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我团建立2hm2库尔勒香梨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进行香梨矮密早丰试验.试验园定植2~3年生嫁接苗,株行距1.5m×3m、2m×4m和3m×3m,设株行距3m×5m(常规栽植株行距)园片为对照.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定植第2年见花,第3年挂果,第4年3种栽植密度的666.7m2平均产量达112.33kg;对照园按当地习惯进行常规管理,管理较粗放,定植第4年只少量结果,666.7m2产量仅16kg.试验示范园比对照提前1年结果,定植第4年的产量为对照园的7倍.  相似文献   

2.
蔬研5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黄瓜品种. 2010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编号为XPD012-2010. 该品种肉质致密、脆嫩、心腔小、果肉厚、耐贮运、商品性佳. 1 种植表现 2013年,因院县合作项目,在麻阳县江口墟镇骆子村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早熟示范栽培蔬研5号0.53 hm2,667 m2 产量 4 927.15 kg, 比对照增产16.88%,增值1 696.91元;在绿溪口乡洲上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示范栽培 0.8 hm2,667 m2 产量4 895.38 kg, 比对照增产19.12%, 增值1 764.88元;两地平均667 m2产量4 908.09 kg,比对照增产17.91%,增值1 737.69元.  相似文献   

3.
王永臻 《落叶果树》2002,34(2):35-36
1999-2001年,采用开沟降渍,加强肥水及花果管理,精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37年生雪花梨进行综合开发治理,治理园平均每666.7m^2产果2680kg,比对照增产88.7%,平均单果重247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1%。  相似文献   

4.
从催根算起,70d左右即可培育出良种栗苗;与常规技术比较,培育时间缩短了近2年,成本降低35.2%,栽植成活率提高10.2%,苗木具有嫁接部位结合牢固、抗逆性强、早实丰产等优点.试验园7年累计平均每666.7m~2产量354.1kg,比对照园高20.4%.  相似文献   

5.
<正> 1991年春,本村在滩地细沙土上定植红富士苹果园8.67 hm~2(公顷),行株距为3m×2m,每公顷栽1667株。当年的7月上旬,对6.67 hm~2幼园树盘覆盖了麦草,每公顷覆麦草22500-30000kg;对1.33 hm~2幼园树盘覆盖了鲜杂草,每公顷覆鲜杂草45000-60000kg;对0.67 hm~2幼园树盘未覆草为对照。经过当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干旱调查,覆盖鲜杂草的园块,幼树长势良好,没有发生干腐病;覆盖麦草的园块,幼树长势中庸,干腐病病株率为1%-1.5%;未覆草的对照园块,幼树长势极弱,干腐病  相似文献   

6.
滕州早丰板栗是滕州市林业局和果树中心于1999年开始选育,2002年8月通过省、市专家鉴定的早实、丰产、优质的板栗品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33.3hm2.早丰板栗开发园定植第1年结果株率达60%以上,666.7m2产14.3kg;第2年达79kg;第3年达237.6kg,单果重由8.1g提高到8.7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园约70 hm2,多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2000~2004年,我们对山楂园的管理进行了指导,产量逐年上升,平均667 m2产量由1 100 kg上升到2 500 kg.低产园改造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石山区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5生态效益,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实现试验园2年结果、3年丰产,7年生平均每667m^2产量1810.8kg,开发园平均每667m^2产量1126.6kg。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德州地区大面积新建果园快速投产、丰产、取得效益,我局承担了地区黄淮海开发办和地区科委联合下达的“全区幼龄果树早期丰产开发”课题。经过连续 3年(1990~1992)的努力,开发的3593.8hm2(公顷)幼龄果园3年平均每666.7m2(1亩)产量分别达到151.1kg、385kg和723.17kg,平均一级果率达到82. 0%,病虫果率 4.0%,其中1190hm2重点开发园,666.7m2产量达到 1000kg以上;开发区3年累积比开发前共增产果品5659.1万kg,比邻近非开发区乡镇平均每666.7m2增产果品667.7kg。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效果 总结如下。 1开发区基本情况 参加开发的有9个县(…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期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杏果的需求 ,招远市新建了一批密植杏园 ,到 2 0 0 1年 ,全市杏园面积达到 80 0 hm2 。新开发的杏园大多位于山地丘陵 ,为提高产量和质量 ,1 997~ 2 0 0 1年进行了大面积覆草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1 试材与方法试验设在宋家镇 1 3 .3 hm2 ,4~ 9年生山丘杏园 ,树形为疏层形 ,以 0 .67hm2 同类园为对照。该区 5年平均降雨量 42 5mm,年均温1 2 .3℃ ,年日照 2 650~ 2 780小时。供试园主栽品种有拳杏、小拳杏、平顶榛砧木为西伯利亚杏。试前处理园与对照园幼树生长健壮整齐 ,株间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1.
甜樱桃的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春建甜樱桃园23.3hm2,定植第3年每666.7m2产280kg,第4年达1300kg.总结了定植后1~4年的裁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7—2009年,在河北省河间市进行枣树优质丰产综合管理技术多点试验示范。主要采用穴贮肥水及降高度、疏密度、开角度的冬季修剪法,科学管理花果,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3个试验示范园3年平均每667 m2比对照园增产395.0~429.0 kg,新增产值1 264.0~1 372.8元。示范技术在河北省河间市累计推广750 hm2,共增产369万kg,新增收益1738.0万元。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秋在临沂市义堂镇北屠苏村山楂园,发现部分具有短枝性状的山植树,1986年春邀请省、地、市有关专家进行初步鉴评,1987~1988年春采用大树高接换头的方法进行高接鉴定。通过7年的观察和调查,该品系具有短枝性状明显、无变异、早期结果性状良好等优点。定名为短枝金星。 短枝金星山楂母树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量为2.76kg,较对照普通山楂(每m2投影面积 0.82kg)高1.97kg。赵庄高接树第2年开花株率为28.5%,第3年每666.7m2(1亩)产量为305kg,第4年1560kg,比大金星山楂每 666.7m2  639kg高 921kg。 短枝金星山植树体矮小,树姿开张,枝条粗壮,节间…  相似文献   

