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草栽培对龙眼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选出南方龙眼果园适宜的生草品种,在‘四季蜜’龙眼果园分别在行间套种假地豆、白花三叶草、鼠茅草、阔叶丰花草和自然生草,幵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套种不同草种对龙眼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行间生草能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生草刜期,各生草处理0~15 cm土层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下降,钙、镁含量上升,15~30cm土层中的全氮含量上升,生草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下降;生草栽培总体来看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各生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各生草处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二脂酶活性高于清耕,阔叶丰花草处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磷酸二脂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草种,鼠茅草处理土壤中氨肽酶含量最高。龙眼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提高碳、氮含量和磷循环相兲酶活性,改良土壤环境,生草栽培刜期消耗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在生长刜期要及时给肥。综合各生草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白花三叶草为佳,适宜在南方龙眼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山区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果园生草栽培管理方法,研究了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3种生草处理对梨园温度、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果园生草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对果园近地面土层、地表及低层空间的温度具有调节作用,与清耕对照相比,3个生草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果园生草能改善梨园小生态环境,且豆科牧草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3.
<正>用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两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品种兰州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果园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连种3年三叶草,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1.1%~1.4%。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每株苹果树施绿肥62.5 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亩产鲜草2 t,相当于4 t厩肥的肥力。韩明玉等研究,果园种植三叶草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CK)2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园病虫害和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培品种"兰州大接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增加11.8g;同时杏园生草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猕猴桃果园林下植被为对象,研究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理化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科学的果园生草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猕猴桃果园林下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和自然生草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②林下进行人工生草对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大于自然生草;③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无相关性;④林下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和自然生草对土壤环境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付学琴  刘琚珥  黄文新 《园艺学报》2015,42(8):1551-1558
以自然生草2、4和8年的南丰蜜橘园为对象,研究了自然生草和清耕条件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南丰蜜橘园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占90%以上。与清耕相比,自然生草总体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然生草除使土壤磷酸单脂酶活性降低外,总体使土壤酶活性提高。自然生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生草8年比对照增加了196.4%、56.53%、66.67%和77.08%。自然生草2年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生草8年反而比对照增加了25.98%、3.1%和90.57%。自然生草能明显提高南丰蜜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年限自然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自然生草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肥力,提升果实鲜食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南疆果园土壤和推广果园生草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阿拉尔垦区清耕枣园为对照,选用早熟禾(Poa annua L.)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2种牧草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枣树行间土壤水分与盐分含量变化,以探讨生草栽培对枣园土壤水分与盐分时空格局及其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0~4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清耕处理提高38.09%,在抑蒸保墒方面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生草栽培能明显影响土壤盐分迁移过程,降低耕层盐分含量和抑制盐分表聚,0~4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比清耕处理降低28.56%,在抑盐降盐方面早熟禾优于三叶草;生草栽培能降盐保墒、改善枣园土壤环境,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盛产‘苹果梨’和‘延香梨’,但长期的清耕制导致果园保肥保水能力差,加之果农急于追求产量、施肥不科学等,加剧土壤肥力的下降,进而影响果树发育,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高。该试验在‘苹果梨’和‘延香梨’园进行,研究自然生草处理和清耕处理对土壤性状、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使两个梨园的土壤pH值向适宜方向发展,酸碱中性的,pH值稍有降低;微酸性的,pH值稍有提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叶片生长量、叶绿素、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提高。自然生草对果实品质提高效果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有所降低。可见,自然生草模式在培肥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分析了人工种植紫花苜蓿草与自然生草对果园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人工与自然生草均能提高土壤(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且以表层土壤增加更为显著;人工与自然生草处理0~30cm土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显著增加。表明生草能显著培肥土壤,在干旱区果园紫花苜蓿草的人工种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为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和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金山猕猴桃示范园区行间生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自然生草和清耕(对照)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0~40 cm土层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状况,并对养分有效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相比于清耕对照,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黑麦草提升效果更显著。种植白三叶草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锌含量,而种植黑麦草更有利于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含量的提高。自然生草仅对土壤碱解氮的提升效果较好。猕猴桃园土壤锰元素普遍缺乏,行间生草对果园土壤有效锰的提升效果不显著,需适当补充锰肥。【结论】行间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的显著调控作用主要在0~20 cm表层土壤,不同生草类型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改善效果不同,对土壤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的调控效果以黑麦草最佳,对微量元素的调控效果以白三叶草最佳。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对‘灵武长枣’迚行行间生草试验,共设5个生草处理,分别为自然生草及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百脉根、黑麦草、白三叶草,以清耕为对照,探讨行间生草对‘灵武长枣’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生草对‘灵武长枣’树高、地径、枣吊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抑制作用,能控制树体营养生长,同时能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黄酮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在坐果率方面,除行间种植黑麦草处理明显高于对照(清耕)外,其他4个生草处理均低于对照。综合来看,‘灵武长枣’行间种植黑麦草处理的树高适中、枣吊粗壮、叶面积较大、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佳,推荐其作为生产种植的首选草种。  相似文献   

13.
