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湖盆地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成海  周莲 《青海草业》2001,10(3):34-36,44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趋恶性化的环境 ,促使青海湖盆地要尽快退耕还草。实施退耕还草后 ,不但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在青海湖盆地实施退耕还草是势在必行 ,也是一件功在当代 ,利在子孙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呼盟牧区草库伦建设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本文对当前草库伦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呼盟各类草库伦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毅力  吴滨生 《草业科学》2002,19(12):61-62
退耕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从200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退耕还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耕还草17.3万hm^2,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民和县退耕还草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退耕还草是民和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和技术,集中解决退耕还草中的技术关键和难点。从协调组织,优化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障草种供给,荒山荒坡种草技术和退耕还草适用配套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技术含量,保证退耕还草工种的科学性和规模性,实现退耕还草工程中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动退耕还草工作健康开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退耕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措施 ,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黑龙江省从 2 0 0 0年开始 ,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退耕还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耕还草 1 7 3万hm2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看黑龙江省的退耕还草工作机遇非常有利 ,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地搞好退耕还草工作。国务院日前发出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  相似文献   

6.
从天全县退耕还草的模式,草畜配套,相关政策以及相应的效益三个方面阐述退耕还草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求在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草中,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生产型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1发展人工草地的意义 新修订《草原法》颁布后,国家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人工草地生产逐步被纳入重要日程。但目前人们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认识还只是着眼于草地的生态功能上,其实其意义远不止这点。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结构调整,是在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结构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为了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所以,农业结构调整,不能简单视为减少了多少种粮面积,也不能只看新开设了多少个生产项目,而核心的问题在于增加多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分三个层次,第二层次是退耕还草还林,所以种草养畜现已成了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句常用语,不但干部会讲,而且群众也会说。可那种认为只要拿出多少耕地种上了草,就是调整了结构的看法是片面的。有的曾把退耕种草多少千亩、多少万亩作为结构调整行动的好坏,也是极不妥当的。因为一下子种上很多草,又没有那么多牲畜去吃它,即使有牲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草、荒山种草是一项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它的实施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缓解畜草矛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笔者通过退耕还草工作实践 ,就全县退耕还草工作谈谈看法 ,以供探讨。1 任务完成情况 ;2 0 0 0年 ,全县共调拔各类优质牧草种子13 1971万kg ,完成退耕还草 0 162 9万公顷 ,荒山种草 0 3万公顷 ,林草间作 0 15万公顷。其中紫花苜蓿 0 4 4 95万公顷 ,红豆草 0 0 138万公顷 ,沙打旺 0 1313万公顷 ,老芒麦 0 …  相似文献   

10.
草地围封是改变天然草场被草食家畜践踏,防止三化”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恢复草场植被,改善草场等级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彰武县随着退耕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作的开展和封山禁牧的实施,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减轻了很多,现全县已围封天然草地2  相似文献   

11.
呼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乳肉草作为呼盟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在“十五”期间,努力把呼盟建设成为畜牧业产业化大盟强盟。牧业发展、草业先进,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呼盟草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北退耕还草生态建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草生态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实践,从种草规划,草地培育利用,技术服务,种子工程建设,草产业发展及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西北退耕还草生态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快武威市退耕还草步伐 促进人工草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魁 《草业科学》2003,20(2):21-23
武威市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武威种草发展畜牧业的经济收入比种粮的收入高几倍,种草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并就搞好退耕还草及人工草地建设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加快 ,实施三江源环境治理 ,我省的退耕还林 (还草 )也全面开展起来了 ,这项工程的实施 ,可以改变我省水土流失的现象 ,恢复日益退化的植被 ,从根本上改变我省气候条件。平安县根据我省今年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计划和安排 ,在 6乡 3镇进行了此项工作 ,在 2 0 0 0年全县共计退耕 16 0 0hm2 ,其中退耕还草 80 0hm2 ,还林 80 0hm2 ,治理荒山荒坡3333.3hm2 ,为了更好的掌握退耕地种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选育适合本地的优良栽培牧草 ,本人对种植在平安县的重要豆科牧草红豆草和紫花苜蓿进行了越冬率的观察。以确定这…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退耕还草、生态建设和天然草地保护等工作的开展,草种的选择和种植已成为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为此,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和四川省燎原草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专家经过多年试验和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退耕还草、天然草地保护及生态治理草种选择和配方”,现推荐给各地,供大家在生产中参考。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屈坤宁局长赞同方案,他指出:中伟省长(指四川省省长张中伟)最近在视察牧区天然草地保护和农区退耕还草后指示我局,一定要在成片的多年生牧草种植示范、推广上拿出样板,畜牧系统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省草原总站的这个做法很好,可选择几个片区,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永康市种草养畜的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永康市有关部门提出了退耕还林(果)、退耕还草、退耕还牧的工作口号,并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人工草地生产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草地生产是近些年 ,特别是 1 985年国家颁布《草原法》后才为人们所认识。但总体看 ,人工草地生产仍处起步阶段 ,在农用土地中占的比例很少 ,近乎空白。 1 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后 ,党和国家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人工草地生产逐步被纳入重要日程。但目前人们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认识还只是着眼于草地的生态功能上 ,其实其意义远不止这一点。本文想通过草地生产固有内涵 (生态、经济 )和现代农业生产实践 ,论述人工草地生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而论述黑龙江省退耕还…  相似文献   

18.
有人会问,种草以后我们吃什么?根据国家计委规定,坝上地区每退耕还草一亩,补助粮食100公斤,折款160元,连续补助5年,同时,每亩一次性补助种子费50元。这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相对比较充裕,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和我省的坝上地区实施以粮代赈、退耕还草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运作实施这一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河北农民报,2月24日)国家计委规定:退耕还草一亩补助粮食100公斤,连续补助5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种草养畜模式及南方退耕还草养畜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种草养畜模式及南方退耕还草养畜的重要性,然后分别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其中,在种草养畜模式方面,要求要丰富和创新种草养畜模式、提高牧草的种植技术、退耕还草养畜的管理等,而在南方退耕还草养畜措施,要求要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制定优惠政策、注重保护天然草原等,充分彰显出种草养畜模式的应用价值,而且借助南方退耕还草养畜,可以满足生态环境改善需求,将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人工草地生产是近些年,特别是1985年国家颁布<草原法>后才为人们有所认识.但总体看,人工草地生产仍处起步 阶段,在农用土地中占的比例很低,近乎空白.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后,党和国家对退耕还草、 建立人工草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人工草地生产逐步被纳入重要日程.但目前人们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认识还只 是着眼于草地的生态功能上,其实其意义远不止这一点.本文想通过草地生产的固有内涵(生态、经济、双重功能)和现代农 业生产实践,论述人工草地生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论述黑龙江省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相 应对策,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