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海高原区域性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生态功能加速紊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灾民逐渐增多,经济损失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自然环境演变;人为破坏因素。为此,应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科研工作;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跟踪;建设生态功能E试点;采取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8日)我国有60亿亩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草原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题中应有之义。"十二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75万起。为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美丽中国"作为在宪法中崭新宣示和确立的法理念,凸显生态环境价值的高度性、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性。草原生态环境是承载"美丽中国"法理念的战略领域和空间。"美丽中国"法理念是指导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重大法理念,要按照"美丽中国"法理念的要求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及其实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法治的战略定位;完善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产业制度、草原公共设施和产品投入建设制度、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草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到位性和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从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重要课题,我国更是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用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环境建设的积极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从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重要课题,我国更是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用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环境建设的积极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1-2010年<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业科学》2003,20(9):80-84
3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基本思路 3.1指导思想和原则 3.1.1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要求,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为主题,以促进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草原经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和出发点,以重点区域的保护建设工程为突破口,依法治草,增加投入,采取生物、工程和农艺等综合措施,分阶段解决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良性生态系统,促进草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有60亿亩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草原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题中应有之义。"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日益紧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二者协调发展,笔者从当前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论正确处理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与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日益紧迫地进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二者协调发展,笔者从当前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草原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开放性的系统。近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生产经营不合理,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过度放牧超量放牧,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优质牧草数量锐减,有毒有害杂草丛生。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可持续发展。该文深入探讨畜牧业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推动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日益紧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二者协调发展,笔者从当前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办发[2016]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  相似文献   

13.
草原应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有10多处论述,对草原工作者来说,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4.
水电开发在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总结了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水文情势、水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减缓影响而针对性采取的生态流量、生态调度、分层取水、栖息地保护、过鱼、人工增殖等环境保护措施,为水电环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却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草原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遭到了一定破坏。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并不能可持续,因此,应当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构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草原的监理执法做起。本研究分析了草原在执法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方面的问题,并对加强草原执法力度,加强草原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森林资源、法律意识、林权工作、相关法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探讨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通过对有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问题进行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胜玉 《草业科学》2002,19(10):37-37
国务院西部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近日发布了中国《生态功能区暂行规程》。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一位负责人在该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8.
就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谈实施草原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师嘉临 《草业科学》2004,21(8):6-1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根据多次考查和多年积累的资料研究,认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和蔓延;草原害鼠活动猖獗;草原载畜能力已超过临界放牧标准.现行的利用、保护对策对局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弊端较多.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等诸方面论述了肃北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为尽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务院近日发出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凤森 《青海草业》2003,12(2):24-26
同德县地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针对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