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膜炎是牦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该项疾病非常容易在外界刺激下产生,因此发病率比较高。当牦牛感染上口膜炎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膜炎症,若不能及时进行防治,还会导致牦牛出现断舌、死亡等状况,加强牦牛口膜炎防治研究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根据牦牛口膜炎发病原因,对牦牛口膜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进行细致阐述,并从加强饲料管理、严格执行灭菌、及时进行防疫、开展隔离治疗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牦牛口膜炎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原牦牛瘤胃积食是由于瘤胃内积有大量的粗饲料引起的,患有瘤胃积食的高原牦牛胃体积会增大,导致瘤胃壁扩张,使高原牦牛瘤胃的正常消化系统紊乱,从而引发疾病。高原牦牛瘤胃积食对养殖户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为了治疗以及预防高原牦牛瘤胃积食,所以掌握大量的临床资料,以及高原牦牛饲养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牦牛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盛行于夏季,且具有人畜共患病的极强危害性,不仅威胁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牦牛炭疽病的防控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牦牛炭疽病临床症状、危害性等,进一步探讨西藏牦牛炭疽病的防控方法,从而提高西藏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猪红眼病是由多种外界刺激和感染而引发的猪结膜炎,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泪、眼部潮红、化脓等症状,形成原因复杂,饲养环境、疾病、饲料、药物等因素都能引发该病。猪红眼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损害猪的视力,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猪红眼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预防饲料霉变和使用药物及时治疗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原牦牛(Bos mutus)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重要畜牧动物,瘤胃积食是高原耗牛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牦牛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本研究探讨了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主要病因,并针对这一疾病提出了中药治疗方案。通过对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影响因素,如饲料质量、摄食习惯、环境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中药治疗方案,实验证明这套方案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高原牦牛的健康饲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于牦牛的经济价值较高,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牦牛逐渐变得热门,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无法正确辨别牦牛疾病、不及时对病牦牛进行隔离治疗等因素,造成牦牛大规模感染、死亡,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秉持绿色养殖理念,养殖户应当对牦牛的一些常见腹泻病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传染性相关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比较类似、传染性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疾病防控的学习,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瘤胃积食是高原牦牛常见的疾病,该病严重时会影响高原牦牛的正常发育,使高原牦牛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文章主要分析了引导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然后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高原牦牛养殖数量的增多,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显得格外关键。文章介绍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临床症状,阐述诊断要点。同时,汇总高原牦牛瘤胃积食康复治疗的常见措施——青针刺胃术疗法、按摩疗法、腹泻疗法、洗胃疗法、中药疗法,而在临床诊治的基础上,注意补水补液,康复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肉奶类及皮毛制品需求量增大,饲养牛羊等反刍类家畜经济效益显著升高,牦牛养殖作为高原畜牧业主要经济来源,牦牛疾病是影响畜牧业产能的主要因素,综合防治就成为牦牛养殖业的关键工作。因部分牦牛疾病具有传染性,且治疗得当预后效果良好,可避免养殖户经济损失,更引起人们高度重视。1牦牛养殖技术牦牛养殖首要关注三方面:牛舍建立,如何选种,正确饲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2户4488头牦牛犊调查结果发现,牦牛犊腹泻发病率为平均为7.48%;死亡率平均为32.45%。病因主要为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建议加强妊娠后期母牦牛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幼畜进行护理、定期驱虫及加强冬春季预防工作,同时加强对牦牛犊腹泻病病因的辨别水平,采用正确方法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其病原菌为巴氏杆菌,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是造成牦牛养殖减产的主要疾病。随着高原牧区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一方面要了解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表现,以便于在发病初期能够准确识别,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巴氏杆菌病在牛群中的扩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日常管理,通过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污、做好免疫接种等工作,预防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在防治结合的基础上,让高原牧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是一种高发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养殖期的高原牦牛身上.牛皮蝇自身带有多种疾病细菌,能够对于牦牛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牛皮蝇不仅会携带各类病菌,同时本身也能对牦牛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针对牦牛牛皮蝇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中,笔者将对牦牛牛皮蝇感染的情况进行介绍,对牛皮蝇的流行性及如何加强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高原牦牛犊牛白肌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减少白肌病对高原牦牛犊牛的危害,提高牦牛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完成生产后,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影响母牛的健康;如新生犊牛护理不当,会阻碍其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基于此,认真做好牦牛产后恢复及新生犊牛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牦牛产后饲养管理牦牛完成生产后,养殖户要观察其是否出现努责现象,如发现频频努责,应及时检查是否存在胎衣滞留及子宫内翻等现象,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牦牛在生产后2周,如果依然会排出腥臭味熏天的恶露,则代表牦牛的子宫出现感染,  相似文献   

15.
母牛流产是指母牛在妊娠时期发生中断现象,会出现产死胎、产木乃伊胎、胎儿腐败气肿、隐性流产等,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导致母牛流产的原因有多种,如饲养管理不当、感染某些疾病、喂服禁用药物、受到外界刺激、生殖系统患病、有多次流产史等,如果不正确处理就会严重降低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以预防流产发生,要做好保胎和流产后的治疗工作,根据流产症状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确保母牛充分发挥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养鸭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感染后会出现急性死亡,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会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介绍。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也要做好也预防工作,对鸭子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采取免疫预防措施,降低鸭感染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吸虫病是一种禽易患疾病,土鸡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疾病抵抗能力高的特点,但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感染寄生虫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散养土鸡,会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放牧区域不当或粪便未做无公害处理等问题导致土鸡感染。为此,本文介绍了前殖吸虫病、棘口吸虫病、背孔吸虫病、后睾吸虫病等4种吸虫病的病原体、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总结了吸虫病感染的途径;提出预防散养土鸡吸虫病的有效措施:定期驱虫,无公害处理与加强检疫,强化日常生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养羊已经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随着养殖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养管理不到位和饲养不科学而导致的羊疫病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继发性肺炎就是其中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大范围感染和死亡现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继发性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牦牛的养殖量越来越大,但在饲养过程中,给牦牛饲用过多难以消化且容易导致瘤胃膨胀的饲料其瘤胃壁扩张影响消化功能。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发生牛瘤胃积食。本文分析了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并介绍了针对此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原环境中,牦牛患病主要是由于自身的机体功能受到损害或者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环境失衡,从而导致牦牛的自身生长受到阻碍或自身的生产性能低下或者丧失,从而导致牦牛的死亡。由于在高原地区的牦牛分布较为分散,因此,对于防治牦牛患病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旦牦牛发病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就牦牛疾病的防治方针和对策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牦牛疾病的防治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