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06,28(2):84-84
2005年中国(安徽)首届茶博会评选出的安徽十大品牌名茶,是唐宋以后,安徽名茶文化的千年淀积,也是安徽名茶文化的继往开来。唐代安徽名茶主要有寿州(霍山)黄芽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鸦山茶等。宋代安徽名茶除霍山黄芽、天柱茶、鸦山茶(鸦山阳坡横纹)外,还有舒州开火茶、庐州开火茶、六安龙芽、小岘春、九华龙芽、全椒南樵、歙县紫霞、休宁白岳黄芽;池州(蒸青)片茶:仙芝、嫩蕊、福合、禄合、运合、庆合、指合、华英;新安(蒸青)片茶: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新安(蒸青)散茶:歙县茗茶等。南宋以后,安徽江南茶区名茶文化全面崛…  相似文献   

2.
正六安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拥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等众多历史名茶。全市现有5个产茶县区,其中霍山、金寨、裕安、舒城是安徽十大产茶县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六安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效益。2012年,全市茶园总面积3.43万hm2,可采面积2.87万hm2,茶叶总产1.6万t,一产产值10.8亿元,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6亿元,茶产业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3.
徐善真  方惠 《茶业通报》1995,17(4):33-33
新名茶“旌德魁针”徐善真,方惠,郭晓宁(旌德县茶叶公司)“旌德魁针”茶产于安徽省南部山区旌德县境内,是近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在1995年6月“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旌德魁针”茶以其独特的外形风格、优异的品质特征被评为安徽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中国农...  相似文献   

4.
安徽是产茶大省,也是名茶大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安徽省茶产业呈现出茶叶质量基础较好、产品结构更加丰富、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产业融合更趋紧密等特点。尽管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仍有茶产业发展不够快、茶园生产基础不够牢、茶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够强、新产品新业态挖掘不够深等问题。未来可以从加强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等方面入手,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使安徽茶产业在新的关键时期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5.
一名茶有好种,好种出名茶,这是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安徽名茶多,品质好,据《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上选登的52种名茶中,就有11个是安徽的传统、历史名茶。这些名茶的形成,显然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但决定名茶品质的主导因素则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名茶对其品种的适制性即内在品质,化学成份、芽叶性状及采摘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的祁门红茶,屯绿“四大名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5月21日16:00—22:30,首个"国际茶日"主题直播活动暨2020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网上茶博会宣传启动仪式在今日头条、抖音安徽总部隆重举办。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发出《安徽茶人宣言》2020安徽茶人宣言  相似文献   

7.
沈培和 《茶业通报》1999,21(1):34-35
笔者曾参与第一、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茶叶学会第一、二届“中茶杯”、1997年中国食品协会及1998年农业部茶和茶制品展示会等全国性的大型名茶展示评比。在这些茶事活动中,对安徽产的名优绿茶有所认识,其中也有不少茶进入了全国性的名茶行列。现就皖产名优...  相似文献   

8.
茶的诗文以茶事为题材,兴起于唐代。安徽在唐代时期,舒州、寿州、宣州、歙州、池州均生产名茶。赏析唐代茶的诗文,可以从中了解到安徽名茶的制作工艺、品质特征、社会影响等诸多安徽茶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1歙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作为歙县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名优茶开发与产品结构、茶叶加工设备改造与加工体系调整、茶树品种更新与无性系良种推广、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宣传以及茶叶税收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歙县茶产业得到了较陕发展,先后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2012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  相似文献   

10.
正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利用新媒体讲好茶故事,有效推动茶叶产销对接,创新展会服务模式,5月21日,由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和安徽省供销社主办,省委网信办指导,"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抖音提供技术支持的首个"国际茶日"主题直播活动暨2020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网上茶博会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07,29(4):149-149
从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会(第一阶段)上获知,安徽省参评茶样14个,岳西县林兰名茶厂林兰芳牌长岭兰芽、安徽省金寨县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安态牌金寨雨毫两个茶样获特等奖;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一笑堂牌六安瓜片等11家单位提供的11个茶样获得一等奖,获奖率为92.86%。虽然众多安徽茶叶企业没有送样参评,但从安徽参评茶叶的获奖率可见,安徽茶叶在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前言舒城小兰花属特种烘青绿茶,安徽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创于明清年间,因形似兰花,香如兰花而得名,产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的正常芽梢经精细制作而成,属历史名茶。为恢复和提高其声誉,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舒城小兰花茶的定义、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舒城县境内生产的舒城小兰花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神泉珍珠绿名茶是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于九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在1995年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茶,获中茶所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并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是绿茶类珍珠状的球形茶。其商品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外形有特色,生产有批量。目前评选出的名茶,绝大部分是芽型茶,多半都采摘幼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制出的茶多呈两头尖的芽型,或两头尖略扁的芽型。采数万个芽才能制Ikg茶。采摘难度大,难以上规模成批量生产,所以名茶评上以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神泉珍珠绿…  相似文献   

14.
焦丰宝 《茶业通报》2013,(3):137-139
安徽名茶众多,茶业是安徽省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2012年,安徽茶业发展迎来了政策的春天。省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把茶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对加快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岳西县走访,进茶叶加工车间,住茶乡农户家中,到茶园修剪茶树,对岳西茶业发展倍加关心。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茶产业,是茶区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就岳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1金寨县茶产业状况及示范区创建背景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74.8%,是安徽省林业大县。金寨县自古出产名茶,这里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核心原产地、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茶园面积1.15万hm2,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360t,总产值4.68亿元,系列产值达10亿元,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  相似文献   

16.
《茶业通报》2013,(4):150-150
2013年11月24~25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安徽省茶业学会、池州市农业委员会、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安徽省科协年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夏涛,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省茶业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故此名茶繁多,品质优异,在大宗外销茶中,安徽的“祁红”、“屯绿”亦久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饮誉世界。1987年“祁红”、“屯绿”分别荣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质奖和第27届世界听装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88年和1989年安徽省茶叶出口创汇居全国第四位。  相似文献   

18.
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是中国绿茶出口基地、全国茶叶百强县。2010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201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2年被省农委、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评为“安徽茶产业十强县”。“舒城小兰花”久负盛名,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  相似文献   

19.
1关于安徽茶叶在全国位次下滑的反思安徽茶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仅是名茶在全国闻名遐迩(十大名茶占其四),总量在全国也排名3~4位。但时至今日已风光不再,总量位次已下滑至第7位;名茶的知名度也远远不如“铁观音”、建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产量排在浙江、湖南、四川(含重庆)后位居第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徽茶叶曾在全国老三、老四的位子。  相似文献   

20.
茶农 《茶业通报》2005,27(3):134-134
安徽绿源茶业公司生产的浮山有机系列名茶浮山翠螺、浮山翠针、浮山翠珠等于2005年6月22日在合肥市由省科技厅主持进行了成果鉴定。安徽绿源茶业公司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峨桥镇,距著名峨桥茶市仅10余km,浮山有机系列名茶的开发,改变了峨桥有茶市无自产茶叶的历史。公司所属浮山茶场海拔461m,有茶园28hm2,这里远离城镇,无工业和农田污染,林木葱郁,2003年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对茶场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有机茶生产、加工要求,获得有机茶认证。该公司2001年开始自主研究加工工艺,开发出三种系列名茶,并经过反复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