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垦早21号”黄瓜为试材,以大球盖菇菌渣和腐熟有机物料为栽培基质,采用大棚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5个大球盖菇菌渣占比不同(分别为0%、25%、50%、75%和100%)的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以及栽培基质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大球盖菇菌渣可作为栽培基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渣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大球盖菇菌渣可以提高栽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栽培基质pH和有效磷含量,大球盖菇菌渣占比为75%和100%的栽培基质,黄瓜植株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提高,黄瓜果实产量显著增加,品质无显著差异。综上,大球盖菇菌渣可以作为栽培基质用于黄瓜生产,且大球盖菇菌渣占比高的栽培基质更适宜作为黄瓜栽培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涵盖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时间、原料准备、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玉米栽培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采用这一技术可利用70%玉米秸秆、30%稻草作为生产大球盖菇培养料;而大球盖菇栽培后的菌渣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玉米,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和生态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林静雅  张姣  樊玉萍  杜丹  赵朝阳  袁峰 《食用菌》2023,(6):40-42+45
为探究“中医农业”技术在大球盖菇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大球盖菇菌株XDQ-2为供试菌株,在其子实体生长期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中药制剂微生物菌肥1号。结果表明,喷施微生物菌肥1号对大球盖菇菌盖直径、菌柄长度、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有一定正向作用,并且随着微生物菌肥1号体积分数上升,可显著提高防治大球盖菇菌床虫害效果,且喷施2次的防治效果优于喷施1次,以喷施微生物菌肥1号体积分数为4%的防治效果最佳。土壤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菌糠还田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还田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大球盖菇是福建省三明市主栽的特色食用菌品种,也是主要的出口品种,其主要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而水稻等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常常要施用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农药。为明确含有农残的秸秆对大球盖菇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大球盖菇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壁 《食用菌》2021,(1):65-66
大球盖菇,别名酒红色球盖菇,商品名赤松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每百克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29.1 g,并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鲜菇很受欢迎.南方栽培大球盖菇多用中、晚...  相似文献   

6.
大球盖菇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球盖菇对黑曲霉菌、青霉菌、木霉菌和粘帚霉菌的抗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对黑曲霉菌、木霉菌、粘帚霉菌抗性较强,形成了拮抗线,对青霉菌的忍耐性较强.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矿质元素和葛藤粉对大球盖菇菌丝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表明矿质元素铁、铜、钼、锌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钴、钒对菌丝的生长作用较少;不同的浓度的葛藤粉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其中培养基中葛藤粉浓度为80 g/L时,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4)
海鲜菇菌渣占不同比例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海鲜菇菌渣为30%时,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好,产量高,产鲜菇达6.82 kg/m2。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又称酒红色球盖菇,近年来广泛受到学者的关注。大球盖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主要成分有多糖类、黄酮、酚类、甾醇等,报道称大球盖菇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抑菌、抗疲劳功效,极具开发成食药两用菌的潜力。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大球盖菇的研究文献,对其种植栽培技术、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大球盖菇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原地区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在高原地域栽培大球盖菇的菌种培养基选择和生产模式探索,重点对两种栽培配方,三种播种时期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套高原地域大球盖菇声东栽培的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的技术关键是选择适合的栽培季节;杂木屑和草木灰对大球盖菇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原材料要新鲜,播种量要大,采用混播,光照要足:发菌期的温度和出菇期的湿度调控是环节。大球盖菇单产可达8kg/m^2,生物学效率可达40%多。  相似文献   

11.
任志敏 《食用菌》2020,(2):62-63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皱球盖菇。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其推荐大球盖菇原因:一是利用秸秆原料,生产成本低;二是可生料或发酵料栽培,省去装袋灭菌等环节;三是大球盖菇脆嫩光滑,口味清淡,深受消费者青睐。贫困地区脱贫项目之一即栽培大球盖菇。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e Farl.ex Murrill)又名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2]。1922年美国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后欧洲各国、日本、中国也相继发现其分布。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开始试种,其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相继引种栽培[3,4]。野生大球盖菇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东北等地,春季至秋季生于路旁、草丛、林缘等腐殖质较多的地上或粪上[5]。近年来的引种栽培表明,该菇抗杂能力强,可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在多种秸秆培养料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范围广,栽培后的废料直接还田,增加肥力;栽培成本低,产量高,营养丰富,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草腐菌,且东北地区稻草、木屑栽培原料丰富,适宜发展大球盖菇。本试验对大球盖菇进行菌种搜集、鉴定,筛选出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大球盖菇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缩短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1号液体种生长周期,提高菌丝体产量,为大球盖菇液体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试验以大球盖菇1号菌丝球干质量(Y)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得出玉米粉、MgSO4和VB1对大球盖菇的生物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大球盖菇1号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6 g·L^-1、酵母膏2 g·L^-1、KH2PO43 g·L^-1、MgSO44.56 g·L^-1、玉米粉4.25 g·L^-1、VB12.43 g·L^-1,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大球盖菇1号菌丝生物量为1.2154 g·150-1mL-1,较基础培养基相比生物量提高36.2%,且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相对误差约为1.9%,证明响应面法优化大球盖菇1号液体培养基可行。  相似文献   

14.
正食用菌和其它农作物一样,种子是保证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的关键。而影响菌种质量关键因素:一是菌源;二是制种技术。大球盖菇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菌种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球盖菇栽培的命脉,育菌技术程度直接影响到育菌成品率,是决定产量大小、菇体品质好坏、商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关键因素。大球盖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菌株,品种较少,各地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也选育分离出一些的民间种源。如: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5.
药渣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急支糖浆药渣、稻壳为主要原料栽培大球盖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以期为降低大球盖菇的生产成本、实现急支糖浆药渣循环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最适栽培配方为40%急支糖浆药渣、60%稻壳,以此配方栽培大球盖菇,产量最高为3.61 kg·m~(-2)、生物学效率为72.20%,投入产出比为1∶1.98,比全稻壳栽培大球盖菇降低成本21.54%,提高利润49.20%。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菌盖呈半球形,朵形大,菌盖直径6~10厘米。大菇丛可达数千克,其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在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两年度(2018—2020年)两试点的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比较不同播种时间的出菇情况、产量、经济收益等,总结林下栽培大球盖菇适宜播种时间。试验结果,试验的三个播种时间,以8月25日播种,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菇潮多,产量、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对培养料不同添加剂配方的响应,以甘南高原当周沟草原野生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通过分离、扩管制得栽培种,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不同拌试剂处理培养料后,测定了大球盖菇原基出现时间、菌帽厚度、菌帽周长、菌柄长度、菌柄周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小区产量等形态指标,及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多糖、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对不同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10g赤霉素+10g生长素+50g草木灰)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最佳,多糖、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最高,而灰分、粗纤维含量均最低,其顺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3处理2CK,为进一步确定大球盖菇种植的最佳拌种药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为大球盖菇高产、质优的生产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栽培季节、主辅料及配方、作畦及开沟要求、主辅料预湿、铺料播种、覆土、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菌渣处理等总结冬闲稻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为种粮大户、水稻家庭农场等栽培大球盖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亚麻屑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屑是亚麻厂加工亚麻的废料,它通过热水浸泡,pH值在6.5。我公司于2002年6月开始利用亚麻屑种植竹荪、茶树菇、大球盖菇等12个品种的珍稀食用菌均获得成功,2003年扩大示范种植珍稀菌3.6hm^2,其中大球盖菇0.06hm^2(一亩)产鲜菇达3000~4000kg,2004年秋大球盖姑种植面积扩大到18hm^2。现将利用亚麻屑种植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