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稻赤枯病、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秀山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山县水稻病虫害较多,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纹枯病为害较重,本文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对晚稻主要病虫害做了防治与不防治的对比试验(在不防某种病虫害的试验小区,对其他病虫害实施正常防治)。当年晚稻试验田间卷叶螟和稻瘟病轻发,二化螟和稻飞虱中发,纹枯病偏重发生。结果初步表明:全不防区与二化螟不防区、纹枯病不防区稻谷减产较明显,其他病虫害不防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各主要病虫害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瘟病稻飞虱卷叶螟。喷药防治晚稻病虫害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总体投入产出比为1∶4.11。卷叶螟不防区比常规全防区效益更好,这是否说明在病虫害发生比较轻的年份,有的病虫害防治是没有效益的,值得今后进一步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1年在重庆市垫江县采用农药"福戈"对水稻螟虱类害虫的防效作了初步示范。示范区每667 m2用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8 g防治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稻飞虱,对照区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防治稻纵卷叶螟、40%毒死蜱乳油80 mL防治水稻二化螟、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 g防治稻飞虱,结果表明,福戈的防效优于对照农药。  相似文献   

5.
2016年,按照重庆市植保植检站统一安排,结合秀山实际,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开展农药减量控害百亩示范工程。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激健"15 m L,稻飞虱的防治减量用药40%,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减量用药20%,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减量用药30%与常规化学防治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全程机械化生产对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不同翻耕栽植方式对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对旋耕-机插、旋耕+牛耕-机插、牛耕-机插、旋耕-手插等4种翻耕栽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未施药区4种翻耕栽植方式早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晚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Nilaparvata lugens)、鸭舌草和稗草。在肥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早、晚稻纹枯病病情指数孕穗期分别为8.25~13.31和17.60~23.10,乳熟期分别达13.75~20.90和20.02~23.76,其中旋耕-手插方式重于旋耕-机插方式,牛耕-机插方式重于旋耕-机插方式。早稻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较重,卷叶率为15.03%~16.67%;晚稻四代和五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较重,卷叶率分别为29.67%~33.48%和60.09%~65.45%,4种翻耕栽植方式早、晚稻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差异不显著。晚稻稻飞虱前期虫口密度偏低,齐穗期为425~550头/百丛,至乳熟期达1 200~1 600头/百丛,其中以旋耕-手插处理虫口密度最高,旋耕-机插虫口密度最低。早稻稻田杂草有鸭舌草、稗草、矮慈姑、千金子、水竹叶等,均以鸭舌草和稗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草的68.00%和29.70%;晚稻稻田杂草有鸭舌草、稗草、节节菜、千金子、香附子、空心莲子草等,均以鸭舌草和稗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草的69.60%和17.40%。早、晚稻以牛耕-机插处理杂草发生量最大,其次分别为旋耕+牛耕-机插和旋耕-机插处理,旋耕-手插处理杂草发生量最小。测产对比方差分析表明,4个种翻耕栽植方式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不同翻耕栽植方式病虫草发生,早、晚稻平均增产10.00%和7.88%。该研究为双季稻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病虫草防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分析了农药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得拉)GR撒施技术对早稻主要害虫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时间和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科得拉对水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效达到91.52%;对一二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91.04%和96.23%。用药时期应在产卵高峰期至卵孵始盛期,用药剂量:分蘖期667 m~2用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得拉)GR 700 g;孕穗破口期667 m~2用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得拉)GR 1 000 g;从而达到安全适时用药确保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推广应用30多年,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要实现杂交稻的高产栽培,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种植为例,从优良品种的选择及秧田期、本田期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并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及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提出了高产优质栽培过程中科学...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以最低施药量实现控制水稻主要病虫为害、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证农田生态环境健康和稻米食用安全的目的,2015年在重庆市江津区以阿维·氟酰胺10%SC(稻腾)、肟菌·戊唑醇75%WDG(拿敌稳)、丙森锌70%WP(安泰生)、吡虫啉70%WDG(艾美乐)组合而成"更多药剂组合",与农民常规用药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更多药剂组合"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的平均防虫效果92.7%、平均防病效果85.3%,比常规用药组合的平均防虫效果、平均防病效果分别高出4.1个、5.1个百分点;"更多药剂组合"试验示范区667 m2比常规用药区增产80.98 kg,增收76.45元;"更多药剂组合"667 m2用药量420 g,比常规用药组合减少了47.5%,间接提高了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虫害防治是水稻从种植到收获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基于此,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和论述,结合水稻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调查重庆市云阳县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发生现状:虫害重于病害,主要种类为二化螟、白背灰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防治现状:以化学药剂控制为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比66.7%、11.9%、21.4%,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仅占8%。防治药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药购买具有盲目性,不按剂量用药和盲目用药,不适时用药,施药器械简陋,施药缺乏劳动保护,缺少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设施。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抓好农药零售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素质;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培育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强化农药执法监管,提高安全用药保障。  相似文献   

12.
