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探索出大蒜-菠菜-糯玉米-甘蓝-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既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小环棚春白菜-露地毛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春白菜产量4 500 kg/667 m2、毛豆产量900 kg/667 m2、松花菜产量3 500 kg/667 m2,纯收益4 500元/667 m2。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小环棚春白菜-露地毛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京津地区蔬菜栽培效益和大棚利用率,经不断研究与探索,形成了集高产、优质、高效于一体的大棚早春青花菜-夏丝瓜-秋青萝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通过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生长上的时空差,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蔬菜种类和总产量、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为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益参考。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倪瑾 《上海蔬菜》2017,(1):32-33
正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江苏海门工业园区李彬村农户摸索出了贝母-葡萄-青毛豆套夹种栽培模式(4月下旬贝母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在贝母行间套种葡萄,葡萄树下种植青毛豆),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栽培面积6.67多hm~2,涉及农户32户,已成为海门地区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特色种植模式。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艳孔 《长江蔬菜》2011,(19):24-25
近年来为不断提高种植效益,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探索总结出了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干制加工辣椒是贵阳市花溪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hm2,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土地产出率,我站通过实践摸索出旱地辣椒-青菜高效生态栽培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改变了旱作地区长期单一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开发利用海拔400~700m山地资源,近年课题组积极引导当地山区农民发展西瓜-松花菜山地高效栽培模式,对品种、茬口安排、关键技术、产量及效益等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既提高了山区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市场供给,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西瓜-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产早熟西瓜的现有大棚设施,以发展大棚栽培双孢蘑菇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蘑菇废料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肥料投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种植水稻实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构成了物质和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棚西瓜-大棚双孢蘑菇-大棚西瓜-水稻栽培模式,每1 hm2 4茬的总收入可达249 000元.年纯收入是普通模式的2倍多.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金山区毛豆茬口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通过和本区外贸出口蔬菜主要品种结球生菜、洋葱的合理搭配,在亭林、山阳等镇实践,摸索出一套高效茬口模式,现将亭西农场的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反季节蔬菜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既丰富了人们的菜蓝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市箬横镇下墩村菜农梁恩法采用黄瓜-番茄-瓠瓜-年三熟的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达7500kg以上,667m^2产值17000元左右,667m^2净收入在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进  张雪峰  刘燕 《蔬菜》2011,(6):28-29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针对市郊的地理位置特点,探索并推广了辣椒—豇豆—芜荽大棚高效栽培模式,667m2大棚年总产值达17000元,显著提高了郊区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早秋芹菜-莴苣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生产中连作障碍,达到改良土壤、提高水田利用率的作用,对稳定粮食生产和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全州县“稻-稻-蒜”是一种粮经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新模式,既不与粮食作物种植争土地,有效地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草及空闲田资源,又增加一茬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翌年水稻丰收垫定了殷实基础.该模式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蒜“稻-稻-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3):72-73
大棚西瓜-毛豆-青蒜高效栽培模式是宿迁市农科所科研人员在近年来的栽培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模式通过合理轮作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尤其夏季高温季节种植毛豆,填补了夏季蔬菜空缺,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在冬闲时间轮作大蒜,不仅可以改善大棚土壤微生态,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增加了收益。该模式由于增收效果明显,已成为该区域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作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莴苣-番茄/洋扁豆-甜椒高产栽培模式。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莴苣-番茄/洋扁豆-甜椒栽培模式的主要种植技术,供气候相近地区的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介绍了“菜-稻-菜”一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的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增产原理。该技术通过8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菜-稻-菜”高效栽培模式不但能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单季稻稳粮增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建平 《食用菌》2014,(1):54-55
大球盖菇-单季稻生产模式是水旱轮作、粮经搭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它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种菇与种粮争田的矛盾,促进食用菌和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7,(12):54-56
在开封地区推广小麦-西瓜-辣椒-玉米一年四熟间作套种种植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套种的玉米不但为辣椒起到遮阴降温作用,而且能促进辣椒多开花、多结果、结大果,同时能够诱集鳞翅目害虫集中产卵,然后集中进行防治。该种植模式较其他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粮、菜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江苏海安县李堡镇农业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打破传统的小麦-水稻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开展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筛选出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将此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蔬菜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海宁市硖石街道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春萝卜-夏小白菜-丝瓜-秋莴苣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改善了本市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等问题,能满足本地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已成为我市城郊设施蔬菜种植的理想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1.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