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般一家一户养鹿不多,到配种季节,常将公母鹿圈入一圈内.由于母鹿太少(1只公马鹿一般可以配15只母马鹿),公鹿性欲旺盛,容易在圈中追顶母鹿,致使许多养鹿户的母鹿常被顶伤,甚至顶死;亦常使母鹿当年空怀.笔者在总结多年家庭养鹿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圈舍,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且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东北养鹿多以圈舍式封闭饲养,因此整个圈舍的所有环境因素对鹿的疾病预防,生长发育乃至繁殖育种都至关重要。为提鹿高生产能力,就必须要了解环境卫生对鹿的影响,强化有利因子,消除不利因素,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采取科学的卫生措施。以下是根据一般原理,介绍几个方面的环境卫生对养鹿的影响,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3.
舍饲是将动物安置到圈舍中,人工提供精粗饲料进行喂养和管理,俗称圈养。舍饲鹿主要是指圈养的梅花鹿和马鹿。舍饲鹿组群是指按鹿的种类、性别、年龄和用途,将相同的鹿组合到一个圈内进行饲养管理;调群是指在每年早春将鹿群中的老、弱、病、残鹿拨出,单独组群饲养(个别鹿单个饲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养鹿业发展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面对国外鹿业的激烈竞争、国内外的鹿和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鹿养殖效益锐减的市场形势,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国外养鹿主要国家,特别是新西兰的鹿产业发  相似文献   

5.
幼鹿正值强烈的生长发育阶段,表现为生长速度快,生长强度大,能量代谢旺盛,其体重、体尺及各种机能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只有加强对幼鹿的科学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体大、健壮、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的优良个体,才能使鹿群质量和数量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幼鹿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仔鹿、断奶仔鹿和育成仔鹿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1养鹿盈利三要素①鹿的质量好是指鹿的品种优良、健康无病,反之是劣质鹿。劣质鹿的消耗与优质鹿相同,创造的产值却大不一样。②饲养管理科学就是饲养(饲料与喂养)与管理符合鹿生物学习性要求。饲料质劣而量少,再好的鹿也不会高产。③信息灵通在信息时代,要掌握、运用养鹿的先进经验与科研成果,了解市场行情,知道生产那种产品、到那里去销售。  相似文献   

7.
恶癖母鹿的识别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在母鹿的产仔哺乳期,一些鹿场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致使恶癖母鹿伤害初生仔鹿和饲养管理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初生仔鹿被活活扒死,一些饲养员或技术人员被扒伤.据调查,曾有1只梅花鹿恶癖母鹿在它产仔的头几天里曾扒死5只初生仔鹿,并扒伤2名年轻体壮的饲养管理人员.恶癖母鹿的危害导致了仔鹿死亡率明显增加,应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仔鹿孱弱是指仔鹿衰弱无力,生活力低下,先天发育不良,直接影响仔鹿生长发育和养鹿的经济效益。笔者在2008年春天发现有30多只,近两年发现有10余只患病,给养鹿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原因分析过去集体养鹿在秋季母鹿发情前后都饲喂柞树青棵子、甜菜、胡萝卜等,春季饲喂玉米青贮饲料。自从鹿场把鹿分给工人承包饲养后,由于鹿茸和鹿的价格下滑,造成对鹿的精饲料投入减少,林业部门禁止割青棵子,多数小户不做青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鹿在20世纪90年代曾跌入低谷,许多养鹿户至今还存有疑虑,养鹿能不能赚钱?养鹿专家调查后断言:养鹿肯定会赚钱,只是赚多与赚少的问题。 一、市场前景 我国梅花鹿存栏数约55万~6O万头,产鹿茸550吨~600吨。2000~2002  相似文献   

