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蚌植珠操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植珠是河蚌育珠生产的重要环节,植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珍珠的质量与产量。笔者联系生产实践,将河蚌植珠操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简述如下,冀对河蚌育珠生产者有所裨益。一、水温与植珠季节的选择水温直接影响手术后育珠蚌伤口的愈合、珍珠...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江阴县河塘乡育珠专业户、省劳模周兰宝,他从多年来河蚌育珠中取得了成功经验,使河塘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珍珠乡”。周兰宝成功的经验是:一龄蚌快速育珠,既速度快,又经济效益高。以前用二龄蚌育珠,从繁蚌、育蚌、手术蚌到取珠要化  相似文献   

3.
褶纹冠蚌,背瘤丽蚌育的珠,一般“两夏一冬”就可采收,有的当年植片,当年采收;三角核蚌和其它贝蚌,一般要经过“三夏两冬”才能采收,有核珍珠要比无核珍珠时间短。为什么珍珠形成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呢?因为无论哪种贝蚌育的珠,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珍珠,都要经历珠囊形成期、珠胚期、珠核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1974,(11):17-18
我场育珠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出真知”的教导,根据再生珠形成的基本原理,自1972年开始进行了人工培育再生珠的试验,二年多来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5.
近日,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永主持的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提高大珠母贝植核留核率的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解决了大珠母贝插核育珠过程中的“吐”核难题并有望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老塘用三角帆蚌育珠,蚌病猖獗,病死蚌有的高达90%左右,且优质珠极少。这成了多年来严重困扰育珠户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武进县洛阳镇的“培育珍珠状元”费国平,经过26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 1990年,费国平见本镇陆家头鱼池用三角蚌育珠屡接屡死,便与该池原承包人联合承包,采用他的全新工艺,老塘育珠出现奇  相似文献   

7.
北力地区人工育珠的主要蚌种为褶纹冠蚌(Grstaria Plicata Leach),它分布广,产量高,体形大,成珠快,外套膜厚实,能插大核植大片可育大型珍珠。但珠型多呈长园形,沟纹多,光泽度差,成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这是北方地区人工育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是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是我国的特有种。地理分布于河北省以南水域。为了提高北方地区的人工育珠的质量,探索三角  相似文献   

8.
在我市兴太、俞垛等育珠重点乡镇调查,产珠大户反映问题最多的是易产生僵珠和烂珠,如何预防僵珠和烂珠的产生呢?1.弄清楚僵珠和烂珠(烂片)的意思僵珠即珍珠长不大,形状似谷壳、呆木无光,呈僵化状态。烂珠(烂片)即小片插植到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后不形成珍珠囊,而溃烂成淡黄色脓水物,似发臭的浆糊。内表皮表面伤口已愈合,已烂的小片鼓起在外套膜的内外表皮之间。2.弄清楚产生僵珠和烂珠的原因产生僵珠的原因是小片蚌太瘦,小片过薄或小片冻伤,形成的珍珠囊分泌能力差,珍珠生长缓慢以至停滞,产生了僵珠。产生烂珠的原因是接种工具如刀片、针、剪、…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企鹅珍珠贝附壳珠的规模化培育技术,采用"钻孔系线植核法"对企鹅珍珠贝母贝进行植核.植核贝数量为1437834个,育珠期8-12个月,共收获育珠贝1095683个,植核手术育珠期成活率为70.1%-88.3%,平均成活率为84.1%,留核率为100%.共收获附壳珍珠2191366颗,其中商品珠1821025颗,商品...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2,(6):25-26
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指引下。近几年来,上海市淡水珠珍养殖事业迅速发展。市水产局为总结、交流经验。提高育珠和珍珠质量。于8月30日,31日在嘉定召开了河蚌育珠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郊区十个县的育珠干部以及本市有关单位的代表.共120余人。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南汇县水产养殖场广大职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理论、抓路线,开展了群众性的河蚌育珠实验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几年来,该场广大职工继河蚌繁殖获得成功后,又从事提高育珠质量和人工培育再生珠的试验工作。遵照毛主席“实践第一”的观点,通过不断实践,反复  相似文献   

12.
<正> 河蚌育珠是门新兴学科,自六十年代获得生产性突破并正式投产以来,各地育珠单位普遍重视珍珠质量的提高,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育出的优质珠比例仍然存在着很大差异,从低于3%到高达40%以上。可见如何提高优质珠比例,是目前育珠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优质珠比例,我们对本所育珠  相似文献   

13.
浙江义乌县良种场场员骆章良1985年初承包场内池塘50多亩,经营河蚌育珠,开始他没有经验,就边培育,边学习,一有空就到外地参观学习,也经常邀请外地师傅来场实地指导。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努力和刻苦钻研技术,现已初步摸到了育珠的规律,并掌握了一套适合本地条件进行河蚌育珠的经验,去年他插片一批鸡关蚌育珠,培育10个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河蚌育珠户习惯于春季植珠手术,而忽视了秋季植珠手术。其实不然,秋季植珠手术比春季植珠手术更好。一、春季的河蚌因从越冬过渡而来,有体质较瘦、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弱点,因此早春植珠手术的育珠  相似文献   

15.
“袋控育珠”法简介“袋控育珠”顾名思义是以袋控制蚌的生长,使蚌的珍珠层分泌转移到珍珠的形成上,以提高珍珠的产量。这使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在日常剖蚌中发现:一些蚌壳生长很快,外表光滑喜人,但剖开蚌壳珠子却不大,群众谑称为“好自身”蚌。而有的蚌外表老态,蚌口...  相似文献   

16.
我县申港公社四大队第十生产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利用村前屋后原来荒废水面开展河蚌育珠生产,获得较好成绩。在一九七二年十月上旬,把养殖了12—18个月的育珠蚌进行破蚌采珠,平均每只蚌产珠6克,最高产珠28.5克,共破蚌800只,产珠9斤多。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有如下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广西水产科技》1977,(1):14-16
我们生产队的广大社员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在连续三年浪食亩产超双千的同时,办起了猪场、园艺场,种桑养蚕、养鱼,大力发展了副业生产。1973年冬,还大胆的进行了河蚌育珠试验工作,当年育手术蚌204只(其中三角帆蚌184只,无齿蚌20只),1975年春收获珠蚌176只,成活率86.3%,  相似文献   

18.
黄子华育珠致富经江西万年县湖云乡麻垅村农民黄子华1991年承包池塘30亩育珠养鱼,当年放养鱼种1.5万尾,吊养育珠蚌2.12万只。经过二年多的精心饲养,产珍珠173.9公斤,鱼0.8万公斤,总产值达28.73万元,纯收入18万多元,成为全县珍珠养殖示...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万年县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有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点滴经验。猪鸭粪历来是农家廉价的有机肥料,而猪鸭粪用来养鱼育珠较用于农作物经济效益高近10倍。所以,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是综合养殖高产、低耗、高效的有效途经。现将猪鸭粪养鱼育珠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的池塘面积稍大一点,以10亩以上为好,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旱涝保收,保水性能好,光照时间长。二、放养品种搭配与密度。每亩水面放养鱼种400~500尾,其中花白鲢38%,草、鳊、鲤57%,其它鱼类5%。白鲢因与蚌争食放养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说明,用褶纹冠蚌育出的珍珠珠质,不如用三角帆蚌育出的珍珠珠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汇和集体经济的收入,甚至会影响到珍珠养殖业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开展了三角帆蚌育珠的研究,期望通过改革养殖工艺,改善管理办法,提高二足龄三角帆蚌优质珠的比例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