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榆中县半干旱区青贮玉米品种,对甘肃省育种企业选育的5个优良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五谷8849、陇青贮1号这两个品种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在该区域范围内作为青贮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五谷8818作为晚熟青贮玉米品种扩大示范面积。  相似文献   

2.
为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了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存在区域布局、试点分布不合理,品种类型缺乏全面定位,育种水平不高等问题。指出青贮玉米品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粮饲兼用型是毋庸置疑的,但专用青贮玉米同样有其生存的空间。分析表明,应着力开展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合理布局,在条件成熟时可在普通玉米生产试验中发现青贮产量高的品种作为其特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分析了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存在区域布局、试点分布不合理,品种类型缺乏全面定位,育种水平不高等问题,指出青贮玉米品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粮饲兼用型是毋庸置疑的,但专用青贮玉米同样有其生存的空间。分析表明,应着力开展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合理布局,在条件成熟时可在普通玉米生产试验中发现青贮产量高的品种作为其特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用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进行1年2季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特点不同,不同季节适种的品种也不同,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青贮饲用玉米(以下简称青贮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均作为青贮饲用的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分为多蘖再生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前者是选用分蘖再生力强、茎秆粗壮、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墨西哥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征集到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CK),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物学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豫青贮23、汉单777等4个品种种植表现较好,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雅玉青贮8号(CK),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作青贮玉米种植,其中汉单777可作青贮和籽实两用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青贮玉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用其制成的玉米青贮饲料是奶牛场和肉牛场重要的饲料来源。1青贮玉米的特点青贮玉米与普通籽实玉米相比较,具有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根系发达、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强的特点,同时青贮玉米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推广栽培。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产量高、抗病力和抗倒伏能力强的专用型青贮品种。本地栽培的青贮玉米品种主要有: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特点不同,吉饲8号和吉单29两个品种可以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又可以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吉单185最适宜作全株青贮玉米品种。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应在蜡熟末期至农艺成熟期收获,专用型全株青贮品种收获期在蜡熟初期至蜡熟末期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21年保山市西邑乡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为种植户优选青贮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青贮玉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用其制成的玉米青贮饲料是奶牛场和肉牛场重要的饲料来源。1青贮玉米的特点青贮玉米与普通籽实玉米相比较,具有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根系发达、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强的特点,同时青贮玉米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推广栽培。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产量高、抗病力和抗倒伏能力强的专用型青贮品种。本地栽培的青贮玉米品种主要有: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审定的137个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早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主要是直接从地方品种中分离自交系和从北方引进温带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强了从引进的热带玉米群体中分离自交系。“十五”以来,加快了地方种质、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相互改良和自交系选育,组配并审定了更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用于玉米生产。此外,就下一步贵州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Zea mays L.)永优系列4个品种为材料,根据2014年和2015年黄淮海地区12个代表站点田间分期试验的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4个品种的光温适宜范围和差异,并进行了区划,以期为不同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和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的光温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永优系列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需要。较适宜黄淮海地区日照时间的适宜范围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浚单29和浚单509、浚单3136;日照时间出苗-拔节期的整个黄淮海地区都为适宜,拔节-抽雄期南部和北部为主要适宜区,抽雄-成熟期仅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北部为较适宜区。≥0℃积温的适宜范围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浚单29、浚单3136、浚单509;≥0℃积温出苗-拔节期浚单20、浚单29的适宜范围最大,浚单509没有适宜范围,拔节-抽雄期浚单20的适宜范围面积最大,浚单29的次之,浚单3136的面积最小,抽雄-成熟期的4个品种基本相同,以适宜为主。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适宜区主要在中西部,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整个生育期,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光温适宜区从西南往东北逐渐减少,适宜面积浚单20的最大,浚单29次之,浚单509和浚单3136较小。  相似文献   

13.
优质糯玉米品种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糯玉米新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糯玉米新品种及目前在冀西北地区重点推广的6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果穗性状、食用品质及产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万粘3号、彩糯1号属早熟品种,垦粘1号、中玉糯2号、中糯2号为中熟品种,中糯1号、万糯1号、05NB104为晚熟品种。8个品种的食用品质均达二级标准,且05NB104籽粒饱满、粘软香甜、皮薄渣少、柔嫩适口,接近一级标准。中糯2号的单穗鲜重和产量最高。在农艺性状、果穗性状方面,万糯1号排第1位,05NB104、中玉糯2号分别排第4、7位。[结论]糯玉米新品种05NB104、中玉糯2号均适宜在冀西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5~2006年吉林省育成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品质指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普通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为8.06%~13.97%,平均10.37%;粗脂肪含量2.85%~9.70%,平均4.56%;粗淀粉含量62.59%~76.80%,平均71.15%。就年际间变化而言,粗蛋白含量变异较大,但整体呈比较平稳趋势;脂肪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变异较大;粗淀粉含量整体比较稳定且呈上升趋势。就省内不同地区而言,粗蛋白含量除通化和白山地区较低外(9.99%),其他地区基本相当,变辐为10.13%~10.48%;延边地区粗脂肪含量较高,为5.42%;通化和白山地区的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较高,为72.01%。[结论]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指标偏低,不同品种间变异比较大,品质改良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5.
