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见和不知火是我所从日本引进的两个晚熟柑桔品种,清见1月中旬成熟,不知火2月中旬成熟,在浙江西部的衢州地区由于冬季有霜冻一般在11月中下旬采收,两个品种的果实都尚未成熟,不知火含酸量为1.6%~1.9%,清见含酸量在1.2%~1.5%,风味浓而酸.为避免霜冻,保证其在衢州正常成熟时的果实品质,我们进行了套袋完熟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品质及囊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差异都很大,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极差分别达5.7和0.43个百分点,固酸比极差达12.8;所有测试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达8.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单果内不同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在3.0个百分点以上。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囊瓣间的差异更小。因此,在不知火桔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采用秋梢结果母枝结果,以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摘期对不知火桔橙果实贮藏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知火桔橙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不知火桔橙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和翌年1月采摘的果实,其鲜果和贮藏果品质、贮藏性均较差;翌年2月中旬采摘的果实贮藏到4月30日,不仅果品质量很好,而且果实腐烂率低、没有干疤果出现;翌年3月采摘的果实,鲜果和短期贮藏果品质均好,贮藏到4月30日时失重率低,但腐烂率高,并且有干疤果出现。因此,翌年2月中旬采摘是不知火贮藏果适宜采收期,具有60天以上中长期贮藏的价值;翌年3月采摘的果实适宜30天以内的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4.
富士苹果的生长结果状况与果实品质有极密切的相关。新梢长度与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呈正相关,与果实硬度和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新梢适宜长度为45—55cm,其中秋梢长5—10cm,春秋梢比值为4.5—8.0;叶片中适宜的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3%—2.6%、0.13%—0.15%、1.0%—1.5%;适宜的留果量为每4—5个顶芽留1果;适宜的采收期为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 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相似文献   

6.
大五星枇杷于 1979年由成都市龙泉驿区当地农民实生选育。其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 ,故名大五星 ,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现将其主要性状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特大 ,平均果重 81g ,最大 194g ,椭圆形 ,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果面金黄色 ,肉黄色 ,可溶性固形物 13 5 % ,糖 11 4% ,酸 0 82 % ,种子 1— 3粒 ,可食率 80 %以上 ,味浓甜有香气 ,品质极好。1 2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强 ,树冠较开张 ,层性明显。幼年树每年抽梢 3— 4次 ,以夏梢结果为主。成年树每年抽梢 2— 3次 …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棚架形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 ~2.0 m 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 ~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为78.98%,硬度为70.12%,可滴定酸为59.97%;获得了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90.8℅。  相似文献   

8.
不知火是杂柑类的一个优良品种,但在生产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成熟期果实易腐烂,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2002年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高换于我所23年生枳砧锦橙、共砧先锋橙、红橘砧锦橙上的不知火进行了4年的栽培试验观察,现将高换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于下。1高换时间的选择分别于2002年春、秋和采果后用单芽腹接,调查嫁接的平均成活率,春季嫁接为87.7%、秋季为92.5%、采果后(12月上旬)为86.3%。综合考虑,选择在采果后为佳,因为采后嫁接成活与春季相差不大,但采果后嫁接抽发的春梢明显比春季嫁接的长得粗长,叶片也…  相似文献   

