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杂闭合Pilon骨折分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3月~2011年7月共治疗复杂闭合Pilon骨折34例,分期行手术骨折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1~46个月,平均29.6个月,骨折均在3.5~6个月临床愈合.按照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评定结果优15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5%.结论 复杂闭合Pilon骨折行分期手术骨折复位固定治疗,可减少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复杂闭合Pilon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评估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和后路椎体间植骨在重建胸腰椎脊柱稳定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19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应用Steffee(44例)、RF(38例)、AF(82例)、RF-Ⅱ型(32例)进行复位固定并行后路椎体间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RF、AF和RF-Ⅱ型共152例均达到解剖复位;Steffee轴向复位差,水平复位满意.术后196例经6~24个月随访,按Wiltse分度法,各系统术后椎管容积有非常满意的恢复.按张光铂分类法,椎管侵占恢复至0~1度.按Franrel分级,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效率93.1%;腰椎滑脱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4.5%.196例获随访病例术后骨折和植骨均获牢固愈合,无复位丢失,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等.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应用于脊柱骨折脱位具有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和维持解剖复位的坚固性,恢复脊柱的生理解剖序列,为后路椎体间植骨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下腰痛疾患,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它广泛应用临床,疗效确定.它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对适应证认识,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术后功能训练等.我院从19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2例,其中34例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失败原因.方法:分析33例手术失败的病例资料,包括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结果:不适当的内固定及植骨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康复训练过早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路或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8年1月~2002年8月收治腺性膀胱炎25例,经电切和电灼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关系,为提高治疗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性研究.结果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近期因素有髓核摘除不彻底、椎间盘炎、椎管内血肿形成等;远期因素有神经根粘连、椎间盘再突出、腰椎不稳、医源性椎管狭窄等.结论为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应术前充分准备,注重术中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收治4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46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h至4d内行手术治疗。行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34例,占73.9%;Hartmann′s手术7例,占15.2%;行肠癌近端肠双管造瘘术5例,占10.9%。结论:要根据肠梗阻的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态,结合结肠癌侵犯的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 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PKP治疗并进行临床 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术后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5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渗漏〔术后 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明显提高(P<0.05 ) , Cobb角恢复至正 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KP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 复伤椎高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0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在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中的意义。方法术前通过CT定位测量,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术中根据测量的参数利用自制的三维定位器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平均穿刺次数为(18.2±0.5)次,优良率为92.6%,无1例有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行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