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红 《中国种业》2009,(10):78-79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产量占1/3。近年来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因此如何提高高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大豆脂肪含量是大豆的重要经济性状.是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其含量既受品种的基因型制约.也受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品种的遗传特性对品质的影响约占70%-80%.而环境条件的影响约占20%~30%.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的最大优点是脂肪含量高,可达23.32%,比普通大豆品种高3~5个百分点,是黑龙江省已推广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最高的,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而且还深受俄罗斯等外商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沧豆5号为对照,研究了近几年黄淮海中片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在沧州地区的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表现。结果表明:30个参试品种产量性状在2154—3214.5kg/hm^2;较适合沧州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生育期95—105d,株高70—100cm,紫花、圆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分枝数在1—2个的夏大豆品种。圆粒、淡色脐、百粒重高于20g的大粒种占参试品种的多数;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品种有4个,占品种总数的13.3%;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21%的品种12个,占品种总数的4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63%的品种有5个,占品种总数的16.7%。  相似文献   

4.
胡喜平 《中国种业》2007,(10):49-50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5年以北丰11号为母本.与美国矮秆大豆品种hobbit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7年选育成半矮秆、早熟、高油、高产大豆合丰42号。该品种叶圆形.花白色.茸毛灰白色。荚熟褐色,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褐色,脂肪含量23.04%,蛋白质含量38.65%.生育日数112d.需活动积温2270℃.在黑龙江省为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选择综合性状较好、脂肪含量23%以上的大豆品种与具有Peking、Hartwig抗线虫基因的抗线虫品种(系),有性杂交。杂交后代的低世代,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进行抗线虫鉴定、选择;高世代,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病土盆栽鉴定及品质跟踪分析,定向选择。选育出庆农05-1028、05-1009、05-1071、07-1115、07-1568、08-2535等6个兼抗大豆胞囊线虫1、3号生理小种,脂肪含量22%以上的新的种质资源。该种质聚合了国内外抗线虫病、高脂肪、高产品种(系)的优良基因,遗传基础广泛,可做为大豆抗胞囊线虫兼高脂肪育种的亲本材料,这些品系将对推动大豆生产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1试验目的 我县所处纬度较高,土壤肥沃,大豆生育期间光照时数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豆脂肪的合成。但由于使用肥料的N、P、K比例不当,原本选用的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和产量均不能表现出品种的固有品质和产量,为此,设置高油大豆肥料(N、P、K比例)配方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于高油大豆生长发育的肥料配方。  相似文献   

7.
1 玉米品种玉油1号系河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8622-1×外引系GY220选育而成,高油玉米。生育期101天,株高263cm,千粒重293.5g,粗蛋白质12.68%,粗淀粉 65.87%,粗脂肪7.54%,赖氨酸0.36%, 容重744g/L。高抗大斑病、矮花叶病。 2003-2004年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4.3~509.9kg。  相似文献   

8.
商豆1099是由商丘市农科所最新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在河南省、国家黄淮海区试中,产量连续夺取6个第1位。2003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08。蛋白质含量42.34%,脂肪含量20.8%-23.8%,合计63.14%-66.14%,超过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白质+脂肪总计63.0%)。高产、优质品种在示范推广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高油大豆东农46号脂肪含量的氮磷钾肥效应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油分含量的综合作用,指导高油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东农46号脂肪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影响的规律。【结果】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均为增加效应,增加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和钾肥对脂肪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获得23%以上的脂肪含量,相应的施肥措施为:施氮量为0.068~0.117 g/kg,施P2O5量为0.274~0.536 g/kg,施K2O量为0.060~0.109 g/kg,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大豆品种东农46号的脂肪含量高于23%。【结论】对于高油大豆品种,通过不同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比例的调节可以实现高油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佳豆55是在大豆高产基因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分子标记技术,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2020年参加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经过3年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为38.90%,脂肪含量为22.09%,属于高油品种。植株具备单株结荚密、三四粒荚多的特性。该品种籽粒饱满而有光泽,种脐、种皮黄色,百粒重在21g左右。中抗灰斑病,在适宜区生育日数约为100d,最高活动积温约为1850℃。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优质高油大豆综合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为广泛推广高油大豆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示范地设在孙吴县农业中心示范园区(西兴平度村西侧,属第五积温带),土质为泛滥地草甸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作大豆,面积1 hm2. 选用品种:疆丰99-2918(脂肪含量21.1%)  相似文献   

