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黟县油菜生产集成技术应用推广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生产集成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改常规品种为高产优质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改多量播种为精量播种、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精量施肥、改纯粹防病治虫为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改单一基施硼肥为全程施硼,解决了我县油菜生产良种选用、栽培方式、施肥技术和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解决了油菜生产我县花工多、成本高、工效低的局面,提高了我县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我县油菜产量与品质,大大促进了我县油料生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10来,泾县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而油菜机收发展滞后是油菜面积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县油菜机收现状的分析,总依据结了我县油菜机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提出我县油菜机收发展的对策,为稳定油菜面积、发展油菜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3.
2000年秋,我县直播油菜由上年6800亩上升到10064亩,占全县油菜总面积的9 7%.在前几年直播油菜机械收割试验研究基础上,在我县东片(洪庙洪北)、中片(邬桥牛角)、西片(庄行长堤)建立了三个县级优质油菜机械收割高产示范方,品种为"沪油12".旨在观察直播油菜机械收割在本地区的可行性,为今后我县乃至全市推广直播油菜机械收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油菜收购价格下滑,油菜种植面积下降,传统的油菜耕种技术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益差,制约了我县稻油两熟地区油菜生产。针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为了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探索南郑县适宜的油菜直播品种和合理的播种密度,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6.
优质油菜通常是指“单低”或“双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低硫甙油菜)。1.品种选择。以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为主,重点选用合适的花育系列、油研系列和湘油系列等品种,全生育期为120天左右,与本县三熟制相应。2.把握节令、适时播种及移栽。我县油菜可在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7.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冬引入我县试种,适宜于我县种植,现将主要特性特征及栽培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提高油菜单产是我县实现粮油双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2004年、2005年油菜丰产栽培(播种期、密植度、施肥量)三个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以及示范材料来探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夺取油菜高产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应做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硼肥,加强田管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以来,油菜菌核病在我县逐年加重,特别是推广双低油菜"沪油15"后,油菜菌核病田间病株率达85%以上,自然病指达60以上,2002年测定未经防治田块产量损失率为34.16%,对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的推广带来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推出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能好等优势,2002年我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现将该组合在我县种植的表现情况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油菜为我县优势主导产业,播种面积大、品质好是其主要特点。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油菜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本文通过调研,查找我县油菜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稳定播种面积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9-2000年在安徽省不同类型的油菜产区共七个点,对6个优质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区域比较试验,较全面地考察了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综合性状,从而为我省确定优质油菜主要推广品种及后备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县油菜菌核病菌源充足,花期气候条件适宜,自2001年以来,我县油菜菌核病已连续3年大发生。为了寻找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药剂田间筛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5%脒鲜胺乳油667平方米用30毫升2次施药防效最好,最终株防效为70.28%,病指防效为78.2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2005年度开展了对“涪优3号”大面积生产示范,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史力丰"是由多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优质油菜经复合杂交而成的甘蓝型多系"双低"油菜新品种.我县2000年秋引进,在大冈、北龙港等镇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品质较优,产量较高,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及耐肥性较强,适宜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县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加快我县油菜品种更新换代步法,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19.
1.1从市场需求看,我县发展油菜生产有很大的优势长江流域冬油菜带是全国的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对全国的食用植物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自然条件有利冬油菜生长,是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之一。属于优势生产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双低油菜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快速发展,我县成功推广了“荣选2号”、“油研7、8号”等双低优质高产良种和“秦油2号”等杂交高产良种,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油菜单产水平已稳定达到140kg/亩以上。目前国产油菜籽价格接近或高于进口油菜籽价格,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2006年油菜苗期蚜虫为害.2007年油菜病毒病在桐庐县局部地区重发。产量损失较大。油菜病毒病已成为当前我县油菜重要病害之一。根据我们对桐君街道琅苑村的调查,该村有10%左右油菜面积遭受病毒病为害,严重田块株发病率达1/3强,产量损失在5%-30%之间,发病品种以秦油7号为主。病毒病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前期叶片皱缩、植株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