生根后36-40d开始萌发腋芽,桑树苗的成活率90%以上,做到当年成苗出圃。文章介绍了桑树当年成苗出圃技术要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刊通讯员徐旭增报导:目前寒露已过,霜降即至,怎样做好"防重于治"的工作,以减轻霜害和冻害所受的损失,是极为重要的,兹总结群众点滴经验,供作参考:一、荞麦受霜害比较严重,在衢州金华一带农民,常常估计明日可能有霜害时(如晚上有大风,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金属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桑树幼苗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规律。[方法]以冀桑3号和鲁杂1号2个品种桑树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滤纸萌发法分析重金属镉、铅对2个品种桑树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土培盆栽法分析镉和铅对2个品种桑树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及幼苗对镉和铅的吸收转运规律。[结果]桑树种子萌发受到镉、铅的抑制作用,并且镉和铅对胚根毒害作用更强。镉和铅元素对桑树种子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114、331 mg/L;2个品种幼苗的生物量随着镉和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冀桑3号幼苗能耐受20 mg/kg的镉胁迫和500 mg/kg的铅胁迫而不降低其生物量。2个品种桑树幼苗对镉和铅的吸收水平均随着镉、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苗对镉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53~3.58和0.41~0.84,对铅的富集指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02~0.58和0.11~0.78。从2个品种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对比来看,冀桑3号幼苗与鲁杂1号幼苗对镉、铅的耐受能力、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2个品种幼苗均不能有效地将镉和铅转运至植株地上部分。[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依据,为进一步利用桑树进行土壤修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