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凌凡 《中国果菜》2001,(1):21-21
西瓜是淡旺季差价比较大的品种之一,在果实质量良好、贮藏库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贮藏50至80天,一般九月份入贮,可以贮藏到11、12月份出售。西瓜有它不同于其它水果蔬菜的贮藏特性,因此贮藏方法也有其特点,那么在贮藏之前,应对西瓜的贮藏特性进行了解,掌握其贮藏方法。 1、品种:不同的西瓜品种耐藏性有明显差异,据陶辛秋等试验,中育10号、丰收2号、新澄、密桂等品种较早花、石红1号、湘密、苏密等品种耐贮,商品率较高。钟促贤等试验,晚熟品种新澄、浙密贮藏中乙烯释放量很低,腐烂很少,而早熟品种琼露、中育1号则相反,耐…  相似文献   

2.
梅果实的收获期正值高温时节,树上的果实表面温度常高达40℃以上.在贮藏期间因高温,果实失水、软化、黄化速度较快,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影响加工品品质,并给远途运输增加困难.据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梅果实在15℃恒温条件下,可保持鲜度6日左右,20℃以上温度仅可保鲜2—3日,本文即从贮藏场所温度方面探讨对果实鲜度的影响,为青梅果实的贮藏提  相似文献   

3.
果品类较为先进的贮藏技术是 CA 贮藏(调节环境气体的冷藏方法)。CA 贮藏的原理是:氧气含量较少,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从而尽可能降低果实的呼吸量,保持在休眠状态下。据试验调查,苹果果实在贮藏期间温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金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贮藏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果实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贮藏可以很好的保持果实品质,呼吸强度峰值出现晚,保持了较高的果肉硬度;5℃和10℃贮藏能够促进果实的后熟,加速呼吸强度峰值的到来、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但35℃贮藏的果实7d后会失去商品价值,发生腐败;16℃贮藏果实后熟品质不佳。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果实干物质含量在上述温度条件下贮藏变化都不明显,但在一定范围内,干物质含量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山楂常温贮藏与冷藏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山楂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常温下土法贮藏和简易贮藏方法,而据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报道,在0℃条件下贮藏山楂150天,用硅窗袋包装和普通筐装的总损耗率为4.6%和31.7%,差异非常显著。为探讨不同的包装方式、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山楂贮藏保鲜的效果,我们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1989年间又进行了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山楂品种为豫北红。试验重复进行两年,1987年果实采自辉县黄水乡龙水梯村山楂园(10月4日采收);1988年重复以上试验,果实采自辉县上八里山楂园(10月5日采收)。 果实采回后预冷一昼夜,经分选入贮。设4个处理;①普通常温…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的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降低温度 采收后的果实仍是进行呼吸活动的活的有机体,呼吸的过程中淀粉等被分解为糖,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细胞壁和细胞膜解体,导致果实变软。在果实贮藏的正常温度范围内,呼吸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降低贮藏温度,减弱果实呼吸,就可延长果实的贮藏期,这是鲜果贮藏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猕  相似文献   

7.
梨近冰温贮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在近冰温(-1±0.5)℃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比较了丰水、园黄梨在近冰温与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丰水、园黄梨果实冰点为-1.3~-1.4℃;在(-1±0.5)℃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温度为-0.6℃;近冰温贮藏可减少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量,减轻细胞膜损伤,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期,贮藏效果明显好于0℃贮藏。  相似文献   

8.
‘翠冠’梨在浙江富阳地区7月下旬成熟,自然条件下存放有效期5天。对其进行冷库贮藏保鲜试验,8成熟时采摘入冷藏库贮藏,维持1~5~C的温度,保持70%~85%的湿度,贮藏近4个月中,果实品质变化趋势是:贮藏初2个月,风味达到最佳,未发生腐烂,果实失水率为5%;贮藏2个月后,品质开始下降。说明‘翠冠’梨冷藏最佳时间为2个月。  相似文献   