9.
宋艳荣 《河北果树》2019,(1):6-8,10
为了提高欧李果实品质及促进植株生长,给欧李栽培生产提高技术指导,以欧李"燕山1号"为试材,给结果母枝不同程度的留果量和植株新梢不同程度的摘心处理,测定了植株生长指标:结果母枝地径和心径生长量、新梢生长量、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指标:果实生长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结果表明:留2摘5,留3摘5,留3摘10,显著抑制了欧李结果母枝的生长量。5 cm摘心显著降低了新梢的生长量。留3摘5显著降低了新梢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留1摘15有助于增长速度和提高单果重,留3摘5抑制果实生长速度和降低单果重,但是相对于对照而言,差异均不显著。留2摘5、和留3摘10均显著降低李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乔砧富士苹果树冠枝梢数量和分布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乔砧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透光和郁闭树冠内长、中、短枝(梢)的数量、比例与产量和品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枝(梢)数量、类型与比例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和郁闭树冠枝(梢)总量分别为104×104和124×104条·hm-2,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的比例分别为41.87%、42.83%、15.30%和10.00%、36.92%、53.08%;透光树冠的折合产量为63.30t·hm-2,显著高于郁闭树冠的47.96t·hm-2,并集中分布在树冠1.0~2.5m的层次高度,透光树冠每层的果实产量均大于郁闭树冠;透光树冠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分别比郁闭型树冠高11.84%、18.01%和68.22%。典型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影响果实品质因素的主要枝(梢)类型和重要程度,长枝(梢)数量与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呈显著正相关,短枝(梢)数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得到了乔砧富士苹果优质的总枝(梢)量为96.57×104~103.68×104条·hm-2,长、中、短枝(梢)比例分别为9.41%~10.62%、14.12%~15.00%、74.57%~76.4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安顺金刺梨物候期、枝梢生长特性、果实性状的观察,同时开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安顺金刺梨1月上中旬开始春梢萌动,一年可抽生3次梢,即春、夏、秋梢。春梢抽生后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5月底短暂停止生长;6月初开始大量抽生夏梢,多为二次梢;8月中旬开始抽秋梢。4月下旬开花,花期可持续一个月。成熟果实坛形或椭圆形,果形端正,果面橙黄色,果肉金黄色,果皮具小肉刺,果肉脆、风味酸甜可口,成熟后有浓郁芳香味。果实内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 869U/g),可溶性固形物22%。果实硬,耐贮运,植株健壮,生长势好,抗病性强,平地、田块、25°以下坡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2.
柚类新品种‘古磉柚’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磉柚’来自民间实生群体的田间选种。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2月下旬至3月初萌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扁圆形,果皮淡黄色,油胞较小,单果质量1.5 kg,果皮厚度1.4 cm,囊瓣15~17瓣、大小较整齐,囊衣易剥离,汁胞鲜红色,脆嫩、化渣,无苦味,单果种子数73粒;果实可食率62.35%,果肉出汁率65.6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9.18%,可溶性糖含量6.98%,可滴定酸含量0.70%,维生素C含量557.1 mg·kg-1,β-胡萝卜素含量0.504 mg·kg-1。栽培管理的关键在于培养壮实春梢、保留中庸结果母枝、施好壮果肥、适时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8~10 a(年)生树666.7 m2产量为2 577~3 182 kg。  相似文献   