14.
山地密植杏园高标准覆草,可收到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浅根系发育、扩冠增产等多重效应。对13hm^24-9年生杏树,5年覆草试验,较对照园每666.7m^2平均增产202.5kg,单株平均冠积增大5.3m^3,效益成本比高39.3%。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豫北得天独厚的沙地资源,大面积高效规模开发,引进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增收创效.从1988年起至今,我们在承担"八五"九五"中科院重大课题时,重点探讨了桃品种在豫北风沙区的适应性和早期丰产性,从国内外引进59个桃品种,1988年11月建0.66 hm2品种园,通过观察、鉴评、筛选出12个(油桃4个、水蜜桃8个)优良品种,育苗30万株,推广到甘肃、陕西礼泉、北京大兴、山东聊城、豫北等地,辐射面积达66 hm2,高接换头0.66 hm2,丰产园25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和乐采摘园进行油桃大棚栽培,栽后第2年春每667m2产量500~800kg,第3年春达到2150kg,第4年春达到2650kg,667 m2收入达到3~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在生产实践中,从建园、建园后管理、扣棚后管理、采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为大棚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天津引进的大白菜品种中选育出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90 2和 90 7,继而配制成春大白菜一代杂种三园春皇。该品种早熟 ,生长期 6 0~ 6 5d(天 ) ;一般 6 6 7m2 产量 40 0 0~ 6 0 0 0kg ,比对照鲁春白 1号增产16 % ;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相近 ;叶球橄榄形 ,质地脆嫩 ,品质优良。单球质量 2~ 2 .5kg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天津引进的大白菜品种中选育出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90 2和 90 7,继而配制成春大白菜一代杂种三园春皇。该品种早熟 ,生长期 6 0~ 6 5d(天 ) ;一般 6 6 7m2 产量 40 0 0~ 6 0 0 0kg ,比对照鲁春白 1号增产16 % ;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相近 ;叶球橄榄形 ,质地脆嫩 ,品质优良。单球质量 2~ 2 .5kg  相似文献   

19.
油柰是福建名特优水果,90年起我县大面积引种,现有面积235公顷,多分布在红壤丘陵山地上.由于建园基础差,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适龄不结果或单产低、品质差等问题.为此,笔者于94年冬至97年春对杉城镇梅桥村2.85亩低产油柰园开展改造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95年产量由94年1500kg提高到4525kg;96年在花期气候不良,当地柰园普遍歉收的年份,产量仍达7850kg,比上年增73.4%;97年总产达18425kg,平均单产达646.5kg/666.7m~2,是改造前52.6kg/666.7m~2的12.2倍,一、二级果率达88.7%,单果重50g以上占48.3%,病虫果率不足1%.现将具体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系省科委下达的科技扶贫项目,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沂源县林业局共同承担,1988年开始至1990年结束,最后验收亩产达到156.42kg,比计划指标(50 kg/亩)超产106. 42 kg,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开发园基本情况 面积127亩,花椒成龄树10023株,平均每亩79株。品种为大红袍。开发园为山地半阳坡;海拔 300~500 m;石砾土。1967年建园时,采用窄幅梯田整地,梯田面宽 2~3 m,整地后土层深度 30~50cm, pH值 7.l,土壤有机质含量0.2872%,全氮0.0531%,速效氮、磷、钾分别为31.0 ppm,26.0 ppm 和 40.0ppm,无水浇条件。栽后因放任生长不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