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微生物菌剂,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灰枣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为微生物菌剂的推广使用及当地枣园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为对照处理,设有处理2(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18K7)、处理3(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18K11)、处理4(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7P18K24)、处理5(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3K24),将肥穴施于枣树根部;采集成熟期灰枣枣果样品并测其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施入微生物菌剂,处理2对灰枣含水率、可滴定酸、纤维素、蛋白质、黄酮、总酚含量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30.72%、33.18%、133.33%、248.46%、100.57%、93.55%;处理3对灰枣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糖酸比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16.37%、73.91%、58.10%;处理4对灰枣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果糖、蔗糖、果胶含量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29.93%、6.43%、14.82%、7.88%、1.26%、2....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枣选址种植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新疆10个样地枣园枣果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计算糖酸比,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FeSO4容量法、扩散法、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对枣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电导率仪对土壤的pH值进行测定,采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平台提取不同样地的生态环境因子数据,对枣果营养成分含量和生态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各样地枣果营养品质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为0.027~0.093 mg/g,可溶性糖含量为57.857%~73.125%,可滴定酸含量为0.25%~0.70%,维生素C含量为0.333~1.409 mg/g,类黄酮含量为5.181~12.083 mg/g,总酚含量为56.073~112.383 mg/g,氨基酸含量为0.774~2.162μg/g,糖酸比为93.11~248.04,且1号样地样品的这些指标均较高。枣果中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5),与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6...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灵武长枣科学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150、300、450、60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钾肥(150 kg/hm2)和磷肥(60 kg/hm2),采用单株填埋施肥,分2次施入。根据物候期采摘果实,测量不同施氮处理下灵武长枣果实的各品质指标,探究不同施氮量下灵武长枣各果实品质指标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各施肥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主要物候期内,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现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呈下降趋势。在生长阶段,各施肥处理下果实品质的差异显著,各施氮处理下果实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0.90%、15.94%和17.27%,有机酸含量相较于不施肥处理降低了6.7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施氮处理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筛选黄酮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枣种质,从而为创制高黄酮含量枣种质及枣果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枣种质资源圃中50份具有代表性的枣种质脆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各种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这3种评价方法对不同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并以50份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为依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其含量分布范围为1.46~22.50 mg·g~(-1),平均含量为5.78 mg·g~(-1),其变异系数为68.26%;含量最高的北京老虎眼其黄酮含量是含量最低的羊奶枣的15.41倍。2)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结果表明,50份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50份枣种质中,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有北京老虎眼、溆浦圆酸枣、献县酸枣、算盘枣、北京鸡蛋枣等。3)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与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4)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确立了枣种质果实黄酮含量的分级标准(高含量、中等含量、低含量),并初步筛选出果实黄酮含量较高的枣种质12份。【结论】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黄酮含量与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的黄酮含量,酸枣显著高于枣。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芳  刘娜  卢丹  郑雄  杨秀群 《经济林研究》2020,38(2):209-214,240
【目的】为了解采收时间对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从而为主栽蓝莓品种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产区3个产地(碧波、龙奔、小河边)的2个主栽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观形态(单果质量、果型指数、色泽等指标)、理化性质(出汁率、果汁pH值、含水量等指标)、食用品质(可滴定酸、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固酸比、糖酸比等指标)及营养成分(花色苷、蛋白质、总酚、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指标进行了降维分析,根据其主成分得分计算其综合评分并进行排序。【结果】测定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外观形态、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灿烂'和小河边的'粉蓝'的尾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较高,龙奔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而3个产地的'灿烂'和龙奔的'粉蓝'的中间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最低,小河边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应按品种、采收时间及产地分类分批进行采收、贮藏、鲜销及加工,以确保鲜销果实及加工用原料果实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又符合消费需求的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资源评价、良种选育、栽培管理评价等。【方法】收集453份薄壳山核桃果实样品的品质数据,根据果实的特点选择品质评价指标,分析指标数据分布特征,制定分级及赋值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程。【结果】薄壳山核桃12项果实品质客观指标中,仁质量符合正态分布,其他11项指标呈较分散的偏态分布,各品种间品质差异显著,各项指标变异系数为10.10%~62.88%,α-亚麻酸含量、总糖含量、仁质量3项指标离散度较大,油酸含量、粗脂肪含量、果实横径3项指标分布较为集中。将12项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客观评价指标按出现概率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等级;将6项感官品质评价指标分为极差、较差、中等、良好、优秀5个等级。应用层次分析法,将果实性状和果实生化品质2类客观品质指标与感官品质相结合构建多目标评价模型,将3个层次和18项评价指标,用1~9标度法构建判别矩阵,对相互间的重要性进行权衡,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模型方程。【结论】层次分析法适用于薄壳山核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实生优株枣果品质,以筛选出优异枣种质,为后期适于推广的鲜食枣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16株枣实生优株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其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6株枣实生优株的果实脆熟期集中在9月,其果实发育期历时90~119 d,除MX5B1与MX9B4均为早熟优株外,其余优株均为中熟优株;果实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MX5N3、MX9B4、MX10B5、DNJD5B5、DNJD5B6、DNJD6B4这6株优株果实的口感均较佳;单果质量最大的优株是MX5N3,其单果质量为24.41 g;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1 619.61~4 427.47 mg/kg,其中,BX5N6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0.36%~31.86%,其中,BD2B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26%~0.58%,其中,BX4B8和MX9B10的可滴定酸含量均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较大,BX4B8、MX9B10...  相似文献   

9.
