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遵循结构合理、体积缩小、组装方便、外形美观的设计原则,从拆装式节点实现形式、整体结构拆装方式二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实木家具拆装结构实现路径,并对榫自锁可拆式、连接件可拆式两种实木家具拆装式节点形式及椅类、桌台类、柜类、床类家具的整体结构可拆装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实木家具的结构优化及平板化包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家具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家具结构创新设计的具体要求,总结出改进传统家具结构,借鉴跨界结构形式,利用异种材料进行节点连接,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应用去结构化设计思想5种家具结构创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林产工业》2021,58(7)
以木塑复合材料作为小型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外装饰材料,阐述了其梁柱单元、墙体单元、屋面单元的连接方式。梁柱单元中以连接件为基础对铝塑共挤梁柱进行改造设计后,可利用连接节点实现梁柱的快速安装;墙体单元中以方钢墙骨柱作为墙体连接节点可实现力学性能与美观的统一;屋面单元以模块化沥青瓦为材料,可简化安装步骤。通过上述3个单元设计,可实现非专业人员的自主快速搭建,并可将该结构体系应用于工具房、门卫室和售货亭等小型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稳健设计的田口实验方法,通过对松木L型构件整体式单榫连接进行ANSYS有限元模拟力学分析,研究其节点连接中各个设计因素对其最大形变量的影响,并通过信噪比因素效应分析,确定出松木L型构件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当松木L型构件构成形式为90°直角横材搭纵材,节点连接方式为直角榫,截面尺寸为256mm~2,榫头长度26mm时,最大形变值比初始状态降低了35.11%,信噪比提高了13.71%。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稳健设计的田口实验方法可以减低松木家具结构质量特性的不稳健性,提高结构节点设计的安全性.降低结构设计成本,延长家具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林产工业》2021,58(8)
以榫卯结构家具为设计载体,吸收传统符号的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继承和发展探索新的思路。从分析万字符的造型特征、装饰特性与寓意内涵入手,总结其特征要素,筛选设计要素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应用与延伸,建立家具产品基础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筛选满足强度要求、材料要求等的榫卯形式,完成榫卯结构家具产品的整体构建,并以此指导产品的实物制作。将万字符形态与榫卯结构书柜设计相结合,有效地将传统符号特征要素融入到榫卯结构家具设计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相关榫卯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式家具典雅质朴、简洁隽秀,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应用宋式家具元素,有利于我国家具等设计艺术的复兴,并赋予现代家具以新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图文互证法、案例分析法,从宋式家具的结构、材料、装饰三个方面探究宋式家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基于宋式家具元素,结合人体工学及现代文化进行了设计实践,为现代家具应用宋式家具元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榫卯是指木结构建筑中柱、梁等构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然而,木材作为一种生物材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的干缩湿胀、开裂变形等损伤会对榫卯连接节点的连接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木结构榫卯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木结构建筑中,榫卯连接节点的构造多种多样,力学特点和传力机制也各不相同。根据榫卯连接节点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功能将其分为公母榫、直榫、燕尾榫、管脚榫、馒头榫和搭扣榫等六大类,简要介绍了各类榫卯连接节点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情况。综述了常见榫卯连接节点半刚性的连接特性和节点刚度的求解方法,总结了不同种类榫卯连接节点和模拟残损榫卯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木结构建筑模型中的榫卯连接节点在人工模拟地震中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常见榫卯连接节点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及破坏特征。根据榫卯连接节点的破坏形式,重点从金属构件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两个方面对榫卯连接节点的加固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了有限元分析法在榫卯连接节点力学性能方面的相关研究,指出了榫卯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榫卯连接节点研究的相关建议及其发展方向,以期为榫卯连接节点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家具生产是产品的种类、结构形式、加工方法、机械化程度、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生产的科学管理、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相结合的一个工业体系。本设计就是通过了解家具生产的概况和特点、家具的材料、家具的结构及木质家具制造工艺过程等,合理地设计一件五斗柜并实现该类家具的工业化生产,进行其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实木家具中拆装式榫接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榫接合形式分为整体式榫接合、插入式榫接合,并结合对相关结构案例的分析,将现行的拆装榫接合方法归纳为搭接式、插接式、自锁式、挤压式、拼接式、栓锁式6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榫卯现代化改良设计原则,以期为现代化家具设计与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型结构和绿色建材的推广和发展,竹材作为结构材料用于建造新型竹结构建筑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装配式圆竹结构螺栓组合节点,采用单螺栓、双螺栓和节点域高强度砂浆强化处理3种形式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其承载力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圆竹结构螺栓组合节点在保证一定构造条件后,可以有效避免脆性破坏,同时使竹材和螺栓的力学性能均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延性破坏,节点整体受力性能良好。采用双螺栓节点设计及节点域高强度砂浆强化措施可以明显提高螺栓组合节点的承载能力。基于试验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推导出组合节点的理论求解公式。通过结果比较发现,解析值和实测值的平均比值可达0.98,表明解析方法具有可适用性。该理论模型可以作为圆竹结构螺栓组合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的参考公式。  相似文献   

