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氮肥施用量直接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近年来,氮肥施用量急剧增加,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土壤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氮肥施用量对谷子营养生长期形态发育和生物量的影响,对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节约资源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晋谷2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T1:3 g·kg~(-1) N(低氮);T2:5 g·kg~(-1) N(中氮);T3:10 g·kg~(-1) N(高氮)。综合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谷子根叶显微结构、根叶形态、株高、茎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低氮条件下,谷子根系内皮层直径比中氮减少16.30%,比高氮减少13.61%。②谷子在中氮条件下,根、叶各形态指标达到最大值,根系长度比低氮增加110.30%,叶片长度比低氮增加58.15%。③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中氮株高比低氮增加6.82%,高氮株高比低氮增加3.09%;中氮茎粗比低氮增加157.73%,高氮茎粗比低氮增加95.88%。④谷子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由大到小依次为:茎、叶、根。综上所述,在谷子营养生长期,氮肥施用量直接制约着谷子根、茎、叶生长,中氮环境不仅节约氮肥,而且最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对山药地下食用部分进行脱水、透明、浸蜡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得到适合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结果表明,合适的脱水时间为每阶段2h,透明时间为每阶段8h,浸蜡时间为每阶段10h。对材料显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其维管束排列方式、维管束内部结构及分化特征均符合单子叶植物茎的一般特征,判定山药地下食用部分其本质是茎而不是根。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茎、叶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结晶细胞,含有大量的染色较深的代谢物质,具备许多抗旱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谷子为单子叶植物,株高60~120cm;茎细直,茎秆常见的有白色和红色,中空有节;叶狭披针形,平行脉;花穗顶生,总状花序,下垂性;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是  相似文献   

5.
不同丹参品种主要器官的显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我国目前生产上推广的7个不同丹参品种,在花期采集花粉粒、叶表皮、茎及收获期采集根,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丹参花粉粒表面纹沟条数为6或8条,其大小和深浅不同;叶表皮气孔的大小、绒毛有无倒钩以及气孔的数目、集中的位置不同;径的髓射线细胞的层数,髓部细胞的大小、髓腔的有无以及根的初生木质部形状排列、髓腔的有无、原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中的数目和形状具有一定差异,可以根据这些显微结构特征区别和鉴定不同丹参品种.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下萝卜幼苗根、茎、叶保护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对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根、茎、叶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镉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萝卜幼苗叶和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根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和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茎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上升,茎呈明显下降趋势,根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相同镉胁迫条件下,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保护酶活性表现不同,萝卜幼苗S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P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CAT活性表现为叶>根>茎,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根>叶>茎。耐镉性根最大,叶次之,茎最小。  相似文献   

7.
旱地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荣 《吉林农业》2010,(11):114-114
谷子别名小米、粟,属单子叶植物,株高60-120cm;茎细直,茎秆常见的有白色和红色,中空有节;叶狭披针形,平行脉;花穗顶生,总状花序,下垂性;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2-30℃,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作者就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旱地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重金属铅、铜在蕹菜、蒌蒿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以蕹菜、蒌蒿为供试材料,利用土培方式研究铅、铜在蕹菜、蒌蒿根、茎、叶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蕹菜、蒌蒿不同部位对铅、铜的富集量不同,大部分铅、铜富集在蕹菜、蒌蒿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铜在蕹菜、蒌蒿各部位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铅在蕹菜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而在蒌蒿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蕹菜对铅的富集能力明显大于蒌蒿,当施加2 000 mg/kg的铅时,蕹菜叶片中铅浓度是蒌蒿叶片中铅浓度的14.2倍;蕹菜、蒌蒿根、茎、叶中铅、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铅、铜浓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蜡切片、整体装片等方法对长蕊甜菜的根、茎、叶等器官的显微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蕊甜菜根为不断增粗的肉质根,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初期为四原型,随着根的增粗,初生木质部发展为多原型;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影响不大,生长轮不明显;靠近髓部的木射线细胞可以发生次生增生,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导致茎中部形成两个髓心;叶表皮细胞为较规则的几何形状,气孔为平列型,副卫细胞2~4个,单面叶.  相似文献   

