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沼液作为肥料施用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构建高效沼液循环利用模式的关键。因此,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重金属6个代表性指标,综述了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强土壤养分累积,改善土壤酸碱度及提高土壤酶活性。长期沼液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细菌型”转向“真菌型”,并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当前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沼液的异质性及土壤评价方法不统一,探究沼液最佳施用量、明确土壤沼液最大承载量、沼液影响土壤质量的机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对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沼液在白银引黄灌区地膜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及最佳施肥方式,设计纯沼液喷叶 纯沼液灌根、清水喷叶 纯沼液灌根、纯沼液喷叶 清水灌根处理,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对大田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洒和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可促进与玉米套作的地膜马铃薯性状的改善,提高产量和抗晚疫病性能,马铃薯单株薯重、商品薯率、商品薯重、生物产量等都较对照明显增加,各处理效果依次为:纯沼液喷 纯沼液灌>清水喷 纯沼液灌>纯沼液喷 清水灌处理.对晚疫病的抗病效果沼液叶喷好于灌根.纯沼液叶喷 纯沼液灌根比清水喷灌增产28.6%,与纯沼液单独灌根或叶喷的产量也有极显著差异.灌根量应掌握在54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沼渣、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详述了沼液在种植业上的应用,沼液、沼渣肥料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以及沼液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沼液在黄芪上喷施效果试验共设对照(CK)、苗期叶喷沼液、开花期叶喷沼液、结果期叶喷沼液4个处理,结果表明,叶喷沼液的各处理在综合经济性状、质量等级、一二级品出成率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CK),以开花期叶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探求沼液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容重条件下沼液理化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了沼液理化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沼液入渗过程中,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沼液配比、沼液电导率、沼液黏度、沼液干物质的量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均呈拟合优度很好的负相关指数函数关系,且方程均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沼液pH值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呈负相关的抛物线关系,采用一元二次函数方程能够很好反映土壤饱和导水率随沼液pH值增减的变化特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沼液理化性质均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沼液干物质的量和沼液黏度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由此可见,土壤饱和导水率会受到沼液理化性质的影响,在研究分析沼液入渗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因素带来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沼液理化特性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沼液对黄瓜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及喷施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浓度沼液的浸种能促进黄瓜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黄瓜种子的发芽,最适的浸种浓度在0.5%~2.5%之间。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较高浓度沼液经高温灭菌、离心或调节pH值后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但抑制效果还不能完全消除。利用沼液进行苗期喷施,以浓度为20%的沼液对黄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好,研究结果还发现喷施适合浓度的沼液对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明沼液除了具有促进种子发芽、苗期生长的作用外,还具有提高黄瓜系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沼气工程残余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规模化与工业化生产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发酵残余物沼液沼渣,国内外现有的沼液沼渣处理和利用方式不能及时、高效地消纳沼气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沼液沼渣,由此产生了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问题,已制约了沼气工业的发展。沼液沼渣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农田沼液沼渣暗灌工艺可快速、高效和大量地利用沼液沼渣,实现沼液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情况下沼液特性研究或农用很少考虑沼液特性的时空差异,这不利于沼液的科学合理施用。明确沼液的时空特性,可以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于2015年9月和12月份采集嘉兴地区8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沼液储存池沼液样品,分析氮、磷和钾含量、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特性。结果表明,8个猪场沼液储存池沼液在同一时间采集和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异幅度均较大,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8.1%~55.6%,57.4%~68.3%和48.0%~55.7%;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范围分别为260~1358,4.52~49.1和29.0~259 mg·L~(-1);氨氮占沼液中总氮的82.4%~91.8%,可溶性有机态氮占6.81%~27.2%,硝态氮占1.37%~5.00%;沼液pH值范围为7.50~8.89,同一时间采集时沼液pH值变异较小,但不同时间采集时同一沼液储存池沼液变异系数较大;沼液COD较高(637~3559 mg·L~(-1)),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COD的变异幅度均较大;沼液中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Cu,Pb,Cr,As,Cd,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重金属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和变化。由此可见,沼液农用,特别是大量应用时当应了解掌握沼液特性,尽量减少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喷施沼液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沼液喷施对小麦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可使小麦成熟期提前,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小麦生育后期是喷施沼液的关键时期,后期喷施沼液效果优于前期喷施沼液。说明喷施沼液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生姜沼液催芽是近年来逐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试验采取沼液浓度在50%~100%,温度在22℃~28℃,时间12~18 d范围的3个水平,研究不同沼液浓度、不同催芽温度和不同催芽时间对生姜产量的影响,以选取沼液浓度、催芽温度和催芽时间的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生姜沼液催芽的最佳技术组合为沼液浓度80%,催芽温度25℃,催芽时间为15 d。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沼气工程存在的沼液量大难处理问题及沼气提纯的需求,提出将正渗透技术与沼气CO2化学吸收分离耦合,探究了沼气CO2化学吸收中的富CO2吸收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从沼液中回收水及浓缩沼液的可行性,并以沼液浓缩过程中的水通量、沼液浓缩倍数、沼液氨氮截留率与吸收剂反向传质通量为指标,考察了汲取液种类、汲取液浓度与其他操作参数对正渗透水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CO2吸收液作为汲取液从沼液中回收水并浓缩沼液具有可行性,且随着汲取液浓度、流量和温度的增加,沼液中水向汲取液的传质通量增加,沼液浓缩倍数也相应增加,但沼液中氨氮截留率下降,同时汲取液中的吸收剂溶质向沼液的反向传质通量也增加。当采用浓度2.5mol/L、CO2负荷0.5mol/mol的富CO2甘氨酸钾溶液作为汲取液,汲取液温度为70℃、流速为150mL/min、沼液室温及流速为150mL/min时,采用正渗透技术从沼液中回收水的初始通量达8.05L/(m2·h),经过4h运行后,沼液浓缩倍数为1.18,氨氮截留率为84.13%,反向吸收剂通量仅为2.94g/(m2·h)。  相似文献   