贵州适种杧果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杧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为贵州杧果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贵州适种的红玉杧、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热杧82号、台农1号、桂热杧10号等7个杧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固形物折射法等方法,测定了其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粗纤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12个品质指标,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测定结果表明:贵州杧果种质果实品质变异丰富,其变异系数为3.77%~83.34%;其中,维生素C的变异程度最大,其变异系数为83.34%;其次分别为总酸含量、固酸比、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变异系数依次是52.99%、45.68%、43.69%、42.29%、22.11%、18.63%、16.70%、15.85%、15.2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杧果果实各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果形指数、可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以7个品种杧果果实的12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将12个品质性状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206%,能够代表原有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从主成分分析的得分情况来看,金煌杧、红玉杧、台农1号、桂热杧82号、桂热杧10号、玉文杧、贵妃杧的得分分别为0.71、0.56、0.17、0.06、-0.16、-0.58、-0.76,表明金煌杧在贵州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最好,其次分别是红玉杧和台农1号,而贵妃杧、玉文杧、桂热杧10号的品质性状在贵州的表现均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其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相对较低,而其总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在贵州杧果产业发展中,金煌杧可以作为优势品种在贵州大面积推广,其次是中晚熟品种红玉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完善果实品质评价标准,筛选高品质的鲜食枣品种,为枣树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5个优选的鲜食枣实生株系的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果实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量化评价枣果品质的最佳方法,为确定食用和加工枣果的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在环塔里木盆地15个具有代表性的新疆主要红枣种植县市的枣园进行采样,采用TA-XT plus质地分析仪中TPA模式采集质地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产区完熟时期灰枣、骏枣果实质地品质指标。【结果】灰枣的TPA参数中硬度、胶着度及咀嚼度最大的均为巴州若羌县的灰枣,巴州且末县灰枣的黏附性均大于其他产区,灰枣的内聚性、回复性最大的分别是阿克苏地区沙雅县、阿瓦提县的灰枣,和田地区灰枣的各TPA参数均偏低。各产区骏枣中:果实硬度最大的是阿克苏新和县的骏枣;果实弹性最大和最小的均为巴州骏枣,分别是若羌县骏枣、库尔勒市骏枣;果实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最小的均为和田骏枣,分别是洛浦县骏枣和皮山县骏枣。依据果实质地指标将213份灰枣、骏枣均分为3类:第Ⅰ类灰枣、骏枣均分布在阿克苏地区;第Ⅱ类灰枣均分布在巴州,第Ⅱ类骏枣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巴州、和田;第Ⅲ类灰枣、骏枣均分布在阿克苏、巴州、和田3个产区。【结论】将213份新疆不同产区的灰枣、骏枣供试枣样分为3类。第Ⅱ类枣果均属于综合排名靠前的产区,其中:灰...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灰枣枣果品质情况,以不同土壤类型为基础,选择5种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灰枣枣果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来看,平均单果质量、枣果可食率、可溶性蛋白质、果肉密度、可滴定酸、P含量差异较小;可溶性糖、糖酸比、单宁、N含量、cAMP(环磷酸腺苷)含量差异较为明显;通过因子分析法,可得4个公因子,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能较为全面客观反映枣果品质。通过公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可知,潮土条件下灰枣枣果品质最好,其次是沼泽土、风沙土、草甸土、灌淤土,但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灰枣枣果品质不同单项指标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找到更加适合当地骏枣生长发育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骏枣示范园内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有机肥(T2)、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8P18K7)(T3)、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7P18K24)(T4)、常规施肥+生物炭(T5)、常规施肥+木本泥炭(T6)共6个处理,分别在5个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测定骏枣园土壤、叶片的养分含量及枣果的品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并对枣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T1处理相比,T3、T4、T5处理能显著提升骏枣各生育期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及叶片K含量;T5处理提升了不同时期枣果N含量,T2、T4处理显著提升了不同时期的枣果K含量,施肥处理能够使枣果N、P、K积累量升高,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完熟期。在完熟期,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增幅达28.26%;T2、T3、T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各处理增幅分别达到39.63%、33.01%、26.4%;T5处理提升枣果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14.