10.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技术观察比较了水培和土培茶树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水培条件下茶树叶片和茎的发育速度减慢;叶内海绵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数量减少;根缺乏根毛结构;根细胞淀粉粒数量增加,单宁颗粒减少.土培茶树根细胞具有丰富的核糖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西瓜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的营养器官结构如下:(1)幼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成熟根具有一定的次生结构,维管束为外韧型。(2)下胚轴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构成,维管束为双韧型;次生生长时形成层主要存在于外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为有限的次生生长。(3)地上茎的结构较复杂,初生结构中维管束排列近两轮;次生生长与下胚轴大致相似。(4)卷须的结构与茎的基本相似。(5)子叶与叶片均由表皮、皮层和叶脉三部分构成,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营养器官的解剖学与蒽醌类物质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何首乌的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提供结构学和组织化学资料,对何首乌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及块根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同时对其主要药用成分蒽醌类物质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及叶的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似;块根由周皮、次生韧皮部、异常维管束、次生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属周韧维管束类型;何首乌的蒽醌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块根内,茎、叶和根内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曼陀罗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的差异,用蒸馏水分别浸提曼陀罗根、茎、叶的有效成分,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曼陀罗根、茎、叶浸提液对芝麻和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g/ml曼陀罗叶浸提液处理时,芝麻和粟种子萌发率分别降低83%和83.3%,幼苗的根和茎则停止了生长;0.4g/ml曼陀罗茎浸提液使芝麻和粟的萌发率降低27.6%和15.8%,幼苗根长降低93.3%和64.7%,幼苗茎长降低51.2%和18.0%.0.4g/ml曼陀罗根浸提液使芝麻和粟种子萌发率降低31.2%和56.2%,幼苗根长降低75.1%和15.0%.因此,曼陀罗叶浸提液强烈抑制了芝麻和粟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茎浸提液和根浸提液也都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但都弱于叶浸提液.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李氏禾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水分胁迫条件,分析了不同淹水深度、淹水时间长度和持续干旱等处理下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李氏禾具有忍耐淹水和干旱的特性;水分胁迫下李氏禾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组成没有特殊变化,根由表皮、皮层、中柱组成;茎由表皮、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维管束组成;叶由表皮(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叶肉、叶脉组成。淹水胁迫下,李氏禾根、茎、叶内形成大且多的气腔,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干旱胁迫下李氏禾的根皮层增厚、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减少但不失绿。总体而言,为了适应逆境的生长,李氏禾内部结构产生了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和调解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平原芦苇营养器官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湿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薄壁组织细胞贮存有淀粉粒;根状茎和茎中均具发达的髓腔和通气组织;叶为等面型叶,机械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狮子尾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结果]狮子尾具明显单子叶植物横切面特征,其茎表皮下方有大型分泌腔,皮层及中心均散在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束,茎中央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大型;内皮层明显;叶横切面主脉散在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海绵组织中散在较多分泌腔。全株粉末可见大型星状毛;多见簇晶单个散在或聚集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较多;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反应均可见甾体化合物阳性反应。[结论]试验研究了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为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何首鸟幼苗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何首鸟幼苗类型为木兰型.根为四原型,通常无髓部.子叶和初生叶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垂周壁波浪状,有较多的气孔器,气孔器属无规则型.子叶柄中有3个维管束,初生叶的叶柄中有6个维管柬.何首鸟幼苗的过渡区位于下胚轴,根的4个放射维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显微镜下,欧洲千里光的根加粗生长,为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木质部发达,无食用和药用价值;茎为初生结构,有明显的棱状凸起,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髓射线从茎中心至皮层,可知欧洲千里光嫩茎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叶为两面叶,由上、下表皮和叶肉组成,在叶肉中有羽状网脉,具有药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欧洲千里光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维管解剖结构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中、小3种不同粒型的6个小麦品种主要营养器官的横切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维管组织对穗粒重贡献程度是维管束数量大于维管束面积,且维管束面积与粒重大小成正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旗叶、旗下叶及茎、穗轴维管束数量可以作为“流”对生产力性状影响程度大的鉴定指标,研究结果可以启示小麦育种工作者在进行外部性状选择时应结合植株解剖结构特征共同选育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0.
细叶石斛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叶石斛的叶为等面叶,气孔四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茎中外韧有限维管束4 0条,散生于基本组织中。根被由8~9层细胞组成,细胞壁网状加厚,辐射维管束十原型,无髓;外皮层、内皮层和中柱鞘均为1层细胞,都具有薄壁的通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