1土肥水管理 1.1土壤管理变传统的清耕为免耕,提倡果园生草和覆盖。传统的清耕,加速了土壤养分的矿化流失,而生草和免耕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尤其是钾含量,从而提高果实含糖量和着色指数。  相似文献   

14.
渭北旱塬苹果园的生草效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无灌溉条件的渭北旱塬苹果园连续6年进行果园生草与清耕研究的结果表明:果园种三叶草,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3.8%,果实产量增加14.4%,单果重增加1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3%,硬度增加9.2%,着色指数增加35.0%,总收入增加26.59%,种草产投比为9.07。果园生草首选草品种为白三叶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果园生草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2004年),连种3年三叶草,有机质含量提高0.3%,达到1.1%~1.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绿肥,每株施绿肥62.5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666.7m 2鲜草2t,相当于4t厩肥的肥力。曹儒等试验认为苹果园种植三叶草3年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3%~0.5%。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长期清耕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结构受到较大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断下降,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会导致果品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为了加快庆阳市果园土壤耕作制度变革,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庆阳市主栽果树苹果园进行了生草技术试验。试验证明,苹果园实行生草制土壤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减少果园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小气候,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增强苹果树抗性,减少农药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生草对南疆枣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特征,为极端干旱区改进果园土壤管理措施与推广生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南疆枣园为研究对象,在枣树行间间作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早熟禾(Poa annua L.),以清耕为对照(CK),于种植后第3年分别测定0~60 cm土壤容重、颗粒组成、持水量、贮水量、渗透速率与有机质、速效养分等性状,分析生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1)生草栽培降低土壤容重,改变颗粒组成,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孔隙度与通气度,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影响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2)生草栽培提高土壤持水量和贮水量,降低最佳含水量下限和灌溉定额,土壤持水贮水性能及有效性水分供给、涵养水源功能得到显著提升。生草区最大、毛管、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吸持、滞留、饱和贮水量分别较清耕高4.02%、3.54%、3.49%和8.42mm、0.96 mm、9.42 mm,最佳含水量下限、灌溉定额则分别降低2.37 mm、3.84 mm。(3)生草栽培提高枣园土壤入渗性能,水分快速入渗转化为土壤水、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生草区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分别较清耕高0.73、0.29、0.32、0.10 mm·min~(-1)。(4)生草栽培提高枣园土壤品质,生草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清耕高4.10 g·kg~(-1)、18.48 mg·kg~(-1)、49.58 mg·kg~(-1)、61.12 mg·kg~(-1)。(5)早熟禾对0~20 cm土壤改良效应大于三叶草,其他层次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种植三叶草更佳。【结论】人工生草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入渗性能和有机质、养分含量,提升土壤品质。南疆枣园以种植三叶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结合自然生草2、4和6年及各自的清耕除草(对照)苹果园耕作层(0 ~ 20 cm)土壤为试材,测定土壤有机质、养分、酶及微生物特性的变化,旨在为长柔毛野豌豆在果园生草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草2、4和6年的果园0 ~ 2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与活跃微生物量大多高于其各自的清耕对照;生草2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低于其清耕对照或差异不显著,而生草4年和6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清耕对照。表明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结合自然生草能全面提升土壤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2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清耕、自然生草和间种绿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间种绿肥和自然生草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但生草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清耕处理。间种绿肥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清耕处理。柑橘生育期内,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占90%以上,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间种绿肥使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生草则明显提高土壤中真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山地李园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浙江省云和县山地中晚熟李园连续3年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李园生草区比清耕区土壤含水量提高了27.40%,土壤表层温度明显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增幅较大;与清耕区相比,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中晚熟李果实品质和单株产量,贵阳李和皇家宝石李单株产量分别比清耕区增加21.65%、19.88%。生草栽培适宜在浙西南地区中晚熟山地李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