9.
以‘凉香’苹果为试材,研究1.0μL/L的1-MCP处理后对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果实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减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1-MCP处理的果实在20℃常温条件下贮藏85天和0℃冷藏条件下贮藏200天仍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外观颜色和风味,而对照果实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分别贮藏55天和140天时便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贮藏温度对藤牧1号苹果果实保鲜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藤牧1号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温度对果实酶活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0℃和5℃温度条件下果实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前期逐渐增加,出现峰值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20℃条件贮藏的果实不但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始终高于5℃条件的果实,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也较早。果实贮藏期间,果肉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逐渐增加,纤维素含量逐渐下降。20℃条件贮藏的果实的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含量变化率均高于5℃条件贮藏的果实。随着果实中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变化,果实逐渐软化,果肉硬度降低,失重率增加,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使蔬菜从原产地长途运输的收益不如就地长期贮藏。因此贮菜的兴趣增强了,要求更新、更有效的最适贮藏条件的信息。 贮藏新鲜蔬菜所推荐的相对湿度(RH),传统上是在降低温度水平使产品失水和在高湿度下增加腐烂这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推荐的最佳相对湿度逐渐接近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常敏 《中国蔬菜》2003,1(3):57-58
番茄又称西红柿 ,属于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 ,原产于秘鲁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 贮藏特性番茄为呼吸跃变型果实 ,其呼吸高峰始于变色期 ,半熟期达到最高值 ,此时果实品质最佳 ,然后呼吸强度下降 ,果实衰老 ,完成转红过程。若采取措施 ,抑制这个过程 ,就可延长贮藏期。不同成熟度的番茄适宜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期也是不同的。番茄多以未充分成熟的绿熟果入贮 ,经过后熟的成熟果供食用。因此 ,贮藏温度的控制应以尽量延缓后熟和减少腐烂 ,使贮藏期得以延长为目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番茄后熟的速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慢 ,腐烂也随之减轻…  相似文献   

14.
粉果番茄贮藏期间主要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浙粉20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1、7、14、20℃)对番茄果实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浙粉202"果实贮藏13d时,14℃和20℃条件下腐烂率比1℃和7℃条件下腐烂率高,4个储藏温度下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贮藏13d时,1℃贮藏条件下番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最大,20℃条件下的硬度最小,7℃条件下有机酸含量在整个贮藏期较高,14℃条件下果实颜色值最大,20℃条件下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颜色一直最低,1℃贮藏条件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较高。因此,对于番茄"浙粉202"长时间贮藏的温度以1℃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红地球’为试材,鉴别分离纯化得到的葡萄灰霉菌后,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采后葡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在抑菌效果最佳的温度下,使用SO_2分别进行了持续式熏蒸和脉冲式熏蒸的体内、体外试验,进而确定了抑制葡萄灰霉菌的‘红地球’葡萄最佳贮藏条件。结果表明,-1℃是抑制葡萄灰霉菌的最佳温度;体外试验中,综合抑菌效果及SO_2残留,脉冲式熏蒸显著优于持续式熏蒸;体内试验表明,300μL/L SO_2熏蒸30 min迅速脱除,于-1℃贮藏,每15 d以50μL/L SO_2熏蒸30 min的脉冲式熏蒸为葡萄贮藏最佳防霉方法。贮藏48 d后,‘红地球’果实腐烂率为3.5%、失重率为2.2%,SO_2残留为8.15 mg/kg,符合FDA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早釐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其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0±0.5)℃、空气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至140 d时,采收期Ⅲ(盛花后106 d)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果实硬度、好果率也较高,果实品质较佳。可见,在辽宁省熊岳地区,'早釐酥'梨果实在8月11日左右、盛花后约106 d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7.
自然通风库是我国当前柑桔产地的主要贮藏库型。由于该库库体结构不够合理,通风受外界风速的制约较大,库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较大,因而往往达不到贮藏果实所需要的较低而稳定的温度条件。尤其在柑桔采收时节,白天气温较高,果实进库时带入大量热量,造成库温升高。贮藏后期(翌年4—5月)气温回升,虽晚间库外有较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定期测定0、2、4、6、8、10℃6个贮藏温度下,不同成熟度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4.5%、16.5%)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细胞膜渗透率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几种贮藏温度对采后哈密瓜果实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及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果实在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下降,细胞膜渗透率上升,综合看来,"西州密25号"在6℃左右条件下贮藏效果更佳,温度过低会加重果实表面变色与病斑发生,温度过高会加快果实腐烂与衰老。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对桑果采后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和生理指标的动态分析,证明桑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低温可抑制其代谢变化,降低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的出现,延缓桑果的劣变。并推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是呼吸跃变产生的原因之一。综合测定结果和外观评估,认为桑果的最佳贮藏温度是0℃。  相似文献   

20.
草莓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屈服应力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成熟度的草莓果实硬度,屈服应力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屈服应力随贮藏时间逐渐递减,其递减速率与贮藏时间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时间长,递减越快。成熟度对草莓果实的硬度,屈服应力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屈服应力随贮藏时间变化的不同阶段的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在相应贮藏条件下的草莓果实的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