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木材漂白已产生变色的木材,漂白是消除变色的主要方法,也是木材调色和改色的第一步。木材漂白是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来完成的。反应中破坏和变性木材中的发色基和助包基等与颜色有关的构造成分,达到木材漂白的目的。3.1漂白剂及漂白助剂木材漂白剂分氧化、还原和其它三类,见表2。氧化类漂白剂可分有机和无机的过氧化物及氯类。以无机过氧化物类中的过氧化氢(双氧水)和无机氯类中的亚氨酸钠为最常用。有机过氧化物类漂白剂如过醋酸、过蚁酸和过氧化苯团等可使木材脱色后具耐光性的效果。还原类漂白剂是氢、氮、硫、酸类的化合物,对热…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了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漂白剂的漂白工艺,对西藏桦木地板进行漂白。其漂白效果好,白度均匀,漂白度提高明显,且以H2O2为主的漂白剂污染轻,工艺流程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几种常见的氧化型和还原型漂白剂对变色北美鹅掌楸木材进行漂白试验,对漂后试材进行目测观察及测色仪测定色度指数比较其漂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北美鹅掌楸木材的一般漂白,氧化型漂白剂优于还原型漂白剂.在考虑环保和对材面纤维的影响等因素的条件下,低浓度过氧化氢对漂白对象有很好的漂白效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6%,pH值为9,5 ~10.0,Na2SiO3质量分数0.4%,温度70℃,时间60~ 90 min.  相似文献   

4.
麦草爆破制浆漂白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麦草浆漂白的性能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纸浆白度.H2O2漂白剂因漂白损失小、漂后白度稳定性好,从而常用于纸浆漂白,特别是高得率浆的漂白.为寻找H2O2的漂白规律,本文对H2O2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漂白剂H2O2在水中电离生成OOH-作为漂白的有效成分,其浓度的提高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增加H2O2用量将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H2O2在碱pH缓冲剂存在的环境中电离,将产生一个较稳定的OOH-浓度,使漂白反应稳定.但是过高的pH值会导致H2O2分解,同时碱与浆中木素的反应生成新的发色基因,使纸浆白度下降.适当的温度会促使H2O2的电离,使漂白反应顺利进行.但温度过高则使H2O2分解,失去漂白作用.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加入了螯合剂.根据MonicaLundquist的研究模型,本文对麦草爆破浆的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白度值可表示为dWdt=k[H2O2]0.2340[NaOH]1.2619W-1.8176.公式表明:较高的H2O2浓度、NaOH浓度及较少的发色因素对白度提高有利.从公式中还可看出在保证必需的H2O2用量的情况下,pH值的控制对白度的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漂白反应  相似文献   

5.
几种漂白剂对藏东南桦木的漂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几种常见漂白剂对藏东南桦木板材进行漂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藏东南桦木的一般漂白,过氧化氢优于其它漂白剂,而亚硫酸氢钠的还原漂白可以使由过氧化氢漂白后的板材白度增加,返黄减少;过醋酸则对过氧化氢很难漂白的节子及深木纹线有很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在不同单板厚度、不同漂白时间、连续漂白不补充漂白剂、连续漂白补充漂白剂等条件下杨木单板的漂白效果,结果表明:单板厚度对漂白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漂白时间延长,漂白效果更好,但漂白时间不宜过长;连续漂白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漂白剂。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木材漂白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NaOH的稀溶液处理泡桐木材,观察桐木渗透性、木材颜色的变化不碱液对泡桐木材漂泊白效果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OH稀溶液对木材颜色没有明显损害作用,能显著提高桐木的渗透性,促进木材漂白效果。泡桐木材经过2d的0.3%NaOH稀溶液预处理,再经2%的硫代硫酸钠漂白处理3d,半年老化后测色,桐木表面和内部的白有度比未处理材显著提高,色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木材漂白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木材工业、造纸工业及人造纤维业的强劲发展,木材漂白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文中在分析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木材漂白的基本原理、常用药剂及其选择原则和几种主要的漂白机理,简述了我国学者在应用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泡桐木材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对一组木材复合漂白进行了研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双氧水质量浓度,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泡桐木材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合软木材料的特点,分析研究漂白剂的性能,选取过氧化氢(H_20_2)作为软木材料的漂白剂;采用SC-80C全自动色差计对漂白试样进行白度的定量测量,综合考虑定性观察和定量检测的结果,确定软木材料的最佳漂白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为9%,漂白时间为60 min,漂白温度为70℃,漂白液的pH值为10.以白度为评价指标,各因素对漂白效果影响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时间,过氧化氢浓度,pH值.各因素对白度的影响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实木经水热处理后,木材颜色有所变。为此,对不同水热处理后的思茅松实木进行了漂白工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出了与水热处理条件相对应的最佳漂白工艺及影响漂白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同一树种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试件的白度不同,与之对应的较佳的漂白工艺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条件水热处理木材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热处理后的枫木和橡胶木试件进行漂白处理,探讨水热处理工艺对后续漂白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试件的白度不同,对应的较佳漂白工艺亦不同.橡胶木较枫木容易漂白;2个树种的试件均在水热处理条件Ⅲ时,试件的白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从3个方面扼要论述了影响木材变退色的因素、木材漂白的方法及其影响因子、染色处理。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人造薄木生产中单板的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木材颜色的成因及漂白机理,重点介绍了人造薄木生产过程中单板漂白工艺。研究表明,经漂白处理的单板,颜色明显变浅,色调也比较均匀,而且还消除了板面污染,对单板的染色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硫酸盐浆过氧化氢强化氧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预处理和过氧化氢强化氧漂对氧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螯合预处理能较多地提高氧漂的选择性和脱木素程度,而对漂后浆的白度影响较小。在氧漂过程中添加过氧化氢能大幅度提高预处理浆的白度,而浆的卡伯值和粘度下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木材漂白药剂的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叙述了木材漂白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药剂,并对各种药剂的适应环境、应用范围和使用的助剂进行详尽的论述,提出了木材漂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Europe, large quantities of oak wood are available and industrial partners showed interest in bleached oak as oak's re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reintroduce it on the design furniture market. In the present work besides oak two further wood species beech and black locust were also examined in comparison. Bleaching of beech has a relative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 and can be done with good results with H2O2, contrary to oak where bleaching with the same agent results in a spotty discolora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high-greenish incrust. A second substance is suggested to be used, to achieve the same significant bleaching effect for oak and black locust as for beech. As bleached wood surfaces are also subject to color changes due to sun radiation, bleached samples of the three wood species were exposed to artificial xenon radiation and their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with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application. Expecting industrial-scale application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application type on the measure of total color chang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feature of color development was described as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time for all three wood species and all three applic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