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1~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ilko)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蜘蛛10种。主要类群为瓢虫,陕北以多异瓢虫Hippodaniia(Adonia)veriedata(Oeze)为主,关中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lempunclalaL.和异色瓢虫Harnioniaaxyridis(Palaas)最多。陕北的天敌数量比关中多1.18倍。天敌高峰关中为6月中旬,陕北为7月10日左右,略晚于蚜虫高峰。异色瓢虫捕食芦笋小管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虫龄的增大,瓢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缩短,取食量增大。成虫处理猎物的时间极短,但取食量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和棉蚜的功能反应及种内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龟纹瓢虫(Propylaeapponica(Thunbery))成虫对麦长管蚜(Macrosighumavenae(Fabridu))和棉蚜(AghisgossypijGlove)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和。在两种不同蚜虫的猎物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寻找效率和自身密度的关系分别可用E=0.4350P-0.8364和E=0.4928P-0.7637模型进行描述,表明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并随猎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3.
1991 ̄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蜘蛛10种。主要类群为瓢虫,陕北以多异瓢虫Hippodamia(Adonia)veriedata(Oeze)为主,关中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aas)最多。  相似文献   

4.
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表明蔗茅(Erianthusrufipilus)在我国分布于滇、黔、川、藏、桂、陕、甘、鄂8省(区)海拔480-2800米的区域。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不同区域的无性系2N数目未发现变异,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略有差异.蔗茅茎秆的锤度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2%,但种群内变异较大,即使同一野生群落内也有明显差异。蔗茅同一个体不同小穗内的花药数目变异较大,总体变化在0—3枚之间。蔗茅的高锤度、花药数目的易变性及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表明:蔗茅在甘蔗起源和进化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甘蔗育种的基础研究上应给予重视。,达极显著水平。表2列出了14个蔗茅无性系的花药数目的小穗百分率。总体而言,可按百分率把蔗茅的花药数目变异为4类:(1)以3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2花药和单花药的小穗,西藏、四川和陕西都有这类无性系出现,共有6个无性系。(2)以单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2花药和无花药小穗,共有5个无性系,原产于云南和西藏。(3)以2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和单花药小穗;共2有个无性系,原产于四川和云南。(4)3花药、2花药、单花药小穗百分率基本相等,只见于陕西的一个无性系中。从地理上看,云南和西藏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异色瓢虫幼虫防治草莓上蚜虫的初步试验1992—1993年春季,我们在塑料大棚内,利用异色瓢虫CoccinellaaxyridisPallas幼虫防治草莓上蚜虫(主要是棉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方法1992年和1993年春...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nicholsiEharaetLee)、草间小黑蛛(ErigoaidiumgraminicolumSundevall)与桔全爪螨(PanonychuscitriMcGregor)共存系统捕食量的数学模型,对捕食量模型的分析表明3种天敌中以草间小黑蛛的捕食作用最大;在不同密度组合下,天敌间作用形式不同.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猎物密度下3种天敌发挥最大控制作用的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7.
应用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研究袁荣才,于明,文贵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室,海龙1350O7)异色飘虫Harmoia(Leis)axyridis的幼虫1~4龄日食蚜量分别为32,85,169和203头,各龄平均120头,成虫160头[1],高于其它常...  相似文献   

8.
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七星瓢虫(Coccinellseptempunctata)是山东十字花科菜田捕食菜蚜(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和桃蚜Myzus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其捕食能力强、发生盛期较莱蚜早,对莱蚜发生具较强的自然控制能力.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萝卜蚜和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均具较大的捕食潜力;1、2龄幼虫捕食量较小,且差异不大,而3龄后捕食量迅速上升,至产卵前成虫达高峰,同样条件下七星瓢虫对桃好的捕食量大于对萝卜好的捕食量;模拟后的各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异色瓢虫色型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白山异色瓢虫色型的考察与研究袁荣才,张富满,文贵柱,于明,王小强,马凤才,曹正爱(通化市农科所海龙135007)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的色斑类型变化极为丰富。Mader(1926~1937)将异色瓢虫归为93个变种、变型。Ko...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994~1995年间,在上海进行的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allas)人工饲养及防治棚栽草莓蚜虫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室内以人工饲料喂养该种瓢虫成虫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蚜虫缺乏季节,它能完成正常发育,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等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用异色瓢虫防治草莓蚜虫,在瓢蚜比例为1:100时,可以不用打药而能有效地控制蚜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穗或开花,并提早花期3-4个月。利用诱导开花亲本分别与割手密(S.spontaneum)、斑茅(S.arundinaceum)、滇蔗茅(E.rocki)、芒(M.sinensis)、河八王(N.porphyrocoma)等野生种成功地进行杂交或远缘杂交,获得大量实出苗,为野生资源的利用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龟纹瓢虫对芦苇日仁蚧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龟纹瓢虫捕食日仁蚧若虫的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并随两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越显,捕食效应下降。分别按Holling,Watt模型模拟,理论模型为1/Na=1\177 1/N+0\9660×10^-3(雌虫),1/Na=1.062 1/N+2.059×10^-3(雄虫),A=0.4490P^-0.6965,E=0.5073P^-1.0226。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chengi)及其猎物桔全爪螨(Panongchus citri McG.)在柑桔树冠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食螨瓢虫及其猎物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占全部信息量的55.45%,并与食螨瓢虫和桔全爪螨的分布呈正相关。叶片含水量和叶温系数,分别占总信息量的11.17%和10.03%。  相似文献   

14.
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和枯金爪螨(PanonychuscilriMcGregor)两种群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分布.根据Iwao等(1968)的最适理论抽样方法和Mowery等(1980)的二阶抽样法分别对束管食螨瓢虫和枯全爪螨的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种群抽样技术进行配合,提出了混合种群抽样技术,得出了两物种混合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马铃薯瓢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定温饲养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实验种群(n>80)的存活曲线在20,23,25℃下呈DeeveyⅠ型,在28,30℃下接近于DeeveyⅡ型,与Odum的B1型相吻合。根据种群动态参参数温度依赖模型导出在26.0℃下内禀增长率有极大值。不同温度下成虫产卵动态均呈偏态分布,6-8d达最高峰。实验条件下,25℃相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发现古路板油松林内有瓢虫7种,其中NeomysiakasaiiKurisaki为优势种;测定优势种和异色瓢虫Leisaxyridis(Pallas)捕食松大蚜(CinarapinitabuleaformisZhangetZhang的功能反应,比较两种瓢虫的捕食饱和能力、处理时间和瞬时攻击速率评价优势种N.Kasaiikurisaki是一种具有较高捕食效率的天敌,对松大蚜捕食饱和能力为556  相似文献   

17.
本义对条眼管蚜蝇属EristatodesMik.1897的分类、属征进行了慨述,并记录了中国分布的2种,其小1种:带状条眼管蚜蝇Eristalolestaeniops(Wiedemann,1818)为中国首次记录,在文中首次对该种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给出了2种的检索表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龟纹瓢虫对3种果树害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测定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y)成虫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桃粉蚜Hyalopterus arundinis Fabricius和梨木虱Psylla pyrisaga Forser的功能反应及其自身的干扰作用。功能反应的模型相应为Na苹=0.9950N/1+0.007633N,Na桃=0.9852N/1+0.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采自中国山东省的皱背姬蜂属(Rhyssa)的4个新种,并对1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再描记,文中附有中国皱背姬蜂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