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糯玉米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性能指标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9:00,10:00,12:00,气孔导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在其他时间点3种类型玉米的日变化曲线大体趋势一致,呈单峰型,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超甜玉米,超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特性及其耦合关系,建立干旱条件下沙棘叶片气孔导度模型。【方法】以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的气体交换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沙棘叶片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相关性,用Ball-berry和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描述了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的关系。【结果】沙棘叶片Pn与Gs日变化相对应且均呈现同步不对称"双峰"波动,具有典型"午休"现象,首峰出现在上午9:00左右,次峰峰值小于首峰,出现在下午15:00以后;沙棘叶片Pn与Gs呈正偏相关关系,而与Ci呈负偏相关关系,且不同月份Ci与Pn的偏相关系数均高于Gs与Pn,但Gs与Ci的简单相关并不稳定,8月份未达显著水平;Pn与Gs、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PAR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95 4,R2=0.990 2)。【结论】沙棘叶片衰老期间非气孔因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联合Ball-berry气孔导度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建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3:00和15:00;外围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香梨外围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1.1μmol/(m2.s),属喜光果树。香梨气孔导度总体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11:00,外围叶片气孔导度(Cs)大于内膛叶片。蒸腾速率13:00达到最高峰,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英国ADC公司生产的LCi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冬季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0:00-15:00,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的;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2:00时左右,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2.0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叶室温度、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因子的日变化也呈单峰曲线。冬季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模式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及叶片气孔导度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北五味子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北五味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型变化.清晨随着日出,Pn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1:00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到15:00时出现第2个高峰,但峰值比第1个的低.5:00—11:00及15:00—19:00的光合变化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1:00—14:00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出现了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午休与中午高光强、高温和低湿有关.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为双峰型曲线,Pn与Gs、Tr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分析表明,气孔限制在北五味子叶片的"光合午休"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莓和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图拉名、秀美特、威廉姆特、俄国红4个树莓品种和黑巴提、百胜2个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阴天,6个树莓和黑莓品种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率(WUE)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在晴天,俄国红、秀美特、黑巴提和百胜4个品种的Pn、Tr、Gs和WUE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14:00出现峰值,而此时胞间CO2浓度(Ci)出现最低值,图拉名和威廉姆特的Pn、Tr、Gs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造成图拉名和威廉姆特2个品种在晴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2个黑莓品种的WUE日均值较低,表明黑莓品种较树莓品种耐旱性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青山南坡山区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ccaisne)为材料,使用L1-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AP4动态气孔计测定系统实地测定了其7月~10月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日进程变化.结果表明虎榛子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Tr呈单峰曲线,第一峰都出现在10:00.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反,月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一致与蒸腾速率相反,呈现高温干旱7月份WUE较高的特点,该月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较低的蒸腾速率.对其光合作用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虎榛子Pn、Tr等变化主要受光照、大气水分亏缺和气孔导度的影响.Pn月变化表明,在虎榛子年生长最大月份7月和8月,受干旱的影响其光合速率呈现不规律变化,明显与叶绿素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桦和真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白桦和真桦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探讨两树种与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学机制,选用1年生实生苗,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试分析了光和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白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真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白桦的光合速率在8:00达到第一个峰值,10:00出现午休现象,在12:00出现第二个峰值;真桦在12:00出现峰值.白桦和真桦的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清晨最低.真桦的日平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白桦,真桦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其适宜干旱环境的能力要强于白桦.  相似文献   

10.
三种树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英国PP-SYSTEM公司生产的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3个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树莓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A品种“日中低落”现象明显,B、C品种不甚明显;B、C品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上为双峰型,日变化过程中的“午休”现象非常明显,而A品种为单峰型,日变化过程中的“午休”现象不甚明显;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较B、C品种而言,A品种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说明其更能节约并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1.
