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酵床养鸡适用于平养的肉鸡和蛋鸡。立体蛋鸡笼养可以通过人工机械翻耙的方式进行发酵床养殖。一、选择健康雏鸡农户饲养肉鸡和雏鸡大都靠外购雏鸡,而购入雏鸡的好与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还必须保证来自非疫区。按照雏鸡"有膘、有毛、有骨、眼大有神、活泼好动"的标准进  相似文献   

2.
<正>饲养蛋鸡最大的开支是饲料,占总费用的70%左右。因此,节省饲料是提高蛋鸡饲养效益的关键。为了提高蛋鸡的饲养效益,现将蛋鸡在各个生长时期合理投料数量的准确计算方法介绍如下:10日龄前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2。如8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8+2=10(克)。11~2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1。如14日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是14+1=15(克)。21~5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和雏鸡日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球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通过球虫卵囊传播,主要危害的是3月龄的雏鸡。雏鸡一旦发病后死亡率可高达80%。目前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致死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阻碍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温暖潮湿的5~8月最为严重,与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养殖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蛋鸡的产蛋前期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一般地,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就不一样。1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g,14日龄就能达到110g左右,增加了差不多2倍。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生长发育、消化吸收功能往往不能同步跟进,加上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6,(9)
正利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进行粪污治理是养殖企业三项治理措施之一,通过对该技术的推广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彻底改变养殖场及周边环境污染。1锦州市利用非接触式发酵床饲养蛋鸡的基本情况锦州市第一家采用非接触式发酵床技术饲养蛋鸡的企业是黑山富源禽业有限公司,也是在辽宁省采用该项技术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该场饲养商品蛋鸡20万只,2013年引进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日龄相同的杜梅二元杂交猪40头,初始体重为20.1±0.69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6头猪,分别在有运动场的水泥地面猪舍和发酵床猪舍中饲喂101 d,全程记录试验期间每天户外、水泥地面猪舍及发酵床猪舍内的气温。结果表明,50~70日龄阶段舍内气温,水泥地面舍29.4℃、发酵床猪舍27.5℃,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均好于水泥地面组;70~90日龄阶段,水泥地面舍与发酵床舍气温相同,发酵床组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水泥地面组,采食量低于水泥地面组;90~130日龄阶段,发酵床猪舍气温略高于水泥地面舍,采食量、料肉比和日增重无显著差异;130~150日龄阶段,舍外气温低于19℃,发酵床舍平均气温19.9℃,水泥地面舍18.6℃,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比水泥地面组分别提高了6.4%和9.9%,料肉比均为3.32。说明发酵床养猪对猪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小气候环境改变是促进猪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蛋鸡产蛋前期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不相同。1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 g,14日龄就能达到110 g,增加了约200%。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  相似文献   

8.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养鸡场的多发病之一。2008年3月南阳市某养鸡场饲养的2000羽海兰褐蛋鸡,在6日龄时开始发病,每天死亡约10~50只,3天内死亡一百余只。养殖户曾用青、  相似文献   

9.
选取50日龄体重相近的仔鸡2 70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发酵床试验组和地面平养对照组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研究了发酵床养殖方式对优质鸡生产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料肉比较对照组降低17.6%(P0.05)。在进入产蛋期后,试验组鸡群产蛋时间和产蛋量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此外,发酵床试验组舍内氨气浓度和空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物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之发酵床养殖方式可以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ND-IBD二联灭活苗)对不同日龄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选择360只1日龄商品蛋鸡,分别于1、7日龄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对照组接种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21-56日龄,每隔7d采血,分离血清,检测ND和IBD抗体水平,剖检取脾脏与法氏囊观察病变,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因子CD4~+、CD8~+、IL-6、IFN-βmRNA表达量,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1、7日龄商品蛋鸡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其ND和IBD的抗体水平均有效提高,且在免疫后可以有效保护IBDV强毒的感染,但7日龄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因子的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7日龄接种疫苗的免疫组免疫因子CD4~+、CD8~+、IL-6、IFN-β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日龄。综上,ND-IBD二联灭活疫苗7日龄免疫商品蛋鸡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山西省多次发生禽流感,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禽流感免疫检测检验的研究.对雏鸡的母源抗体和种鸡,蛋鸡免疫前后的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共检测2 797份,85个鸡群其中对一个中型鸡场连续五年进行了监测,检测结果雏鸡的母源抗体为3~5 log2.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后30天,120天检测抗体30天AI.H5-HI价为5~6 log2、AI-H9-HI价为5.5~6.0 log2;120天AI-H5-HI价为4.0~4.3 log2、AI-H9-HI价为4.1~4.4 log2,看来种鸡和蛋鸡按正常免疫,免疫期为120天左右.对种鸡的免疫剂量进行了跟踪检测,若种鸡140~150 日龄0.5 mL/只免疫,到260~270日龄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在产蛋高峰期再进行一次免疫;若种鸡140~150日龄0.7~1 mL/X免疫,到305日龄左右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可以避开产蛋高峰期再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而且雏鸡母源抗体高、维持的时间长.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确定雏鸡的首免时间并制定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雏鸡母源抗体为3~4 log2左右21~28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雏鸡母源抗体为5 log2左右35~40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这个免疫程序已在生产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1983年6月6日下午2时,郸城县宜路乡宜路村单××来兽医站求治雏鸡。主诉:雏鸡共二十九只,25日龄,系土种杂交鸡。为预防疾病,于本日上午8时许在本村卫生所购买大安片服用。每五只雏鸡按一片(0.5g)填服、中午12时发现鸡笼内三只雏鸡死亡,其余都精神不好,即来站求治。  相似文献   

