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种子经营行政区划,拓宽了种子经营渠道,种子市场由专营转变成市场经营。庄河市由一家种子公司专营,变成大小30家种子企业,300多家种子委托代销门市,经营的品种纷繁复杂,经营的人员参差不起,经营的方式各式各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文化制胜”时代的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 放眼当今社会,已进入“文化制胜”时代。随着中国种业的不断发展,种业体制改革的强力推进,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种子企业运作管理趋于科学。规范。用先进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建设现代种子企业的必然选择。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它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科学融合,是种质、品种、市场、网络、基地、管理、人才的科学组合,是种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竞争力,关系种子企业的胜败存亡,是种子企业的唯一、稀有、排它的资源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各地国有种子企业纷纷加入品牌种子的行列,他们十分注意商标注册、种子精选包装、广告宣传等等,力争改变种子“形象”,以提高自身知名度。有的种子企业“名牌”创成功了。而有的种子企业却毫无建树。分析原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种子品牌是种子企业的当然形象。一个深得广大农户信赖,并受到周边县市邻近省份种子企业欢迎的种子品牌,也便当之无愧地成为公认的种子“名牌”,在当今社会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它不但被社会所认识,而且反过来能极大地提高种子企业知名度和市场信誉度,这也是一种高价值的无形资产。作为该品牌的种子,农民称之为“放心”种子。  相似文献   

5.
刘超 《种子科技》2001,19(3):143-143
我国种子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通过“九五”期间实施“种子工程”,种子企业硬件建设具备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形成了一些具备育、繁、销一体化雏形的且较有实力的种子企业 ,相继涌现出一批市场认可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种子产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 ,需要改革与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寻求更大的发展。1 种子企业现状目前 ,我国种子企业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仍然不足 ,企业缺乏活力 ,竞争意识和紧迫感淡薄 ,经营思路狭窄 ,短期经营行为比较普遍 ,市场竞争局限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这些情况充…  相似文献   

6.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给种子事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多数种子企业由吃“皇粮”改为自负盈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摆在种子企业面前的首要课题。这是因为,种...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工作中,相当多的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销量,急功近利,想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超大”企业。可是这样的“超大企业”经不起风浪,一遇到风浪就会翻船。加速实施种子产业化,首先应确定企业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品质、高效率地树立企业形象,充分认识到每一步的“大”都必须以每一步的“强”作为支撑条件,不能建“海市蜃楼”。要从实际出发,才能形成企业“大”而“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1 加快体制创新,建立现代种子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种子行业依然“三位一体”,寻求保护措施;1995年全国种子工程会议要求改革种子体制,“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九五”即将结束,多数种子公司的性质基本不变,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又有几何?入世是音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出台了,外省的种业企业强大了,全国各地的种子业内人士,大家的心开始浮躁,开始叹息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多么地脆弱、不堪一击?埋怨已晚,当务之急,要加快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技术、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已经打破由种子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种子行业的竞争进入一个崭新的、全方位的、更高层次的竞争。但是随着种子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众多大中型种业企业发展又陷入困境.一些刚成立的中小型种子企业由于自身的种种因素.遇到了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子市场的日趋活跃,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在种子营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和掌握农民的购种心理预期,有针对性地做好种子经营门市的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