10.
茸鹿的科学饲养与管理□陆为华一、科学饲养1.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鹿属草食性反刍动物,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鹿的食性广,能采食灌木枝叶多种植物和各种农副产品及青贮饲料。在冬季枯草期或生产旺期可用精料加以补充。2.合理搭配,为求多样化养鹿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养鹿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目前饲养茸用鹿大约60万只,年产鹿茸130余吨.养鹿已成为特产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关于家养鹿是家畜,还是野生动物,历来学术界、农、林系统争论不休.为了积极健康地发展养鹿事业和有效地保护野生鹿,论证家养鹿是家畜,而不是野生动物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梅花鹿品种改良,提高饲养种群品质,使仔鹿显现良性基因,不断获得较大经济效益。自2000年以来,以中国特产研究所为主的鹿人工授精新技术推广在各地兴起,在部分鹿场和很大一部分养鹿户中认可。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受胎率普遍较低,使一些鹿场和养鹿户对此将信将疑,有的甚至失去信心,挫伤了积极性,制约了梅花鹿品种改良速度,同时影响了养鹿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鹿业曾于1986年制定了"中国梅花鹿种鹿(GB6935-1986)"、"东北马鹿种鹿(GB6936-1986)"、"中国梅花鹿和东北马鹿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NY/T31-1986)"、"鹿茸加工方法和品质评定(NY27-1986)"、"养鹿业名词术语(NY28-1986)"计5个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了养鹿业不少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14.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草食动物,幼鹿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成年后期的体形外貌和终生的生产性能。因此,加强仔鹿的饲养管理,对养鹿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鹿和母鹿于每年9~11月配种结束后,便进入冬季休养生息阶段。鹿在冬季虽不生茸产仔,但与翌年的生茸产仔关系密切。因此,抓好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越冬的重要一环。1.注意鹿舍保温鹿虽不怕冷,但过冷环境会消耗其体内大量热能,增加饲养成本。幼鹿和育成鹿对环境温度反应敏感,若舍内过于阴冷,不但会影响生长发育,而且易导致感冒、肺炎等疾病。因此,鹿舍保温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保温措施:一是圈舍地面铺垫锯末,既能保温,又可吸附粪尿。二是封堵鹿舍风孔,防止贼风侵袭。三是供给温热饮水(俗称阴胆水)。2.人工补充光照我国…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与长春市双阳区比邻的伊通养鹿业"头羊"新兴乡,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重视和县科协以及吉云鹿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下,鹿业生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全乡8个村共有养鹿户325户,养鹿2.6万只,年产鹿茸16吨,年实现产值0.6亿元。预计养鹿户年均可增  相似文献   

17.
公鹿和母鹿从每年9—11月配种结束后,便进入冬季的休养生息阶段。鹿在冬季虽然不生茸产仔,但却和下一年的生茸和产仔关系密切。在冬季如果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就不会有夏季的高产。因此,搞好鹿的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顺利越冬的重要一环。为此,根据目前各地养鹿的经验与做法,将有关鹿在冬季来临前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驯化的鹿在经营上有许多好处,对驯化鹿进行放牧,可使鹿采食的饲料广泛、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在管理方面,能减少和避免鹿的逃逸;收茸时拨鹿方便,而且很少发生伤茸、伤鹿和人畜伤亡事故;驯化可以增强鹿对疾病的抵抗力,便于捕捉和治疗.鹿被驯化后也给科学研究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如能让人接近,测定生理指数较未驯化前更为准确等.  相似文献   

19.
东北梅花鹿血液某些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梅花鹿血液化学成分的分析,目前尚未见系统资料。本试验测定了东北梅花鹿母鹿、仔鹿(包括初生仔鹿和一月龄仔鹿)、公鹿(包括生茸鹿和非生茸鹿),血清总蛋白、蛋白分类、谷草转氨酶(sGPT)和谷丙转氨酶(sGOT)、全血非蛋白氮(NPN)、血糖、血清总脂、CO_2结合力、Ca、P、Mg、K、Na等13项生化指标,并通过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进行了比较。其中血清总蛋白和SGOT的含量是公鹿>母鹿>1月龄仔鹿>初生仔鹿;γ球蛋白、NPN、血清总脂的含量是公鹿>母鹿>仔鹿。其差异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数据表明梅花鹿血液上述生化指标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公鹿高于母鹿说明公鹿基础代谢较母鹿、仔鹿旺盛。 生茸鹿和非生茸鹿相比,血液总蛋白和sGOT的均数差异极显著,生茸鹿高于非生茸;鹿,表明生茸鹿体内蛋白质合成多、代谢旺盛。血钙生茸鹿又显著低于非生茸鹿。因此,在鹿生茸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含Ca、P多的矿物质饲料是提高鹿茸生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人工驯养的历史虽然久远,但是迄今其野性尚存,胆小易惊,对各种刺激反应敏感而强烈,故给饲养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每逢鹿产仔季节,养殖场总难免发生仔鹿需要寄养(亦称代养)或人工哺乳的情况。然而,有些养鹿人员不甚熟悉仔鹿寄养和人工哺乳的技术要领,往往管理失当,导致仔鹿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