霜冻前后野生余甘子果实功能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余甘子果实经过霜冻后风味更佳的原因。【方法】以永仁县野生余甘子林同一居群7株代表性植株为研究对象,在霜冻前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余甘子果实形态和功能成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霜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居群不同余甘子样株果实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硒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霜冻前变异系数最大为硒含量(31.65),其次为氨基酸含量(27.52)。果实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含量、总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霜冻后,余甘子果实形态差异显著,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酚含量均增加。其中,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由26.82μmol/g增大到36.97μmol/g,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由47.82 mg/g增加到52.97 mg/g,蛋白质含量增大,总酚含量均值变化最小,但蛋白质含量和总酚含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果实SOD活性、总酸含量、硒含量极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霜冻有改变余甘子果实营养物质形成和积累的作用。生产中,霜冻前有利于采集维生素C、硒含量较高的余甘子果实;霜冻后余甘子果实蛋白质、氨基酸、总糖含量较高,有利于采集到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较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研究其对灵武长枣果实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灵武长枣的品质,为灵武长枣提质增效栽培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在枣树坐果以后分别喷施脱落酸(ABA100 mg/L)、乙烯(ETH100 mg/L)、赤霉素(GA330 mg/L)、茉莉酸甲酯(Me JA50 mg/L)、生长素(IAA100 mg/L)水溶液,调查分析喷施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色泽、大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有不同影响。1)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后,果实风味变得更甜,其中喷施GA3后果实蔗糖含量提高3.41%,喷施ABA后,果实葡萄糖含量提高7.03%;喷施ETH后果实果糖含量提高17.15%。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MeJA可降低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其中喷施MeJA后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46.80%。2)喷施ABA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1.44%;喷施ETH后果皮中花青苷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评价体系,确立河西走廊张掖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其香气组分,为该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和葡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张掖市祁连葡萄酒庄园的'威代尔'蛇龙珠'赛美容'美乐'贵人香'5个酿酒葡萄品种,对其果实品质指标和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与香气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其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汁pH值、VC、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其果形指数为1.0~1.2,并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其果实品质指标中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品质特征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乐'蛇龙珠'威代尔'贵人香'赛美容'。对其果实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从5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34种香气物质,其中以醛类为主,且所有品种均含有较高含量的2-己烯醛。从其香气指标中也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葡萄果实香气风味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香气风味的优劣顺序为'贵人香'蛇龙珠'赛美容'威代尔'美乐'。【结论】外在品质、糖、酸、单宁、总酚都是综合评价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醛类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筛选出能适应于石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方法】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1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澳洲坚果果实产量、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分等34项指标,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澳洲坚果单壳果质量为6.42~12.37 g,以Nanya No.12和HAES344的单壳果质量最大;出种率为35.10%~55.37%,以HAES344的出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仁质量为2.27~4.36 g,出仁率为29.76%~46.44%,单株产量为1.66~21.04 kg,其中Nanya No.116的果仁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营养品质指标变异均较丰富,变异系数为0.98%~41.82%,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3.84%和0.98%;果仁脂肪酸组分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4.29%,最小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不同区县‘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为后期重庆市‘红阳’猕猴桃的种植布局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重庆市12个区县的‘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分析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固酸比、糖酸比9个重要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骏枣园土壤养分与骏枣果实品质的关系,为选择枣果综合品质优良的骏枣适宜栽培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代表着新疆骏枣主栽区不同生态类型的15个样点的土壤和骏枣果实样品作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其土壤养分和枣果品质指标,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15个样点的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