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辉 《河南水产》2001,(1):39-39
随着郑州市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苗种体系、鱼病体系、市场体系、渔政执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养鱼积极性空前高涨。2000年新挖池塘10500亩,并且出现了以邙山区花园口镇石桥村为代表的渔业专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地处黄河岸边的石桥村,现有渔业水面2700亩,全村400多户,1600口人,人均水面1.6亩,有98%的农户都承包有鱼池。1999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398万元,其中渔业产值3290万元,占96.8%;全村工农业总收入544万元,其中渔业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太平川镇西太平村是全省先进养鱼村。全村总水面3365亩,其中养鱼水面3000亩,占总水面的81.8%,人均养鱼水面近一亩。在养鱼水面中,精养水面2876亩,占养鱼水面95.8%。1990年全村生产鱼种2万多公斤,产商品鱼29万公斤,渔业产值1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渔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营口市老边区路南乡新兴村,是一个以近海渔业生产为主,渔、工、农齐发展的渔村。全村现有居民390户,1500口人,400名劳动力.其中渔业劳动力1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5%,全村有机动渔船31条,共1533马力。1987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35万元,其中渔业产值105万元,占总产值的31%,是一个人均收入超千元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4.
巨源镇辖10个村,28 000口人,幅员210km,耕地78 750亩,已开发利用养鱼水面1.8万亩,其中近两年新承包开发水面3 000亩。1995年农牧渔总入1.5亿元,其中渔业3 200万元,占农牧渔总收入的21%。全镇农业人均收入2 200元,其中渔业人均收入615元,占农牧渔业人均收入的27.0%。渔业已成为我镇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到目前,我镇养鱼村发展到8个,养鱼户发展到924户;渔业收入占农业收入50%以上的专业屯2个;投资20万元以上,面积15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专业户12户;采用驯化养鱼的82户,面积2 700亩。全镇商品鱼年  相似文献   

5.
巨源镇辖10个村,28000人口,幅员210平方公里,耕地78750亩,已开发利用养鱼水面1.8万亩,其中近两年新承包开发水面3000亩。1995年农牧渔总收入1.5亿元,其中渔业3200万元,占农牧渔总收入的21%。全镇农业人均收入2200元,其中渔业人均收入615元,占农牧渔业人均收入的27.9%。渔业已成为我镇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到目前,我镇养鱼村发展到8个,养鱼户发展到924户;渔业收入占农业收入50%以上的专业屯2个;投资20万元以  相似文献   

6.
益阳县羊角乡高李村,近年来狠抓各项渔业政策的落实,积极引导发展家庭养鱼,致富了农民,已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25户,1350人,总占地面积2220亩,其中水田1672亩。早土经济作物面积171亩,饲料地面积20亩。养殖水面347亩,其中村渔场面积90亩,群众家庭小池260口,257亩,占总养殖水面的74%。从事家庭养鱼的农户260户,占全村总农户数的80%。1988年全村家庭养鱼产量达96.75吨,占全村渔业产量的70.5%,亩产400公斤,比上年增加21.5吨,增长28.6%,全村人平产鱼71.7公斤,比上年增加15.96公斤,增长28.6%,渔业纯收入12.5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10%。高李村发展家庭养鱼取得这样显著成绩,其主要经验是: 一、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群众养鱼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会同县攀龙桥乡大石板村位于城郊江洲寨水电站库区上游的明雷湾。全村4个村民小组172户,877人,有男女劳力567个,有稻田面积319,6亩,人平仅有稻田0.36亩,是一个人多、劳力多、无山林扒土的小村。八十年代初这个村的经济来源十分困难,村民用粮靠国家统销,用钱靠贷款。1982年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领导发动群众,充分利用门前库汊水面发展网箱养鱼。1990年发展网箱99口,面积7.92亩,产优质鲜鱼25500公斤,折合亩产3219.7公斤,总产值229500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40%。除总成本49500元,总纯利18万元,箱平纯利1818.2元。高产户尹白求、粟多坤放养3个网箱。面积0.087亩,产鲜鱼1652.5  相似文献   

8.
衡阳县西渡乡保安村全村23个组,802户,3002人,1450个劳动力。1960亩稻田,103亩旱土,460亩养鱼水面,池塘肥沃,水源充足,素有养鱼习惯和较高的养殖技术水平,具有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近几年来,该村走粮渔并举的农业综合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可观。1991年,渔业总产值130.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64%人平435.64元,渔业纯收入80.57万元,占全村总纯收入30.95%,人平268.39元。渔业产值比1985年增加91.5%,年递增率为11.44%。  相似文献   

9.
我们村位于海伦市西北部,北靠通肯河,地处燎源水库灌区,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十分优越。几年来,渔业生产迅猛发展,是省、地、市先进养鱼村。成为海伦市渔业上的一颗明珠。 我们村有农民466户,1998年有168户养鱼占农户的36%。养鱼面积达到2 340亩,驯化养鱼面积达到800亩。1998年全村产鱼378吨,实现产值264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36%,渔业收入人均880元。渔业生产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为村经  相似文献   

10.
肇东市东发乡一心村有耕地5 600亩,养鱼水面5 100亩,其中精养池塘1 700亩。1997年,实现渔业收入45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1%;人均渔业纯收入1 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3%。全村固定资产650万元,其中渔业积累就达400万元。 为使养鱼户生产出的商品鱼顺畅销售出去,实现增值,该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发挥贩运大户作用,发展鲜鱼贩运队伍。通过典型的引导带动,现在,全村常年从事贩运的农户已达137家,贩运队伍现有汽车4台、三轮车25台、摩托车20  相似文献   