12.
南春204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科技合作于1997年春以湘春豆10号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大豆脂肪氧化酶全缺、大豆贮藏蛋白亚基A5A4B3缺失品种Suzuyutaka-123为父本,育成的无豆腥味大豆新品种。在湖南省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6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9%,该品种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4.5%,脂肪含量为19.8%,脂肪氧化酶缺失(无豆腥味),是理想的大豆加工原料。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2341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脂肪平均含量19.15%(±2.03)。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与栽培类型、种皮色、粒形、脐色、籽粒大小、结荚习性、叶形、花色、茸毛色等植物学性状有一定相关。其趋势是栽培大豆脂肪含量高于半栽培大豆,黄大豆高于深色大豆.粒圆或椭圆形高于其他粒形,淡褐或黄脐、中粒脂肪含量高,亚有限或无限花序高于有限花序,尖叶高于圆叶,白花高于紫花,灰色茸毛高于棕色茸毛。研究结果认为,本地区黄大豆育成品种是理想的高油亲本资源,高脂肪含量与商品品质在育种方向上是一致的,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尖叶、灰色茸毛、中粒、粒圆或椭圆形、淡褐或黄脐可作为选择高油后代的参考性状。  相似文献   

14.
苏代群 《种子世界》2012,(10):33-34
1材料与方法 1.1 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单因素效应影响的材料@@采用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品种3个,分别为东农42号(高蛋白类型)、东农46号(高油类型)、绥农14(普通品种). 1.2 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单因素效应影响的方法 肥料为氮肥(尿素),磷肥(重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全部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1986-2010年大豆审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省1986~2010年间审定推广的275个大豆品种的子粒蛋白质、脂肪和蛋脂总量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最高值均高于1986~1990年的最高值,其中,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最高值显著提高,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近年来大豆品质育种尤其是高油育种取得较大进展。育成蛋白质含量高于45.0%的大豆品种8个,脂肪含量在23.0%以上的品种9个,蛋脂总量在63.0%以上的品种23个。  相似文献   

16.
沈农11号系沈阳农业大学以辽豆3号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40.71%,粗脂肪含量22.44%,籽粒亚麻酸含量为2.3%,属于低亚麻酸高油大豆品种。2008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正>龙豆5号(品系代号龙品07-1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国审大豆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代号:国审豆2013003。该品种属于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22.48%,适应区平均生育日数119d,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龙豆5号具有秆强、丰产、适应性广、脂肪含量高等特点,可满足油脂加工企业对原料的品质需求。1选育过程龙豆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4年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豆品种黑农51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18.
《作物育种信息》2006,(10):18-18
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是在广西“十五”大豆育种攻关项目经赞支持下,广西玉米研究所梁江等以高产、优质、适合间套作为主要目标,经多年育种攻关选育而成。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  相似文献   

19.
大豆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波  李毅 《分子植物育种》2005,3(3):301-306
大豆种子油是人类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该油用量占全世界食用油的31%。大豆种子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其中的重要营养是脂肪酸。一般大豆品种的种子含油量约为18%~22%,其中的脂肪酸含量与组成分别是11.73%的棕榈酸(16:0)、3.29%的硬脂酸(18:0)、21.81%的油酸(18:1^△9)、54.16%的亚油酸(18:2^△9.12)以及8.98%的亚麻酸(18:3^△9,12,15。大豆种子脂肪酸合成主要发生在质体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主要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大豆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包括提高种子脂肪酸含量、改善脂肪酸组成,可以满足人类对大豆油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可以使大豆油更具有营养价值与特殊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大豆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基本途径,对近来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基因工程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晋豆1号系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1960-1965年从地方品种大白麻中系统选育而成。197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定名晋豆1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该品种高产、耐荫、抗旱、耐瘠薄,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截止到2021年,利用晋豆1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在山西省共育成了39个品种,其中有9个国审品种,高油品种7个,脂肪含量为21.54%~22.26%,39个品种中有13个品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晋豆1号及其衍生品种为山西省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山西省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