11.
明式家具代表了我国古代家具制造技术的顶峰,其精湛的技术、端庄大气的造型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械设备、材料的发展,使得现代实木家具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笔者从明式家具榫卯精妙的构成形式、功能性与装饰性兼具的结构类型探讨了明式家具工艺美,并从现代实木家具结构形式的创新等探讨了现代榫卯的技术美。指出:就美的形式而言,现代榫卯结构的技术美既是对传统榫卯工艺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家具工艺美的一种传承;技术美与工艺美的相互融合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传统榫卯结构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类型,重新审视了传统家具结构与装饰的价值。重点研究榫卯结构中直材交叉结构的连接方式并总结其结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直材交叉结构可供创新的设计点进行梳理;通过实际案例将榫卯结构中直材交叉结构的连接方式进行再设计,从新的视角探索结构与装饰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3.
刘燕  唐斌  万川  何叶  胡文刚 《林产工业》2023,(4):38-42+50
以现代实木家具中常见的45°斜角接合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斜角接合结构可拆装,提高其接合强度为目的,分析了现有斜角接合结构的特征与不足,提出一种通过五金连接件与分体榫相结合的45°斜角可拆装改良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从应力分布角度对现有节点和改良节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力学试验方法测试了两种结构的抗弯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良方案的极限承载力平均值比现有方案高18.7%,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的节点应力云图与试验中试件的破坏形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改良方案实现了斜角接合节点的可拆装,提高了实木家具斜角接合节点的强度,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实木家具隐藏式五金连接件及榫卯外观下的节点可拆装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从实木榫接合家具节点、构件和整体框架3个层面,总结、分析有限元法在实木榫接合家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阐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未形成系统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分析准确度不高,大多研究仅为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分析,缺乏试验验证;3)未建立合理的榫接合节点有限元模型,通常将榫接合节点视为刚性节点处理。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1)榫接合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简化方法;2)实木榫接合家具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方法;3)基于有限元法的实木榫接合家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4)二次开发,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建立实木榫接合家具结构设计模块;5)实木榫接合家具智能设计与制造系统开发。将有限元法应用于实木榫接合家具的结构设计中,将有助于实木榫接合家具的结构优化设计、智能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15.
重组竹木因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和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室内地板、家具、建筑结构材、装修装潢材及户外用材等领域。在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全面推进竹材建材化已成为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而研发适合的竹结构材生产设备是实现竹材建材化的关键。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竹木重组材料连续压制设备,其结构特点是进口为契口式连续进料,模腔由多个单向折合式履带前后连接而成,环形连接实现连续辊压。该设备能压制出任意长度的竹木重组结构材方料,可以满足各种竹木建筑结构长度用材。  相似文献   

16.
圆竹家具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竹家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蕴,然而由于圆竹自身特性,造型和生产等方面受到限制,使圆竹家具难以适应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和工业化生产要求。笔者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圆竹家具的特点和构造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现代圆竹设计可以在生产过程上借鉴现代家具标准化统一生产,在外观造型上脱离传统的家具结构,精简家具构件,并且充分利用竹材韧性好等性能优势,突出造型美和材质美以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在连接结构上参考新材料或其他材料家具结构,在设计内涵上突出民族文化,引起情感共鸣。旨在为圆竹家具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指导,使圆竹家具设计符合现代生产和制造要求,满足消费者对家具外观造型的审美,达到消费者对圆竹家具情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朱云 《林产工业》2018,(3):50-53
广东传统家具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以家具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质和广东风貌,其中又以广式家具为典型代表。与普通家具相比,广式家具的材料、工艺、结构、装饰和尺度等设计要素的地域特色尤为明显。在材料上,其喜用硬木,追求材质一致;在工艺上,其喜好雕刻镶嵌,纹饰较深,刀法娴熟,磨工精细;在结构上,其借鉴西式古典做法,出现工字式连脚档;在装饰上,其题材丰富,中西合璧,西洋味明显;在尺度上,其舒朗宽大,用料厚重。  相似文献   

18.
以杨木为桌腿和望板材料,采用双圆棒榫涂胶的接合形式制作桌腿部件,配合常用桌腿部框架补强形式,分析其在匀速垂直外力作用下的承载力及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补强结构。结果表明:常用结构的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金属连接塞角、平头螺钉连接带槽口木塞角、平头螺钉连接木塞角、木塞角和L型角码;水曲柳木塞角强度大于杨木塞角;新型补强结构强度比常用的形式有显著提升,对提升家具结构强度有效。  相似文献   

19.
轻质化家具设计,是以减少家具产品的自身物理重量和视觉重量感为其主要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为家具的轻质化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笔者首先从材料的特性出发论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在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以结构和造型设计为主要改进点,对家具进行轻质化设计。包括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承载结构构型优化、成型工艺的轻质化,还有家具进行造型设计方面对家具轻盈感的营造,并分别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不同尺度节点的相互映射带来的感官体验。研究三个方面的映射:将大尺度节点缩小到小尺度节点;将小尺度节点放大到大尺度节点;用节点使家具连体为建筑的一部分。从而探讨节点处理对建筑与家具的感官影响。节点的处理作用于人们对于建筑和家具的"移情",它是建立人与建筑和家具的感官距离的渠道,设计师通过在这三类别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