9月农事     
9月白露秋分,进入仲秋,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秋季作物茁壮成长和开花结实。1一季晚稻进入灌浆结实阶段,田间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不可脱水过早,以便养根保叶,增加粒重。依据病虫预测预报,选准对口农药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2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作是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的一项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为探明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稻鸭共作和单一种植水稻两种模式下的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福寿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福寿螺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稻鸭共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蜘蛛和稻红瓢虫等天敌的数量;但对稻瘟病控制效果一般,稻鸭共作模式下,建议选择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间作是一类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农田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一年两季的田间试验,探讨了水稻与美人蕉间作对水稻生长性状、病虫害防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水稻与美人蕉间作在早稻分蘖末期、抽穗期降低了水稻株高,而在早稻抽穗期、成熟期及晚稻分蘖末期和成熟期提高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间作下水稻分蘖数明显提高,在早稻分蘖末期、抽穗期和晚稻成熟期水稻分蘖数分别提高25.20%、11.20%和26.01%。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水稻与美人蕉间作降低了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其中在早稻分蘖中期、末期以及晚稻分蘖末期、抽穗期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分别显著降低35.61%、19.55%、24.83%和16.05%;在晚稻分蘖中期和末期,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显著降低46.35%和60.31%;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显著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幅达11.16%。研究表明,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是一种能促进水稻生长、降低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新型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LED多光谱交替发光太阳能杀虫灯对稻田害虫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种植期间害虫轮流发生,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性最大,为了降低水稻害虫的发生率,防止农药的滥用,最好是采用物理防治。试验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的波段范围以及夜晚活动旺盛时间(扑灯节律)的差异,研制了一种 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多光谱循环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诱捕害虫的最大化。试验结果发现该灯对水稻害虫有较大的诱杀力,期间诱杀稻纵卷叶螟32.5%、二化螟25.6%、三化螟25.15%,各类稻飞虱占9.35%,其它害虫类别6.90%,灯区较对照区减少药剂防治2次;该灯对益虫的影响较小,诱捕的益害比为0.0089∶1,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该灯能有效地杀灭水稻害虫,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6月农事     
《农业信息探索》2014,(5):58-58
水稻:早稻进入旺长增粒期,一是要挖出丰产沟、适时、适度搁田。二是抓好以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三是做好灌排水,看苗施肥。晚稻要选好良种,做好种子处理,整田、播种,秧苗立针现青时,防治稻象甲,秧苗3叶期喷药防除草,秧苗两叶1心时追断奶促蘖肥,控苗促分蘖。玉米、高粱:一是中耕除草、去蘖、适施追肥。二是做好病虫害防治。三是防干旱和渍水。四是适时追施粒肥,并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5年,重庆市秀山县组织开展无人机防治水稻重大病虫害试验、示范,将无人机与机动喷雾机、电动喷雾器、静电机动喷雾机进行对比试验,并开展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无人机静电机动喷雾机机动喷雾机电动喷雾器,而添加飞防助剂的效果则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长寿区水稻生产中容易发生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严重时减产率达20%~60%。2019年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控试验,比较不同防治器械防控病虫害的效果和成本差异等。结果表明:用无人机防控水稻穗期病虫害1次,比农户喷雾器防治每667 m~2可减少51.2%的农药用量、节药成本15.6元、省工成本12.7元、节水率97.8%、省工时率94.4%,提高防治效果5%以上;水稻每667 m~2增产6%,节本增效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高效防治药剂,研究32.5%苯甲·嘧菌酯SC、30%苯甲·丙环唑EC、75%肟菌·戊唑醇WG、24%噻呋酰胺SC、12%井冈·蜡芽菌AS这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综合防治效果表明,5种药剂中32.5%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药效最好,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真菌药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测定出绿僵菌CQMa421施药后14天稻飞虱防效达71.11%;稻纵卷叶螟防效达73.8%,对蜘蛛、黑肩绿盲蝽、寄生蜂等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无影响,较大程度改善水稻田生态环境,可在绿色水稻基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