13.
女贞子对蛋鸡育成期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研究旨在观察女贞子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结果表明,女贞子对蛋鸡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0.5%女贞子能显著提高雏鸡生长前期的法氏囊指数,添加1%的女贞子能提高雏鸡生长中、后期的胸腺与脾脏指数;女贞子能显著提高蛋雏鸡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女贞子对雏鸡生长前、中期的C3含量和生长中期的TNF含量有提高作用;女贞子能显著提高鸡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说明女贞子对蛋鸡育成期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影响产蛋率。二、忌断喙断喙一般雏鸡在6~9日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太轻又长出新喙的雏鸡,应在育成期补断或修喙,忌在产蛋期断喙。三、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80%下降到30%,而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四、忌频繁变换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15.
农户饲养肉鸡、雏鸡大都靠外购.而购入的雏鸡好与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切不可贪便宜购进不健康的苗鸡。挑选雏鸡时。除注重品种优良外.还必须保证种鸡来自非疫区。选择良种鸡可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来鉴别.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9)
<正>1调研企业利用非接触式发酵床饲养蛋鸡的基本情况锦州市第一家采用非接触式发酵床技术饲养蛋鸡的企业是黑山富源禽业有限公司,也是在辽宁省采用该项技术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该场饲养商品蛋鸡20万只,2013年引进该项技术,并于同年10月20日开始应用。利用原有鸡舍进行改造,改建鸡舍面积700平方米,其中非接触式发酵床面积300平方米。发酵床深40厘米,使用锯末60立方米,稻壳60立方米,微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一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使蛋鸡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影响产蛋率。二忌断喙。断喙可在蛋鸡6~9日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太轻而又长出新喙的雏鸡,应在育成期补断或修喙,但切忌在产蛋期断喙。三忌断水。有材料表明,蛋鸡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80%下降到30%;若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产蛋程度,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此,在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1)建立了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为y= 0.7589x-19.883(P^2= 0.9937),(2)建立了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为y= 1.0395x^0.5051(P^2= 0.8854),(3)建立了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为y= 0.0235x-0.3343(P^2= 0.9917),(4)建立了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为y= 0.022x + 0.4278(P^2= 0.988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60~77日龄生长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观察,可以看出在60~6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低于理论值,表明发酵床养殖初期,猪还有个适应过程,到了70~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高于理论值,表明猪已适应发酵床养殖,特别在75 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提高21%,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从发酵床养猪发生的病害看,整体发病情况比较低,各种病害的发病率不超过10%,治疗的难度也不大,只要加强垫料管理,注意喂食,保障水质干净,许多的病害可以自愈.  相似文献   

19.
<正>1.保活经。①选择健康雏鸡。按照雏鸡"有膘、有毛、有骨、眼大有神、活泼好动"的标准进行选择。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来鉴别  相似文献   

20.
樱桃谷肉鸭发酵床养殖生产性能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殖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养殖模式,使用2种不同垫料组成的发酵床与普通旱养模式作对比,分析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舍内NH3浓度,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旱养模式相比,2种垫料的发酵床养殖在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普通旱养模式采食量要稍高于发酵床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能够降低舍内NH3浓度,并随着鸭日龄的增加,舍内NH3浓度显著降低.饲养结束后,分析2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与普通旱养模式比较,一个养殖周期每羽鸭可节约成本1.2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