13.
国外李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云和县重河湾国外李园 ,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食心虫类、蚜虫类、吸果夜蛾类、细菌性穿孔病、烂根病、根癌病及流胶病等。1 食心虫类1 1 梨小食心虫 幼虫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 ,一年发生 5~ 6代 ,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体翘皮裂缝中越冬 ,也有部分在树干基部近地面处越冬。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都不整齐 ,最早于 4月上旬化蛹 ,蛹期约半个月。成虫主要产卵在李新梢的第 3~ 7片叶的叶背、果实赤道部及萼洼。幼虫孵化后蛀梢为害 ,5— 9月幼虫均可为害新梢。幼虫有转梢为害习性 ,一头幼虫可为害 2~ 3条新梢。幼虫孵化盛期 ,第 1代为 4月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分析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方法】应用树冠立体分区法,调查了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优质丰产园树冠内枝(梢)数量和比例、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分布特点。【结果】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树体高度3.32 m,冠径2.45 m,覆盖率54.44%,树高/行距为0.74,总枝(梢)量7.83×105条.hm-2,短枝(梢)比例为66%,优质短枝(梢)比例为38.4%;树冠内小于30%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4.17%;果实产量79.55 t.hm-2,平均单果质量为299.79 g,大于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97.9%,果实平均着色面积为97.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0%。【结论】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提高幼树期覆盖率、增加树冠上层的枝(梢)数量是充分发挥矮砧富士苹果早果、优质高产潜力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知火是晚熟杂柑优良品种。2000年,湖北省宜昌市柑桔科学研究所从日本引进该品种进行高接,中间砧为26年生龟井早熟温州蜜柑,按照温州蜜柑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管理水平中等偏下。2005--2007年对不知火的生长结果表现进行了调查。在宜昌露地条件下,早熟温州蜜柑中间砧上高接的不知火,萌发力中等,结果母枝以中短母枝为主,结果枝以有叶单花结果枝为主,花芽分化和着果能力强。物候期春梢萌动在3月中下旬,自剪(新梢自剪50%为自剪标准)在4月下旬至5月初。夏梢萌动在5月上中旬,自剪在7月中旬,2006年和2007年夏梢始终未达到50%自剪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5年生‘贝达’嫁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主梢修剪技术对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传统修剪(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不同主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均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巨峰’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物质尤其是起关键作用的乙酸乙酯的含量,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综上,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提升了‘巨峰’葡萄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建议‘巨峰’葡萄在主梢管理上采取主梢二次成梢修剪技术,即花前7~15 d于花序前留3片叶进行第1次摘心,待顶端副梢长至新梢总长120~150 cm时进行第2次摘心,随后待顶端副梢展叶2~3片时反复摘心,新梢长度一直保留120~150 cm。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的鲜食葡萄"红地球"(‘Red Globe')为试材,研究主梢摘心及副梢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主梢超过第3道铁丝2~3片叶进行摘心,紧靠果穗上部的1个副梢留5片叶摘心,顶端留1个副梢,其余副梢全部抹除,结果枝顶端副梢留不同数量的叶片进行摘心。结果表明:不同的副梢处理方法较对照均提高了"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果皮总花色苷的含量,其中顶端副梢留4或8片叶的果实感观评分最高、且酚类物质含量较高,顶端副梢留4片叶则有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表明陕西渭北地区"红地球"结果枝管理方法为新梢超过第3道铁丝2~3片叶进行摘心,果穗上部1个副梢留5片叶摘心,顶端1个副梢留4片叶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抹除。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留夏梢防沃柑果实日灼的可行性,在广西南宁以4年生香橙砧沃柑为试材,5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结果枝进行不同时间和数量的留夏梢处理,以不留夏梢作对照,观测比较了不同处理的落果率、果实日灼率、日灼指数、果面温度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的落果率为9.80%,果实的日灼率为74.93%,日灼指数达40.76%。适时适量留夏梢不会引起大量落果,可起到遮阴防晒、降低果面温度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果实日灼的发生和降低日灼指数,且可提升果实品质。6月下旬结果枝留3枝夏梢(树冠表面每平方米留26枝夏梢)的综合表现最佳,落果率为11.83%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实日灼率(9.63%)和日灼指数(5.96%)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平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以7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edFuji’)/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枝条下垂处理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下垂处理植株的根系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根系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低于对照,其中细根在多个物候期差异显著,而粗根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中短梢及中短梢叶的Ndff差异不显著;处理果实及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在果实采收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多年生器官的Ndff在果实采收后显著高于对照。从15N分配率看,处理植株的中短梢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在膨大期后显著高于对照;长梢在果实采收前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的15N利用率低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两者植株15N利用率在果实采收后分别为21.083%和26.495%。  相似文献   

20.
黄腐酸类肥料在苹果上的减肥增效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施肥(CK)、常规肥中化肥减量20%+黄腐酸类肥料(FA1)、常规肥中化肥减量10%+黄腐酸类肥料(FA2)在苹果上的施用效果,以期为高效新型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FA1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百叶质量、当年生果台副梢长度分别提高了7.46%、3.59%、9.49%、6.22%,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硬度分别提高了9.57%、8.56%、5.84%、6.79%、17.31%,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5.00%,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9.97%、12.45%。与CK相比,FA2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百叶质量、当年生果台副梢分别提高了11.05%、8.11%、16.80%、17.62%,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硬度分别提高了19.72%、10.60%、9.23%、11.81%、23.0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7.50%,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21%、31.20%。说明黄腐酸类肥料可在节约化肥投入的同时,促进叶片、果台副梢的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其中以常规肥中化肥减量10%+黄腐酸类肥料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