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5日,宜章县长策乡2名村民在野外违反有关用火规定,被处以治安拘留的处罚。去年入冬以来,宜章县久旱少雨,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偏高,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一些村民在野外不当用火,已造成多起森林火灾。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宜章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10月18日在全县范围内发布禁火令,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1日,宜章县笆篱乡东风村突发森林火灾,大火将村民承包种植的松树全部烧毁,几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损失巨大。案件发生后,宜章县公安局森林分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成功破获了“2·11”森林火灾案件。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3月27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了保定市涞源县近期发生的两起森林火灾情况,就做好全省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3月25日13时10分,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发生森林火灾,起火原因系村民野外吸烟引发;3月26日13时30分,涞源县王安镇发生森林火灾,起火原因系村民烧地边引发。目前,涉案村民梁某、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相似文献   

4.
利用“村规民约”创新基层森林防火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数自然保护区内都有大面积的集体山林,长期以来村民生产生活野外用火成为森林火灾主要诱因。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山区村寨传统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有效地对村民生产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区内预防森林火灾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赵妮娜 《湖南林业》2011,(11):26-26
湖南省宜章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梅田派出所通过网络追逃,将在逃4年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抓捕归案。2006年4月,宜章县麻田镇杨家村村民黄某伙同本村另一村民先后4次到本村的老圩尾山场盗伐集体所有的湿地松,将树木锯成2米长的坑木,共计207根,销售至当地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森林火灾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运用GIS中ESDA技术对湖南省2000-2012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进行了空间特性分析,探索了森林火灾空间分布规律,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对湖南森林火灾进行趋势预测,得到湖南省森林火灾预测图。预测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火灾灾情严重区集中在湘中和湘东,从西至东主要分布在永顺-张家界-桃源-安化-宁乡-望城-浏阳县-平江一线,邵阳地区一般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也较多,邵东县为火灾高发区,周边新邵县、邵阳、祁东一带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湘南地区,永州市宁远和蓝山县一带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郴州市桂阳、宜章县是森林火灾高发区,怀化芷江和邵阳绥宁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来余姚市森林火灾接警记录,表明森林火灾在月份上、在日时间点上的分布有明显特征。选取狼衣、马尾松、枫香与麻栎四种植物叶子模拟野外枯落叶,实测它们日含水率变化情况,然后与当日加权空气相对湿度、温差、日最高温度等气象因子作相关性分析。同时又对它们进行野外点火试验,建立枯落叶含水率与林火燃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循着气象因子一野外枯落叶含水率一森林火险等级这一途径建立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测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被动扑救森林火灾”向“以预防为主”的森林火灾预防机制转变过程中,通过对寅街镇20年来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起火原因、地域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指出93%属人为野外用火引起,森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为非生产性用火中故意纵火、外区烧入、上坟等造成的,野外火源是导致寅街镇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提出落实责任,加强宣传,完善巡查力度,实施计划烧除,抓好森林火灾保险,严格火源管理等寅街镇森林火灾预防对策及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的_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齐抓共管 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确定今年的奋斗目标是:保证不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并将此目标纳入党政领导专项分工、重点突破目标责任制之中。1995年,林管局所属的大杨树林业局由于村民野外烧荒,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甘肃迭部林区存在的当地村民刀耕火种、煨桑祭祀、野外随意用火等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问题。论述了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开展防火宣传,靠实各级责任,加强火源管控,强化火灾预测预报和值班值守制度,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定期开展扑火演练与火场实战,建立快速联防联控联动机制等扭转迭部林区森林防火被动局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吉林省1969―2013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的特点,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火灾资料数据为基础,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制图表分析森林火灾火源的年际变化,确定目前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火源之间的显著差异关系,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和均值图得出各火源对森林的危害程度。【结果】吉林省1969―2013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为5 216起,占总森林火灾次数的75.35%;过火总面积合计达103 162.70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3.63%;受害森林面积合计达51 316.88 hm~2,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5.15%。吉林省共有森林火灾火源23种,目前主要火源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烧荒烧灰、外国烧入和野外吸烟一直是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3种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总的64.63%、71.90%和67.33%;故意放火、祭祀用火、野外取暖做饭有明显"抬头"趋势。以烧荒烧灰发生次数最多,并主要集中在1969—1985年,由烧荒烧灰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总次数的41.78%,对森林的危害最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4.17%。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极为频繁,在1969—2013年呈连续状态,每年都有发生,占总次数的22.03%,对森林危害也较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15.51%。由外国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1974―2013年共发生43起,仅占总次数的0.82%,但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2.2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1970―1989年发生较为频繁,199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从2002年开始有"抬头"趋势,并主要发生在4月清明节前后,占总次数的9.51%。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每次危害程度大小依次为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烧荒烧灰、野外吸烟、祭祀用火、故意放火。特别是外国烧入火源如果控制不力,很有可能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结论】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现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和农村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专兼职森林防火巡山护林人员巡防力量不足,巡护密度不够,山区群众野外用火自律性差,责任意识薄弱,违章用火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针对巡山护林和火源管理实际,提出政府引导,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的原则,在林区推行森林防火风险抵押金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1969-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依据,利用Excel绘制折线图,对吉林省6种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但是针对野外生活用火火源在2月也要注意防范;祭祀用火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月的白天;纵火火源和野外生活用火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在白天发生频繁,但是在夜晚人们防范意识薄弱期间也有发生;境外烧入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发生在下午和晚上。针对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要在春秋两季进行全天候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5日,湖南省郴州市根据全市各乡镇上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决定将永兴县柏林镇、宜章县沙坪乡等8个森林火灾频发、隐患较多的乡镇,确定为2007年全市森林防火重点治理乡镇,治理期限1年。这是我市确定的第一批森林防火重点治理乡镇,也是我市抓森林防火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近几年来,郴州市的森林防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两年实现了无群死群伤事故、无火烧连营和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三无”目标。但是,全市仍有部分乡镇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森林火灾隐患档案,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实践,探索森林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22日,宁远县人民法院对因乱扔烟头导致17公顷森林被烧毁、9名救火村民不幸丧生和1名村民重伤的“11·7”特大森林火灾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石成田有期徒刑7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近20年森林火灾的数据整理,特别是对因烧荒烧草、上坟烧纸、野外吸烟等引发森林火灾的分析,预测了烧荒烧草、上坟烧纸、野外吸烟等引发森林火灾发展趋势,并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3月27日,国家林业局召开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国务院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和回良玉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并通报了山西、河北等地的火灾情况。根据国家林业局通报:3月20 日,山西省浑源县城关镇因村民上坟烧纸引发森林火灾,威胁到恒山风景区安全。经过8400多人奋力扑救,并  相似文献   

