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桃、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万荣县未套袋苹果园特别是早熟品种苹果园内发生为害严重。为明确杀螟硫磷、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杀螟硫磷等药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平遥县东泉镇、朱坑乡一带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展,但因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桃小食心虫繁殖力增强、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直接危害造成苹果树“流眼泪”、“猴头果”和“豆沙馅”等现象增多,严重影响着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本文作者对苹果桃小食心虫在平遥县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桃蛀虫、食心虫、枣蛆等,是忻州市苹果、梨、桃、红枣、山楂、杏等果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造成果品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价位低的重要原因。2011年,桃小食心虫在忻州市偏轻发生,mm的圆形脱果孔,孔口常有少量虫粪,由丝粘连。红枣被害后早熟,群众说“蛆枣先红”,但枣的外表不变形,多在枣的一端留有虫孔,造成果肉减少,果内布满虫粪,食用价值和商品价格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4.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俗名小蛀果蛾、桃折心虫,是梨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寄主作物有桃、梨、李、杏、苹果、山楂等,主要为害桃和梨。近年来,随着临猗县桃树和梨树栽植面积的扩大,该虫发生及为害程度越来越重。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有7对白色短斜纹,翅外缘有一个明显白色斑点,后翅暗褐色,基部色浅。卵扁圆形,稍隆起,半透明,初为白色,后渐变为浅黄色稍带红。  相似文献   

5.
苹果在山西省经济作物中占有很大比例。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和苹小卷叶蛾是困扰苹果产业生产发展的三大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绿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田间对利用质量分数35%的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等4种杀虫剂进行了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枣树桃小食心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5000倍液喷雾枣树后,桃小食心虫虫果率较对照(8.54±1.66)%下降到(0.98±0.32)%,防效高达(86.02±2.22)%;10000倍液和15000倍液喷雾后,虫果率分别为(2.79±0.47)%和(3.04±0.62)%均低于5%以下。质量分数30%的氰·马乳油2000倍液防除枣树桃小效果也很好,虫果率仅为(1.44±0.42)%,防效达(81.75±3.21)%.生产上可推荐使用质量分数35%的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5000~15000倍液和氰·马乳油2000倍液防治枣树桃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对梨园和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在桃园或梨园中防治梨小食心虫有较好效果,迷向率达到8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55.77%以上,可在果园中作为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山东省内多数苹果园存在的规模化、机械化管理水平不高,传统灌溉施肥模式废水废肥等问题,提出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规模的苹果园内应用不同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介绍了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的适用范围,总结了苹果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约水肥药、改善苹果品质、保护土壤等优点,对促进山东省苹果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实现苹果产业绿色高效高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螨类害虫是苹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聚集在苹果树叶片上,刺吸汁液,最初出现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变黄脱落,使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苹果园内常见的螨类害虫主要有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是果园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代县有加重发生的趋势,虫果率逐年递增,严重者达50%以上,是当前梨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监测研究,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代县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农作物病虫发生总趋势 根据山西省各地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以及2012年作物布局、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预计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11年,全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1200万hm^2次以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地下害虫、小麦红蜘蛛、小麦穗蚜、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粟叶甲、保护地蔬菜霜霉病、露地蔬菜病毒病、小菜蛾以及晋北地区的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土蝗,晋南的棉蚜、棉盲蝽、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小食心虫等。  相似文献   

12.
苹果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受到很多病虫害的危急,为确保果树的正常生长,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扩展蔓延,提出了苹果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技术,苹果园药剂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一、发芽前(11月—3月) 1.浇封冻水 封冻前深翻树盘,捡拾虫茧、虫蛹,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枣尺蠖、绿盲蝽象、桃小食心虫、枣瘿蚊等虫害,并浇一次封冻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农业多机器人在传统苹果园行间协同作业时的通信节点最佳部署问题,研究了2.4GHz 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苹果成熟期)中的传播特性。将信号发射、接收节点分别距地面高度0.45、0.55、0.65、0.75m垂直部署,依据多机器人直线型、小间距V形、大间距V形、并排型等4种典型编队方式将节点水平部署,测量通信信号在不同高度条件以及上述4种编队方式下不同距离处的接收强度。研究结果表明,4种编队方式中,以直线型编队方式下的信号衰减最缓慢。因此,传统苹果园中多机器人最佳的编队方式为直线型,节点部署高度最好在果树第一侧枝向下0.2m左右处。对路径损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在每个无线通信信号节点高度、每种多机器人典型编队方式下均符合对数路径损耗模型,模型的R2在0.860~0.989之间。同时,建立了用于预测2.4GHz 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苹果成熟期)中的路径损耗模型,并同期选择了其他苹果园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R2在0.947~0.967之间,RMSE在1.489~2.432dBm之间。模型能较好地预测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中的路径损耗情况,可为农业多机器人在传统苹果园中的通信节点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龟子类害虫是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尤以苹毛金龟子的危害最为严重。金龟子是杂食性害虫。主要寄居在苹果、梨、桃、李、杏、葡萄等果树上。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危害果树的幼根,成虫在果树花期危害花蕾、花朵和嫩叶。严重时,可将花蕾、花朵、嫩叶吃光,严重影响果品产量。果农要积极采取措施长期坚持防治,以确保果业的丰产丰收。 金龟子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它每年发生一代。成虫在腐殖质多的地方潜入土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土为害,果树在花蕾期受害最重。金龟子卵期27~31  相似文献   

16.
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苹果园的机械化、自动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针对苹果园环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单片机为核心,研制一种能对苹果树生长环境进行科学监测、科学分析和有效控制的全方位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系统是一种融采集和监测环境信息、有效控制与自动供电于一体的全面机械化及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具有采集范围广、监控数据精确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其带有太阳能自动供电模块,既节能,又环保,适用于苹果园的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旱作苹果栽培技术(三)旱作苹果园的土肥水管理旱作苹果园的土肥水管理是指土壤管理,果园施肥以及果园合理利用自然降水和排水。土肥水管理是改善苹果生产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措施,必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从而提高苹果产量。1.土壤管理(1)翻地改土:早春土地解冻后...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旱地雨养苹果园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的实际问题,以9年生信浓红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1.78%~20.94%、7.90%~13.52%和5.86%~8.24%;60~20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9.22%~10.87%、5.63%~7.76%,和4.12%~4.89%;在苹果生育期,起垄覆膜提高土壤温度2.1℃,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提高0.9℃,秸秆覆盖则使土壤温度下降1.8℃.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起垄覆膜次之,秸秆覆盖再次之,对照最低,不同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建议陕西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采用起垄覆膜+垄沟覆草的集雨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苹果园的基本情况和苹果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昌平区果园的推广应用情况,并提出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苹果园人工采收效率低和损伤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苹果采收平台输送装置,实现苹果自动输送作业。首先通过对苹果输送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影响苹果机械损伤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其次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输送速度、果托倾角、果托形状为试验因素,以损伤率为试验指标,对苹果采收平台输送装置的作业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回归模型对试验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输送速度为0.2m/s、果托倾角为30°、果托形状为圆台体时,苹果损伤率为3.69%,苹果机械损伤明显低于未经参数优化的苹果采收平台输送装置,输送作业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苹果园采收平台的结构优化和输送作业参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