通化地区玉米生产形势和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扼要介绍了通化地区玉米生产的现状及通字号玉米推广应用情况。指出了通化院近期玉米育种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单系列玉米品种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推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郑单958等4个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郑单系列玉米品种选育的过程,分析了郑单系列玉米品种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推动效应,并对今后郑单系列玉米品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机械粒收背景下,明确不同种植区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籽粒脱水至适宜收获期的积温需求,以期为各种植区选育适宜粒收品种,合理安排农事作业和提高机械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2014—2018年,在西北灌溉春玉米、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产区的典型试验点,选用141个不同熟期的主栽玉米品种,系统观测了籽粒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不同产区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籽粒脱水至含水率25%、20%的积温需求。【结果】不同产区玉米生理成熟期籽含水率不同,黄淮海夏玉米区参试品种的生理成熟期含水率均值为28.5%,西北灌溉春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分别为29.9%、29.6%。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与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以生理成熟至25%、20%含水率积温和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为指标,运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划分为积温需求少含水率高(I)、积温需求多含水率高(II)、积温需求少含水率低(III)、积温需求多含水率低(IV)4种类型。对于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的春播来说,可以选择III、IV类型品种,但是IV类型品种需要预留足够的积温来进行田间站秆脱水。对于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的夏玉米,III类型品种能够较好协调小麦和玉米的生产调配,充分利用可供籽粒脱水的积温的余量。【结论】由于区域间玉米脱水期间热量条件的不同,玉米籽粒生理成熟至25%、20%含水率的天数均表现为西北灌溉春玉米区长于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通过选择适合不同区域的积温类型品种、科学制定收获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和提高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随机区组排列和定时定点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果蔬玉米在新疆南疆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种的8个果蔬玉米品种在当地均有良好的适应性,一年均可种两季,出苗率、果穗产量、品质均优于引种地,但品种间的生育期在后期略有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授粉后21 d达到最高峰,可溶性糖含量在授粉后23d(乳熟中期)达到最高峰.供试品种中荚珍208、甜脆蜜、华珍等3个品种产量产值较高、病虫害少,而且玉米秆可作青饲料,在发展畜牧业上前景广阔,建议在新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旨在明确玉米品种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及药剂防治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田间调查,分析27个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通过玉米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灌浆中期,供试27个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为58.33%~100%,平均91.42%;发病级别2.33~6.97,平均4.51。玉米蜡熟期所有供试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均为100%,平均发病级别6.89;玉米螟危害的被害株率23.33%~71.67%,平均45.74%;百株虫量20.00~88.33,平均51.94。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供试11个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较低,其中最低0%,最高10.57%,平均仅为5.37%。由此可见,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差异很大,且供试27个品种不同时期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强弱排序不同;大喇叭口期药剂整株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供试11个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均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组合)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平均8.10个,多态信息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18-0.85,平均为0.63。参试品种不同年份间遗传多样性变化不大,PIC值在0.60左右摆动;8个区试组品种的总等位基因和总基因型变异范围为170-262和200-511,京津唐和西南组分别表现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京津唐组PIC值最低为0.51,其余组均接近于0.60,平均杂合度均在0.60左右。8个区试组主坐标分析显示鲜食、极早熟品种遗传分布偏离普通玉米区域,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青贮玉米由于早期对照品种为普通玉米导致遗传分布向普通玉米延伸,仅有少数品种分布偏离普通玉米;京津唐、西南、东北早熟三组品种遗传分布相对集中;极早熟、京津唐、西南三组之间品种遗传分布几乎无重叠区域;东华北和黄淮海两组参试品种遗传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化但也有部分重叠,原因与对照品种曾经相同、育种同质化有关。【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328份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特点,表明近年来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除京津唐组之外在其它区试组间差异性也不大。参试品种主坐标分析显示各区试组划分、对照品种设置起到了育种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