11.
会发镇永胜村座落在方正县西南18公里处。是个丘陵浅山区。它是靠养鱼翻身的穷村。养鱼农民由1985年一户发展到现在已有68户。同时涌现一大批专业户。他们逢沟就截,筑坝蓄水养鱼,现在已有1oo多个塘坝、700多亩被利用养鱼。1988年渔业总收入306000元,纯收入144000元,户均收入4.500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68%。成了我县闻名的养鱼村。永胜村养鱼事业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铜川市玉门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按照当地政府九七扶贫计划要求,该市水产部门对这个村实施科技扶贫。经过1997年和1998年在该村进行科学养鱼技术指导,使养殖专业户在村民中率先甩掉了贫困帽子,去年全村渔业总收入达10万余元,占全村当年经济收入的14.3%,人均渔业收入达到1200元,较上年增加300元。两年来,扶贫工作组在实施渔业扶贫中,具体抓了六方面工作:一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修复水毁池塘14亩,恢复弃鱼池塘及改造低标准池塘29亩;二是把“科教兴渔”推向渔业发展的主战场,先后举办四期渔技培训班;三是解决制约渔业发…  相似文献   

13.
益阳县新市渡镇银河村从事稻田养鱼的农户有154户,面积366.6亩,占稻田总面积的29.9%。共投放鱼种45.255万尾,亩平1234尾。通过年底验收,共起水鱼种34.787万尾,重16955.2讼斤,亩平产鱼46.25公斤。渔业总收入61038.9元,支出8615.1元,纯利52423.8元。亩平渔业收入166.5元,成本35元,纯利131.5元。  相似文献   

14.
《渔业经济研究》1992,(3):43-44
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发乡一心村共有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5660亩,养鱼水面6330亩。几年来,该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开发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走上了致富之路。199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一千元,其中渔业收入占40%。现在,全村370名劳力有1/3从事粮食生产,1/3从事水产养殖和工副业生产,1/3搞贩运鲜鱼。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我县养殖产量199832担,亩产416斤。渔业总产值144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8%,人平19元。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单位。全县亩产过400斤的乡镇71个,过500斤的村295个,过1000斤的村民小组278个。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松花江、嫩江流经我市435公里,乌裕尔河、双阳河及“三引”水利工程灌注我市湖、库、沟、塘,形成了网状水系。各渔业水域盛产70余种经济鱼类和虾、蚌、菱角等水生生物,渔业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全市水域面积440万亩,占全省水域面积的50%,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4%。其中可从事养殖面积的300.1万商,已利用养殖面积280万亩,占可从事养殖面积的93.3%,占总水域面积的63.6%。2004年,全市渔业生产总量6.7万吨,其中:鱼类6.58万吨,虾蟹类0.12万吨。实现渔业生产总值16.1亿元(按现价),占农业产值的20%,实现总利润15000万元,占农业经济总利润的13%。全市从事养殖渔(农)户4480户,其中养鱼1740户,养蟹52户,其它养殖户2688。共有渔业人口16070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  相似文献   

17.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北街村,是一个由6个自然村、32个生产队组成的一个村,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该村以其地处邕梧、邕柳公路交汇点和距桂湘铁路、南湛铁路运输线较近等交通便利的优势,以及历来有培育鱼苗的习惯,群众自发相互协作自筹资金,利用自留田、菜地开挖出连片鱼池,办成了一个以生产鱼苗种为主,兼养成鱼的渔业专业村,群众称之为“鱼花”村。至今,该村已拥有鱼池1260亩,从事“鱼花”生产的农户770户,占该村总农户数的75.3%;从事“鱼花”生产的劳力1562人,占全村劳力的60.5%。去年,该村生产鱼苗、鱼种2.77亿尾,产值1023万元;渔业产值占该村农业总产值1364万元的75%,成为该村大农业产值的  相似文献   

18.
地处穆棱河南岸的黑龙江省密山市集贸乡三河村,发挥河套草原优势,大力发展养牛业。目前,全村黄牛存栏678头,户均养牛11.3头,人均2.1头,1994年全村养牛收入2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5%,今年前9个月该村已出栏黄牛124头,纯收入28.7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3%,养牛人均增收95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 三河村现有耕地2200亩,农户63户,313口人,可牧草原2000余  相似文献   

19.
吴江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养殖面积已发展到近 40万亩, 2000年水产品总量达 7.06万吨,渔业总收入 11.8亿元,效益超 4亿元,比 1999年增长了 15%。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 14.6万亩,比 1999年增加 5.31万亩,增长 57.2%,来自特种水产品的收入超 8.17亿元,逼近渔业总收入的 70%,促进了渔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渔业在吴江市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逐年攀升, 2000年占整个农村经济比重的 42%,比 1999年提高了约 5个百分点,渔业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  吴江市渔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村产…  相似文献   

20.
祁阳县茅竹镇大塘村依靠当地水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田凼沟”式稻田养鱼。2004年发展稻田养鱼24.5hm^2,占全村稻田的75%,生产16cm以上的草鱼种36万尾,成鱼8200kg,渔业总产值52.85万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58.6%、47.2%和62.1%,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6%,人平渔业收入800元,35户渔业收入过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