12.
沼液资源化利用现状与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分为农林牧渔领域的低成本利用和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目前,技术成熟、方法简单的低成本利用是沼液资源化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价值成分回收、微生物领域应用、营养物间接利用和理化性质利用等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提高了沼液应用的安全性,拓宽了沼液的利用途径,因而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沼液资源化利用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沼液配施氮肥、沼液配施低氮磷和沼液配施高氮磷处理都显著提高了茎瘤芥产量(提高幅度为12.1%~29.7%)。除沼液配施高量氮磷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Vc含量外,其余处理的作用不大。沼液配施化学肥料各处理提高茎瘤芥氨基酸含量10.7%~12.8%,农家肥明显降低茎瘤芥氨基酸含量。各施肥处理降低了茎瘤芥还原糖含量,以沼液配施高氮、低氮磷处理的降低作用最突出。农家肥和沼液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硝酸盐含量,沼液配施化学肥料提高硝酸盐含量7.7%~43.6%。各施肥处理对茎瘤芥水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沼液处理液养殖目标藻种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考查普通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其对沼液中总氮、氨氮、总磷和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沼液经梯度处理后普通小球藻总体生长情况逐渐增强,依次为:沉淀上清液沼液沉淀-混凝出水液沼液沉淀-混凝-吸附出水液。沼液处理液能有效促进藻体叶绿素的积累,总脂积累情况介于6.94%~23.82%之间。对沼液的净化效果,沼液处理液稀释组中沼液吸附出水稀释液(X-W)25%组的表现最好,总氮、氨氮、总磷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0.32%,83.88%,93.90%和20.00%,沼液处理液与BG11培养基的调配液组中表现最好的是沼液吸附出水调配液(X-B)10%组,去除率分别为88.37%,93.57%,97.40%和22.05%。试验的研究将为沼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沼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章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分别以5%,10%,25%,50%和100%沼液浸种。玉米种子浸种24 h后分别进行催芽及播种试验,调查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沼液浸种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沼液浸种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除100%沼液浸种外,5%沼液浸种芽长、茎粗、根长最大,分别是对照的2.55倍,1.55倍,2.87倍。沼液浸种提高了幼苗二叶期至四叶期叶绿素含量,其中50%沼液浸种叶绿素含量最高且降幅最低,其次是25%。沼液浸种对二叶期和三叶期玉米株高影响较大,显著高于对照,其中10%沼液浸种株高最大。综合分析,5%~50%沼液浸种玉米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基于营养成分含量的沼液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供了一套根据沼液营养成分含量确定沼液价格的方法,即通过测定沼液的营养成分含量,根据相应营养元素的市场价值,并适当考虑运输成本、使用成本及市场因素,制定出可用于实际生产的沼液定价方法,应用该定价方法对一种牛粪原料沼液和一种秸秆原料沼液进行了计算,得出其定价分别为每吨38.50元和每吨28.80元.  相似文献   

17.
评估沼液对桃树增肥增产效果可为农村沼液综合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沼液与水的不同比例耦合对桃树的施肥试验,研究沼液的不同施用浓度对桃树光合作用、生长量以及桃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在桃树生产中具有肥效突出、促进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能力、果实大、品质好、提高商品率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8.
京郊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指导沼液的高效合理施用,对4种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养分及重金属含量作了分析.结果发现:牛粪(n=7)和混合原料(n=4)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有机质含量比猪粪(n=6)和鸡粪(n=3)原料偏高,不同原料沼液的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差异不大,沼液过0.5mm筛后,沼液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降低.沼液样品中可以检出重金属铬、汞,镉等,但未超过有机肥料中对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沼气在农村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沼液作为厌氧发酵残留物的液体部分,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无机盐,还有厌氧发酵后的产物,如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及抗生素等,具有营养、抑菌、抗逆、刺激等功效。如果把沼液倒掉,既造成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沼液在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应用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1沼液浸种1.1沼液浸种作用机理沼液中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  相似文献   

20.
沼气发酵液及其处理液对乌塌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浓度沼液能促进乌塌菜种子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乌塌菜种子的发芽。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经较高浓度的高温灭菌沼液和pH值为6.3的沼液处理过的乌塌菜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将沼液分离成水溶性、中性脂溶性、酸性脂溶性三部分,通过发芽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存在于沼液的水溶性部分,脂溶性部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