19.
4月12日12时40分,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红庙社区呢喃山发生森林火灾,因村民林元文(男,66岁,文盲)私自携带山神纸进山上坟,不慎引发森林火灾。经过5000余军、警、民共同艰苦奋战95个小时,明火已于4月16日12时全部扑灭。此次火灾过火面积约200公顷。4月16日15时,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棋台社区利者村后山突发森林火灾,经4400余军、警、民近65小时的奋力扑救,明火于4月19日8时被全部扑灭。  相似文献   

20.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根据森林火灾历史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由雷击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火源引起森林火灾的时空格局,为该地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在不同月份和日内时刻造成火场总面积的差异性;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黑龙江省1997—2017年由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最频繁,危害也最大,且近年来发生次数有所增加;雷击火主要聚集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以6月和7月发生最频繁;每年9月16:00—16:59由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总面积在1997—2017年呈波动式下降,且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农事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6月12:00—12:59和9月16:00—16:59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而野外吸烟火源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在月和日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针对该种火源在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的时间都应重点防范。从空间上看,农事用火主要聚集分布在黑河市市辖区、嫩江县、逊克县、七台河市等地;野外吸烟则主要聚集分布在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逊克县、嘉荫县、七台河市和鸡东县等地。【结论】随着黑龙江省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雷击火、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在近年造成的火场总面积相比之前都有大幅下降;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 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聚集分布,主要聚集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北部黑河、伊春地区及东南部七台河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