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花苜蓿,扁蓿豆POD同工酶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聚丙稀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十一份紫花苜蓿材料及十一份扁蓿豆材料进行了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地的紫花苜蓿,扁蓿豆种内POD同工酶谱带数及其活性都有差异,相对迁移率一致,而来源于山东西北部的五份苜蓿材料和来源内蒙东部的二份扁蓿豆材料,其POD同工酶谱带分别相同,显示了POD同工酶的特异性与它们生活的特殊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对野牦牛和家牦牛的血清α-淀粉酶(Am)进行分离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野、家牦牛α-Am同工梅分别可分离出7条和8条电泳区带。与家牦牛相比,野牦牛α-Am同工酶的作用pH区限更宽而热稳定性较低。家牦牛Am-3的活性和相对不百分含量比野牦牛高且稳定。野、家牦牛α-Am同工酶的差异本质上是因其所处生态条件之不同而在淀粉代谢类型上新的表现出来的种属特异性,对家牦牛的品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白唇鹿,马鹿和梅花鹿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的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3种鹿都具有ALPA,ALPB,ALPC和ALPD4种同工酶,它们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为40.03%,34.92%,14.29%和6.35%;(2)ALPB同工酶存在ALPB和ALPO两种表面而构成多态性;(3)3种鹿的ALP表型分面睡基因频率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旋毛虫同工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同工酶分析技术,比较了湖北、河南两地旋毛虫.结果表明,它们在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酶谱上存在差异.其中,湖北虫有三条带,位置靠前,而河南虫只有一条带,位置靠后.都不同于鼠肌肉酶条带.提示,来自不同地域的旋毛虫可能存在着虫株的差异,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作者认为,同工酶分析不仅为旋毛虫分类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可为旋毛虫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一些家蚕血液酯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不连续电泳图谱。酯酶同工酶可显出三个区带,分别为A、B_1、B_2。蛹期与幼虫期的酶谱一致,但蛹期各酶带的活性强,使幼虫期显色较浅的带能清晰的显出,发现东34品种主要酶带—A缺失,推想这是由于控制该带的基因突变所致,提出控制家蚕血液酯酶的基因有两个不同座位的基因,分别控制A带和B_1、B_2带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柞蚕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调查了柞蚕酯酶同工酶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变化:柞蚕酯酶同工酶活性和酶带数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龄盛食期酶带数目多且活性强,其表达与幼虫的生长发育有关;幼虫不同组织器官中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及种类差异很大,在脂肪体及中肠组织中活性较强,并且种类较多,酶活性的高低与组织的功能关系密切;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品种间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但在迁移率0.65处各品种均有1条共有谱带。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33个柞蚕品种可分为4个大的类群,各品种与其母系亲本更多地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说明母系亲本在柞蚕杂交分离育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杂交育种应优先注重对母系亲本性状的选择;部分品种在系统分离育种过程中来自亲本的一些性状逐渐弱化,而某一特定性状得到加强,与其亲本间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东北松嫩草原羊草过氧化物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滨白鸡血清碱性磷酸酶(PAKP)同工酶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1)PAKP同工酶分离出三个区域,其中AKP区表现F和S两种变异型,对于AKP-2和AKP-0(暂命名)区新发现的变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2)本文调整和改进的PAGE电泳系统和染色方法,具有电泳效率高、分辩率高、染色效果好、节约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伊氏锥虫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同工酶与动物发生遗传学各自的形成、发展以及二者的结合等问题作了概括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黑熊血清LDH同工酶研究罗永煌,吴大强,贺永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荣昌632460)杨世奎,孔领禄,杨智勇(四川省中药材公司灌县鹿场)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隶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的兽类 ̄...  相似文献   

13.
桑树同工酶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桑树同工酶研究进展与应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靳永年同工酶(Isozyme)是生物体内代谢的调节者,人们通常把生物催化作用相同(即做同样的工),而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不同的酶的分子类型,称为同工酶。早在1895年,Fischer就初步提出了同...  相似文献   

14.
鸡的淀粉酶同工酶研究进展黄广明姜丽琼(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人们对淀粉酶(Amyl-)的研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但对鸡Amyl-同工酶的研究却始于60年代初。Laws等将经过丙酮处理的鸡胰和小肠组织制成干粉,对其中的Amyl-和...  相似文献   

15.
柞树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工酶是基因的产物,具有物种、组织器官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作为基因存在和表达的一种生化指标,已成为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的一项有效手段,在遗传学、育种学、分类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柞树是指可用于饲养柞蚕的壳斗科(Eagaceae)栎属(Quercus)植物以下各种树的总称,在我国分布面积广、种类多,约有300多个品种[2],为我国柞蚕生产提供了宝贵的饲料资源。有关柞树同工酶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辽宁省分布的11个主要柞树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6.
文中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离中国家牦牛和野牦牛的血清LDH同工酶,测定其LDH总活力及各同工酶的相对百分含量,研究其作用pH区限、热稳定性和对尿素变性剂的抗力.实验结果发现2牛LDH同工酶对变性因子都有较强的抗性;野牦牛血清LDH活性比家牦牛高得多,各同工酶在单位时间内的活力表现各不相同,差异极显著.可以认为牦牛LDH同工酶的独有特性是其对恶劣生境之非凡适应力的一个内在生化因子,引进野牦牛血缘无疑是家牦牛复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核质杂种鱼染色体以及肌肉LDH和MDH同工酶、营养成分的测定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郑明霞,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在硬骨鱼类的细胞核移植研究中,进行了草鱼与鲤鱼、草鱼与青鱼、鳙鱼与团头...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3种性别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幼叶和幼穗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以期通过酶谱的差异表达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结果表明:雄株野牛草幼穗的POD和PPO同工酶各有1条特异条带Rf0.12和Rf0.15;雌雄同株的幼穗PPO同工酶酶谱中有1条特异条带Rf0.12;雌株的叶片PPO同工酶酶谱有Rf0.12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分析上述3种同工酶的酶谱发现,叶片的POD和PPO同工酶酶谱可以用来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9.
海兰褐鸡血清淀粉酶同工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55只海兰褐鸡血清淀粉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①血清淀粉酶有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②AMY2同工酶存在AMY2AA,AMY2AB和AMY2E8三种表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0.18,0.31和0.51;③各同工酶区带的相对迁移率为:AMY110.21%,AMY2AA8.16%,AMY2BB6.63%,AMY32.04%。  相似文献   

20.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及其他37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供试材料间相似系数的计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38个紫花苜蓿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表现出了24条酶带,其中有5条是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特征酶带。38个紫花苜蓿材料的相似系数介于0.583~1.000,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37个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583~0.833,远远低于其他供试品种间的相似系数(0.625~1.000),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02处可聚为2类,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由此可确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一相对独立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以期通过育种途径扩大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