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实施已经7年。截止2005年底,我省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82.4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5.1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7.34万hm2,国家累计投资已达30.01亿元。工程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26个县(市、区)、1100个乡镇、120余万农户、500多万人。工程实施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人与动物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82.45万hm2,全部成林后,全省林木覆盖率将增加4.9个百分点。工程区…  相似文献   

2.
张有秀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389-391
宁蒗县自1998年和2002年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完成天然林管护36.3万hm2,公益林建设5.61万hm2,退耕地造林0.51万hm2,荒山造林0.62万hm2.但是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布局分散、群众积极性不高、配套资金短缺、纯林多混交林少、经济林品种繁杂、不能形成规模、管护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莉 《山西林业》2006,(3):30-31
垣曲县是一个山区县,总耕地面积2.69万hm2,其中坡耕地就多达1.53万hm2。自2002年以来,该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0.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24万hm2,荒山还林0.43万hm2。在4年的退耕还林实践中,该县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整套符合县情的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并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得到充分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县的退耕还林工作,使历年来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了设计的要求。1刺槐造林模式造林密度:每公顷1995株,株距2m,行距2.50m。适用范围:全县所有的退耕地及荒山造林。苗木规格:1年生、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地径0.80cm以…  相似文献   

4.
宁蒗县自1998年和2002年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完成天然林管护36.3万hm2,公益林建设5.61万hm2,退耕地造林0.51万hm2,荒山造林0.62万hm2。但是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布局分散、群众积极性不高、配套资金短缺、纯林多混交林少、经济林品种繁杂、不能形成规模、管护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2年起,石家庄市开始承担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年来,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及封山育林面积12.8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2.82万hm2,匹配荒山荒地造林5.99万hm2,封山育林3.99万hm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自2008年开始实施。1全市退耕还林地区域分布退耕还林工程共涉及平山、赞皇、灵寿、行唐、元氏、井陉、鹿泉、矿区、深泽、正定、无极、新  相似文献   

6.
<正>截止2014年11月上旬,全省已经高标准完成营造林27.33万hm2,占年度任务的91%。2014年,全省各地继续坚持规模治理、区域突破、整体推进的造林方式,稳步推进国家和省确定的造林绿化重点工程,为三晋大地又增片片新绿,并在工程实施中呈现出"新旧工程衔接,连片连年推进"的良好态势。晋中市全年实施市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104项,总规模达到5.33万hm2,新造林面积在2 000hm2以上的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是世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为了遏制森林破坏,恢复退化的热带林和红树林,改善生态状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菲律宾于1987年启动“国家造林计划(NFP)”。该计划到2010年完成造林202.6万hm2。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2011年又开展了二期的“国家绿化计划(NGP)”(2011—2022年),计划造林270万hm2,而2011—2020年实际完成造林200多万hm2。“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总目标为造林510万hm2(去除重叠部分),到2020年底实际完成造林410万hm2。在计划实施中,采取了促进人工造林、加强社区森林管理、坚持高层推动、完善规划和政策等多项措施,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对我国的主要政策启示包括谋划新的工程、实行依法治理、坚持共建共享、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8.
沾益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完成退耕地造林2 866.67hm2,荒山造林3 000hm2。总结了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西林业》2013,(1):3-3
2012年,全省林业工作坚持“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思路,狠抓措施落实,林业建设成绩显著,亮点突出。一是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科学整合了国家和省级工程,“林业六大工程”有效实施,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0.69万hm2,占年度任务30.13万hm2的102%。省政府在大同市召开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  相似文献   

10.
三晋林讯     
《山西林业》2003,(5):30-32
山西将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山西从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81.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31.34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33万hm2。2000年~2002年,国家已累计投入资金9.865亿元。为及时、客观、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科学评价工程建设的成效和国家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措施,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要求,山西省将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评价。包括试点以来历年退耕…  相似文献   

11.
《山西林业》2007,(4):F0002-F0002
本刊讯自2006年4月全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启动,一年多来,全省完成营造林面积54.67多万hm2,其中2006年34.13万hm2、2007年春季20.53万hm2,经过2007年秋季造林,预计全年可以完成33.33万hm2。各市、县、部门按省政府全面推  相似文献   

12.
玉溪市2008年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至2015年6县区全面完成棚圈建设、田间生产道路、坡改梯、沟道整治、拦沙坝、输水管等农业和水利措施任务。共实施林业人工造林9113.02hm2,封山育林39859.63hm2,治理岩溶面积1066.64km2,治理石漠化面积496.47km2。项目区新增林草植被面积49872.65hm2,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在林业措施实施中仍存在造林治理模式单一、初步设计变更突出等问题,提出创新治理模式、加强资金管理等相关对策,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实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防护林科技》2014,(7):F0004-F0004
四川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东邻芦山,西连康定,跨越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带,幅员面积3114km2,是四川西部大熊猫主要生态栖息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即产于宝兴,因此,宝兴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宝兴县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使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93985hm2,其中95%为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70.8%,全县绿化覆盖率81.04%,人工商品林32406hm2,天保工程公益林人工造林16327hm2,封山育林53133hm2,退耕还林3133hm2,配套荒山造林2333hm2,封山育林667hm2,这里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空气质量与水质质量达国家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内乡县自2002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政策兑现,强化工程管理,切实巩固成果,目前共完成计划任务18400hm2,争取退耕还林资金1.08亿元,森林覆盖率由52.7%提高到60.1%,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力促进。在退耕还林工作进入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新时期。针对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和增收致富问题提出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退耕还林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的一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一项主要政策措施。工程建设范围包括24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54个县(市、区、旗),按2001年至2005年退耕还林666.67万hm2,2001年至2010年退耕还林1466.67万hm2,并相应地安排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总投资约需3580亿元。工程完成后,预期新增林草植被面积3200万hm2,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5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666.67万hm2,防沙固沙控制面积10266.6万亿hm2。它的实施将会给我国生态建设带来极大的改观。另外退耕还林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我省建设绿色江苏的启动年。我省营造林工作在国家林业局关心支持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省目标,以“绿色江苏”统揽全局,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为主线,全面实施“双五”林业工程。全省营造林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一、主要特点。一是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地加快。据省级造林实绩核查,今年全省共完成成片造林合格面积120517hm2;新建农田林网245667hm2,更新完善林网3738…  相似文献   

17.
1 退耕还林发展现状 青海省海东地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按照青海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把退耕还林工程当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来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00~2005年,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150 133.33 hm2,其中退耕地还林58 613.3 hm2,周边荒山造林91 526.3 hm2.工程累计投资63 947.49万元,其中种苗费11 080.83万元,补助粮食24 250万kg,折价46 258.324万元,生活补助费6 608.332万元.  相似文献   

18.
赖兴会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01-103
按林业厅及曲靖市林业局下达的指标,全市"天保"工程的任务为95.9万hm2.其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或人工模拟飞播造林等的公益林建设规模为n.7万hm2.论述了完成任务所需的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建设.其总投资为47 126.0万元,届时森林覆盖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每年新增生态效益19 522.7万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建平县生态造林示范项目调查摸底,表明项目实施可行,从而确定了造林地点和规模,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3 753hm2,总投资6 880万元。项目实施对于改善辽西地区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将提供示范和样板作用。同时提出了项目实施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新城区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2000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7000亩。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工程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经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