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香橙和宜昌橙果实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变化及差异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及鉴定。结果表明:香橙果皮和果肉分别含有60种和48种香气物质,主要包括D-柠檬烯、γ-松油烯、香芹酚;宜昌橙果皮和果肉中分别检测出61种和51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D-柠檬烯、罗勒烯、γ-松油烯和月桂烯。随着香橙果实的成熟,果皮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占比从85.68%增加到90.72%;果肉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则略微下降,占比从93.94%下降到89.71%。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产地对赣南早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为赣南早脐橙的合理区划提供参考,在信丰、兴山和秭归3个产区采集赣南早脐橙果实样品进行品质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香气品质评价。结果表明,3个产区的赣南早脐橙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差异,但果皮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兴山赣南早脐橙果皮挥发性物质总量(4 220.37μg/g)和果肉挥发性物质总量(40.87μg/g)均最高。D-柠檬烯是赣南早脐橙果皮和果肉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呋喃酮、苯甲酸和5-羟甲基糠醛仅在兴山赣南早脐橙果实中被检测到。单萜类及烯萜类氧化衍生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产地赣南早脐橙的香味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产区的赣南早脐橙区分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绥阳子弹头干椒的风味和营养物质,综合评价其品质,为辣椒鲜食和加工提供参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测定绥阳子弹头干椒的挥发性物质、脂肪酸和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在绥阳子弹头干椒中共检测到80种挥发性物质,香橙烯、柠檬烯、4-甲基戊基3-甲基丁酸酯、乙酸乙酯为其优势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总量为632.5μg/g(SHU 9 753);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为其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绥阳子弹头干椒主要呈香物质是香橙烯和柠檬烯,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4.
以5个新疆主栽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GC–MS法检测分析其香气物质,共检测到154种香气物质,其中58种含量较为丰富。成熟期对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影响。随果实发育,芳樟醇、α–萜品醇、香叶醇、β–月桂烯、罗勒烯、2–己烯醇、苯乙醛和己醛的含量均迅速下降,而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γ–癸内酯、δ–癸内酯和γ–十二内酯的含量迅速增加。果实发育前期以积累醇类、醛类、萜类和萜烯类为主,果实成熟过程中以积累酮类和内酯为主。果皮中萜类、萜烯类、醇、醛和内酯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果肉中,而酮类物质的含量却显著低于果肉中。基于风味阈值法,共鉴别出新疆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22种,其中芳樟醇、γ–癸内酯、δ–十二内酯、β–大马酮、顺,反–2,6–壬烯醛、苯乙醛、己醛、α–萜品醇、乙酸己酯、香叶醇和β–月桂烯等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5.
<正>香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属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原产于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目前浙江、湖南、四川等省份均开始栽种香橙。香橙果实种子多,果径7~8cm,油胞丰富,果肉酸涩,难以鲜食。香橙果皮中含有61种挥发性物质,果肉含有47种挥发性物质,其特征香味物质为香橙烯[1],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调味香辛料或熏香原料。目前在浙江省常山县已形成以“双柚汁”、“柚子茶”、“香橙精油”等的系列加工产品,实现“双柚”产业互补,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迪庆德钦、山东烟台莱山和河北怀来沙城3个产地成熟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研究比较了3个产地葡萄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物质12种,醇类物质5种,酮类物质4种,芳香族类物质7种,萜烯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4种;3个产地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的物质组成基本一致,香气物质的含量各具特点;云南迪庆德钦产地C6醛类物质含量较低,醇类物质和芳香族类物质含量较高;河北怀来沙城产地含有较多的萜烯类物质,香气物质总量为3个产地最高;山东烟台莱山产地在特殊气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上区别于其它2个产地。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黄杨小米辣的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黄杨小米辣中共检测到42种挥发性物质,在萜烯类、酯类、酮类、醛类、醇类等辣椒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β-罗勒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总含量为316.05μg·g-1,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351.17μg·g-1,斯科维尔指数5 415.04,辣度36.10度,属于中辣级别;共检测到13种脂肪酸,总含量为126.45 mg·g-1,其中含量较高的3种脂肪酸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8.01%、13.72%、12.5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8.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蓝美1号、奥尼尔和海岸为试材,对3个品种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果实甜酸比显著高于蓝美1号,海岸果实甜酸比与前两者均无显著差异;蓝美1号、奥尼尔、海岸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分别为215.89、407.08、129.66μg/kg,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有39、51、36种,其中活性香气成分分别有5、8、6种;奥尼尔果实整体香气强度显著高于蓝美1号和海岸,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蓝美1号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由2-己烯醛及正己醛的青草味、癸醛及芳樟醇的花香味和异戊酸甲酯的水果香味构成,海岸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较之多了异戊醛的水果香味,奥尼尔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较之多了异戊醛的水果香味及2-甲基丁醛的水果、烘焙香味和β-紫罗兰酮的花香味。总体而言,奥尼尔果实香气馥郁,口感纯甜;蓝美1号与海岸果实属于酸甜口感,香气较淡。  相似文献   

9.
以‘早钟6号'(黄肉)和‘白玉'(白肉)两类批把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15个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随着果实发育成熟,β-胡萝卜素含量在黄肉‘早钟6号'果皮和果肉中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8.53和11.92μg·g~(-1)FW;在白肉的‘白玉'果皮中也呈增加趋势,到成熟期最高,为38.89μg·g~(-1)FW,但果肉中略有下降,从最初的0.47μg·g~(-1)FW降低至0.29μg·g~(-1)FW。两个品种果皮和果肉的β-隐黄质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均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叶黄质含量在‘早钟6号'果皮中表现为下降,在果肉中则持续上升;在‘白玉'果皮中表现为先降后升,在果肉中变化不大,维持较低水平。‘早钟6号'进入转色期后,与‘白玉'相比,在果皮中的PSY和CYCB表达量较高,而在果肉中CYCB和BCH的表达量较高,提示批把不同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主要受PSY、CYCB、BCH基因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10.
乔宇  谢笔钧  张弛  张妍  潘思轶 《果树学报》2007,24(5):699-70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3种柑橘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果实中分别检测出73、71和66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5.9%、85.12%、79.82%。主要成分为烃类、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烃类在大叶尾张温州蜜柑中含量最高,酯类物质在锦橙中含量最高,醛类和醇类物质在酸橙中含量最高。3种果实有31种相同的香气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大叶尾张温州蜜柑15种,锦橙24种,酸橙17种。3种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大叶尾张温州蜜柑的重要特征香气是γ-松油烯,丁酸乙酯和3-羟基己酸乙酯可作为锦橙的重要特征香气,芳樟醇可作为酸橙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