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毒蕈的毒素及毒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毒蕈中的某些毒素对人类某些疾病有明显的抑制和治疗作用;此外,某些毒蕈对很多昆虫、菌类有抑制或致死作用。本文综述了毒蕈中毒素的种类、结构,利用毒蕈资源开发各种特效药剂以及在生物防治和医药卫生方面具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并提出了利用现代人工栽培技术进行有用毒蕈规模生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徐明磊  江飞 《河南农业》2016,(19):12-13
正大型毒菌是大型担子菌或者子囊菌,是人畜误食后引起中毒或者死亡的大型真菌,统称为毒蘑菇,也称毒蕈。我国的毒蕈资源丰富,大部分都在自然界生长后腐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实毒蕈也有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如何变废为益,变废为宝,是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系统总结国内外对毒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毒蕈的经济价值,从而使这些宝贵的资源能够被更好地利用。一、毒蕈基础研究概述(一)毒蕈种质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3.
毒蕈俗称毒蘑菇,有些毒蕈的外形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毒蕈溶血素、毒肽、毒伞肽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因食入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和分量不同,且患者体质、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故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食  相似文献   

4.
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利用冠状环柄菇和豹斑毒鹅膏菌的毒素粗品复合物,研究其对玉米象的毒杀效果,测定2种毒蕈的毒素粗品及其复合物对玉米象的毒杀效果、致死浓度及致死率。结果表明,冠状环柄菇和豹斑毒鹅膏菌的毒素粗品及其复合物均具有毒杀玉米象的作用,其中,豹斑毒鹅膏菌对玉米象的毒杀效果优于冠状环柄菇。施药24h后,2种毒蕈对玉米象都有显著的毒杀效果;2种毒蕈毒素粗品的复合物短时间内加大用量,对玉米象的杀虫效果更佳。结论:冠状环柄菇与豹斑毒鹅膏菌的复合毒素粗品作为一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玉米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该文系统总结国内、外对毒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进展和成果,通过这些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毒蕈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而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加以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组乐果农药急性中毒75例,年龄16~68岁,服药毒性出现时间5~60分钟。临床有毒蕈样症状,烟碱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测定野生毒蕈中6种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类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将采集的四川野生毒蕈子实体低温烘干,用甲醇超声提取,40℃旋转蒸发近干,加水复溶,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分离,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分析.[结果]6种毒肽在50~1000μg/k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30μg/kg.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在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3.1%~117.5%,变异系数(CV)在1.49%~7.7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灵敏地测定野生毒蕈中6种毒肽,适用于野生菌中毒肽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杜秀菊  杜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72-7174
对毒蕈毒素的性质、中毒机理及其在医药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所在的乡村有一位老农采食了有毒的野生蕈子导致食物中毒,幸好家人及时送医院救治,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住院一星期花去了2000多元医药费给家庭加重了经济负担。据了解,在农村每年都有误食毒蕈中毒事件发生,甚至造成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0.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7,(4):194-198
有毒植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最初它只是人类的“敌人”,但一代代的生命代价,终于使人类在人、毒关系中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不仅积累了大量辨别有毒植物的知识,而且开始在食用、渔猎(用于箭毒和毒鱼料)、医药和宗教(用作迷幻剂,主要集中在大麻和毒蕈类)等领域利用有毒植物。限于篇幅,本文只涉及食用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4 种菌糠为复合育苗基质对西瓜砧木进行育苗试验,考察各菌糠品种应用于西瓜砧木育苗的适用性,筛选出适用西瓜砧木育苗的菌糠品种。试验选取海鲜菇、杏鲍菇、金针菇以及茶树菇菌糠分别与蛭石混合配制成复合育苗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进行西瓜砧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容重相对较小,总孔隙度相对较少;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育苗效果优于杏鲍菇和金针菇处理;海鲜菇菌糠:蛭石=4:1、茶树菇菌糠:蛭石=1:1 基质处理西瓜砧木壮苗指数达0.36、0.37,显著高于对照的草炭:蛭石=2:1处理。建议选择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进行西瓜砧木育苗复合基质的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平菇菇渣(棉籽壳)的发酵工艺,在平菇菇渣中分别添加尿素5 kg/m3和酵素菌1 kg/m3进行高温发酵,以纯菇渣发酵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添加物对菇渣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发酵后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酵素菌均可以缩短进入高温阶段的时间、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持续高温发酵的时间,最终缩短腐熟所需要的时间,其中,添加酵素菌的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结束时,各处理菇渣的物理性质均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但容重偏轻、持水孔隙度偏小,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物理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p H值均略有增高,但差别不大;EC值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EC值最低,为2.25 ms/cm,最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全氮含量与添加尿素处理差别不大。在菇渣中添加酵素菌,发酵效率最高,且发酵后菇渣的理化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添加酵素菌的菇渣发酵方法为平菇菇渣最优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利用山西省较为丰富的果木资源,解决香菇产业栽培资源短缺问题,本试验选择香菇‘K5’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测定并分析了子实体和菌棒中的有机质含量及香菇产量。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且香菇产量和子实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枣木基质生产的香菇其产量和有机质含量均比其他果木基质要高,而且能更多的利用菌棒中的有机质。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种可以考虑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14.
香菇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坚强  彭新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0-6082
[目的]研制香菇酸乳。[方法]以鲜乳和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香菇酸乳的最佳配比工艺。[结果]香菇浸提液添加量是影响香菇酸乳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然后是菌种接种量、奶粉添加量、糖添加量。香菇酸乳制备的最佳配比工艺为:鲜香菇汁10%,糖8%,奶粉4%,菌种接种量3%,40℃下发酵4 h,于0~4℃冷藏室中贮藏。该工艺加工出的香菇酸乳色、香、味俱佳。香菇酸乳符合一般酸乳的生产条件,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成本较低,质地符合酸乳标准,更具香菇所特有的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香菇资源和乳制品新产品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订扑菌唑在蘑菇上安全使用标准 ,采用温室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应用GLC法测定了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的残留量。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中消失较快 ,其半衰期分别为1.5~4.3d和7~10d。按推荐剂量使用 ,在蘑菇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0.0017mg/kg。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陕西省安康市业的发展现状与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香菇产业生产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全区香菇种植的优势和潜力,提出加快汉滨香菇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加快汉滨香菇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灵菇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豫南地区种植这一新菇类的栽培季节、适宜温度、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提高白灵菇生物学转化率的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蘑菇渣对香蕉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蘑菇渣进行香蕉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香蕉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2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特别是显著增加香蕉的果穗重量、果指总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香蕉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28723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山西省食用菌产业现状调研,分析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社会服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健全食用菌标准体系和食用菌市场快速反应体系;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开辟新的原材料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养基质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庆峰  吴振廷  金涛  王学林  吴尚澧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25-1226,1317
测定了堆肥、蘑菇料、菜园土和野生栖息土的有机质含量、比重及pH值;选用有代表性的人工配制饲养基质,观察其对地鳖虫完成1代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观察比较了地鳖虫对不同饲养基质的趋性。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堆肥>蘑菇料>野生栖息土>菜园土,比重:菜园土>蘑菇料>野生栖息土>堆肥,pH值:野生栖息土>堆肥>菜园土>蘑菇料;堆肥处理在存活率、单体重和产卵数等方面比其他2种人工饲养基质高;地鳖虫对蘑菇料的趋性大于其他3种饲养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