影响紫花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干热天气条件下,用LI-6400光合仪田间测定了旱作栽培的四年生紫花苜蓿品种再生草初花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考察了光合有效辐射、叶温、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左右和14:00左右,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正午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早晨6:00-10: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上升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的.10:00-14:00期间,光合速率的降低,尤其是"午休" 期间的下降,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而14:00-18: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角果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4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角果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角果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值相差39.173%,上午的Pn 平均比下午高25.694%,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限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也为双峰曲线、中午前后有明显的降低,但两个峰值相差仅4.731%,峰值出现的时间也相对推后,下午蒸腾速率平均比上午高33.983;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为非典型的双峰曲线,不同品种之间有很大差别;本文还对引起角果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等产生日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铁观音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茶树净光合速率( Pn)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不同叶龄叶片 Pn 的日变化不同.在春季和秋季的晴天 Pn 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曲线型,一天中11:00(春季)或10:00(秋季)和14:00 最高,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秋季多云天“午休”现象不明显,阴天 Pn 较低,且只有 1 个高峰;不同叶龄的 Pn 变化趋势相似, 30 天叶龄的叶片 Pn 大于老叶和嫩叶.茶树叶片光合能力变化受生态生理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经主成分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 Pn 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材料取自于云南昆明市西南林业大学绿化树种滇润楠,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滇润楠叶片的阳面叶片和阴面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及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光强,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大多呈多项式正相关关系.在光强为2000 μmol·m-2·s-1时,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为5 μmolCO2·m-2·s-1,在光强1500 μmol·m-2·s-1左右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趋于饱和.阳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在中午13:00时,阴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1:00时和下午15:00时.  相似文献   

15.
红枣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农一师九团栽植5年树龄的红枣进行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枣树叶片的Pn、Tr、Gs在日变化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峰值分别为21.2μmol.m-2.s-1、4.33 mmol.m-2.s-1、286.5mol.m-2.s-1,出现的时间为13:00、13:00和11:00。Ci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与Pn相反,9:00开始降低,11:00左右达到最低值,而Ls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与Pn相同,当Ci升高时Ls降低。WUE最高值为5.37μmolCO2.mmol-1H2O,出现在上午9:00,此后随着蒸腾速率的持续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6.
恒定环境条件下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探索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内在因素,以人工气候葙内培养的西洋参为材料.对1日中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恒定环境条件下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表现下午低于上午的日变化规律.即呈日下降变化.日下降范围为15%--20%。1日中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也呈下降变化,但气孔导度日下降百分率大于蒸腾作用的日下降率.气孔导度的日下降百分率与光合日下降百分率基本一致。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下降百分率低于光合日下降百分率。胞间CO2浓度下午呈上升变化趋势,说明光合日下降属于非气孔限制作用。西洋参叶片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及叶片淀粉含量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发生光合日下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草甘膦对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晋大75的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16:00时和10:00时、14:00时左右;Tr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时左右;WUE在上午和傍晚较高,14:00时左右最低。(2)喷施草甘膦后,晋大75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剂量达到0.92 kg.hm-2时严重抑制Pn。0.46 kg.hm-2的草甘膦促使Tr的峰值提前到12:00时出现,而0.92kg.hm-2处理却使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2:00时以前(包含12:00时),除低剂量(0.46 kg.hm-2)的草甘膦可提高晋大75的Tr和Gs外,其他各剂量在一天中均降低了其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晋大75的Ci,而0.92 kg.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其WUE。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欧李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李3号为试材,对设施内外及露地条件下欧李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欧李光合速率的有关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欧李3号叶绿素含量增加;欧李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型曲线。设施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分别于9:00、15:00达到高峰,分别为19.989、.59μmol/(m2.s)。而在露地,光合速率分别于10:00、15:00达到高峰,且其值明显低于设施内。综合分析各因素认为:欧李设施栽培时应避免湿度大幅度下降而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广玉兰嫁接幼树光合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玉兰幼树不同生长阶段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广玉兰幼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明显表现出C3植物的特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4:00时出现"午睡"现象,在不同生长季节,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生长盛期>生长末期>生长初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片温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3个因子;光合效率和表观量子需求量的日变化呈"U"型,在14:00出现最低值,且两者的季节变化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现为生长盛期>生长末期>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