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雏鹅的养育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表现怕冷、怕热、怕潮湿;消化机能较弱,对饲料消化能力较差;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雏鹅的养育,要以保证营养需要,提高成活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鹅。雏鹅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表现怕冷、怕热、怕潮湿,消化机能较弱,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雏鹅的饲养,要以保证营养需要,提高成活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体质娇嫩,各生理机能尚不完善,抗寒、抗病力差,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这时期雏鹅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雏鹅阶段的饲养与管理,不仅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将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应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4.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鹅。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到20日龄时的体重已是初生体重的10倍以上;消化能力弱,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尚末发育完善,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特别对冷的适应性较差;抗病力差,  相似文献   

5.
雏鹅是指刚出蛋壳至30日龄内的鹅,其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具体归纳起来,对于雏鹅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肠胃收缩力弱、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少、抗病力差等特点,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特别是对低温、高温和剧变温度的抵抗力很差,因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的小鹅。雏鹅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并且抗病力差。所以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及其成活率,继而影响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1育雏舍的准备新建鹅舍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水电方便的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和放牧场地。  相似文献   

8.
一、雏鹅饲养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小鹅.雏鹅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对饲料消化能力较差;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雏鹅的饲养,要以保证营养需要,提高成活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一、雏鹅饲养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小鹅。雏鹅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对饲料消化能力较差;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雏鹅的饲养,要以保证营养需要,提高成活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1补料 雏鹅在育肥前期消化功能差,生长发育迅速,要注意补饲易消化、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补饲时要按先精料后青料的顺序进行,防止雏鹅挑食青料。  相似文献   

11.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肠胃收缩力弱、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少、抗病力差等特点,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  相似文献   

12.
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也称(雏鹅)。此期小鹅的特点:(1)调节体温能力差,由于1个月内的雏鹅全身绒毛稀薄,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能力低;(2)消化机能不完善,宜饲喂易消化的饲料;(3)生长速度快,28日龄时的体重是初生体重的近20倍,应供给营养丰富且充足的饲料。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为此,必须根据小鹅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具有生长快,但绒毛短,对温度调节、环境适应的能力差,消化机能弱等特点。因此,搞好育雏是关键,必须给雏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精心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出壳后4周龄或一个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其特点是体小娇嫩、绒毛稀少、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笔者认为饲养管理必须做到以下七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苗鹅。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抵抗力较弱,且其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要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就必须过好育雏关。  相似文献   

16.
雏鹅消化不良症是指因雏鹅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消化机能较弱,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2周龄以内的雏鹅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17.
<正>雏鹅是指刚出蛋壳至30日龄内的鹅,其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具体归纳起来,对于雏鹅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期间,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管理不到位、环境条件恶劣和应激所造成的死亡,占雏鹅死亡总数的45%以上,给养鹅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雏鹅体小、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身上的绒毛稀薄,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雏鹅生长发育快,而雏鹅的胃肠容量小,消化能力弱。同时在早期生活力、抗病能力弱,容易患病。北方多是早春育雏,昼夜温差大,所以应针对雏鹅的生  相似文献   

19.
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其正常生长发育。影响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一)温度鹅是恒温动物,而0~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  相似文献   

20.
规模养殖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其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1温度鹅是恒温动物,而0~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