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芝麻土壤施镉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镉低于1.2ppm有增产作用,高于2.0ppm则产生危害,土壤镉含量与芝麻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符合一元二次方程。芝麻减产15%的土壤镉临界浓度为16ppm,籽粒镉含量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土壤镉临界值为0.6ppm。植株镉累积系数为:根(1.13)>茎(0.84)>叶(0.45)>籽实(0.23)。大田植株镉累积系数为:根(1.35)>茎(0.61)>叶(0.39)>籽实(0.28)。芝麻年吸镉率为土壤镉的0.157%。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了湖南17县的传统名优茶产土壤酸度及养分状况,结果显示,土壤PH值为4.5-5.5,有机质大部分样品在2.5%以上,全氮与全磷含量多数在0.1%以上,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超过120,10和100mg/kg土,代换性钙30-200/100g土,代换性镁在8mg/100g土左右,有效铁、有效锰一般在100和10mg/100g土以上,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比低产茶园的丰富,自然土壤又高于茶园,表明自然土壤开垦成茶园后,如注意土壤管理,肥力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前言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对氮素化肥吸收利用的差别尚未见报道,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对此,1986年我们选用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用~(15)N示踪法标记氮肥进行了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土壤;中肥力砂壤土,PH值7.4,有机质0.724%,全氮0.049%,水解氮46ppm,全磷0.071%,速效磷41ppm,速效钾100ppm。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土壤为盐碱沙土,肥力中等,0~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73%,全氮0.054%,速效氮53.4ppm,速效磷5.5ppm,速效钾61.0ppm。土壤PH值为8.2,全盐0.113%。品种为徐州514,种子经0.3%多菌灵溶液浸种24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硼素施用效果不同.黑土区在NP基础上施硼平均增产块根11%,含糖提高0.3~0.9度,产糖量平均提高15%.在碳酸盐黑钙土区,施硼效果不明显.硼与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N:P_2O_5:KaO:B=1:1.6:1:0.07.要素总用量为11.2kg/亩.土壤中有效硼的临界值为0.5ppm。试验还看出,施硼有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7.
1980-1981两年。我们进行了红麻施用硫酸钾的试验。试验田为砂壤土;实行稻麻轮作;土壤养分经播种前取样测定,两年分别为:全氮0.049%和0.087%,全磷0.116W和0.131%,有机质0.735%和0.97%,速效钾45ppm和54ppm。氮肥用量分别为尿素55.5斤和44.5斤。为排除有机肥料的干扰,试验都不施用有机肥料。两年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油菜硼素吸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及油菜品种之间的差异。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7年10—12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 试验采用土培。供试土壤采自江苏省溧水县傅家边村。土壤质地为中壤土,pH:5.4,热水溶性硼为0.29ppm。供试的三个油菜品种为中油821、宁油8号和中油低芥2号。土壤盆钵为塑料杯。每盆装±1.2公斤(过5mm筛的风干土),并以每公斤土施入NO.15克[Ca  相似文献   

9.
文典  胡霓红  赵凯  王富华  王旭  何舞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1942-1948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各重金属浓度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重金属(Cd、Pb、As、Hg、Cr)在种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土壤中的活性、小白菜可食部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产地环境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影响小白菜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小白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高低顺序为Cd>Pb>As>Cr>Hg,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Hg)>Pb。依据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值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小白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74mg/kg,Pb:494.78mg/kg,As:113.58mg/kg,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83 mg/kg,Pb:146.87 mg/kg,As:21.94 mg/kg。小白菜对Hg表现为低积累。土壤中有机质、CEC与土壤全量Hg正相关,CEC与土壤全量Cr负相关,土壤pH能增强土壤中Cr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春优84和中浙优8号为试验材料,在浙江衢州典型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施用对土壤酸碱度(pH)、土壤重金属元素(Cd、Fe、Mn、Zn等)有效态、水稻植株(稻草、籽粒)重金属元素积累量的影响,并探究了施用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降低籽粒Cd积累的机理。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1.5 t/hm2)对土壤金属元素有效态、稻草和籽粒重金属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有机肥(1.5 t/hm2)+土壤调理剂(2.7 t/hm2)联合施用处理后,土壤pH增加9.48%,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和植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16.41%(DTPA提取)和48.96%(CaCl2提取),稻草和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40.04%和48.22%。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稻草Cd含量、土壤Cd有效态与籽粒Cd含量显著相关。由此可见,施用土壤调理剂通过提升土壤pH,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其中有效态Cd含量下降尤为显著,以此调控水稻稻草和籽粒中的Cd积累。说明供试土壤调...  相似文献   

11.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有效养分、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的相关。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均随之降低,连作3年,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29.3%,蔗糖酶降低12.7%,脲酶降低9.8%。连作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连作年限间提高和降低均不超过5%。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与土壤中的N、K、Cu、Fe、Mn、Zn等速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播种前的活性与P、K、Zn含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收获后的活性与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多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江浙皖三省茶园土壤硫含量及其影响因子,土壤对硫的吸附固定特性等的研究表明,茶园土镶有效硫含量在5.4—250.7mg/kg之间,平均为54.1mg/kg,以浙江最高,江苏次之,安徽最低;土壤全硫量在24-453 mg/kg之间,平均为190.5 mg/kg;土壤有效硫占全硫的比例在1.38%-69.1%之间,平均为17.2%。土壤有效硫含量与全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成土母质和茶叶产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在过去十年中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平均降幅达32.8%;缺硫土壤的比例也相应由31.2%提高到了46.1%。土壤对硫的吸附固定能力因施硫量和成土母质不同而异,随着施硫量的增加,土壤对SO_4~(2-)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成土母质间比较表现为第四纪红土>鞍山斑岩>溪流冲积物>红砂岩,加入到土壤中的硫素养分平均有29.9%被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镇赉县土壤有效硼含量在0~138ppm,平均含量在0.50ppm,其中55% 的样本含硼量低于临界值(0.50ppm)。甜菜是喜硼作物,如果严重缺硼会引起生理病害(心腐病)。潜在性缺硼不发病时,施硼肥亦会增产,为了指导大面积生产,我们进行了甜菜根外追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增糖效果显著。试验在镇赉县五棵树镇进行,试验田面积为2000m~2。甜菜品种是进口丹麦单粒种。试验田在早春顶浆三犁川打垄整  相似文献   

14.
土壤速效磷含量,对于施用磷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土壤速效磷含量在10~15ppm(磷酸氢钠法),绿肥、油菜需施磷,其他作物不需要施磷,速效磷含量>15ppm,一般不需要施磷,新洋农场一般田块的速效磷含量>10ppm,平均为16.8ppm,属于富磷土壤,但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增施磷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与作物高产栽培条件下,高氮量的施用,作物对磷的需要量增加有关,所以对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土壤上磷肥的合理施用的研究还是有应用价值的。有关磷肥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大多数试验表明,增施磷肥不易出现减产现象,也就是说不符合一元二次…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葡萄园施肥,明确常用绿肥紫云英的最佳翻压量,试验在施用等量氮、磷、钾条件下,研究比较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葡萄园土壤养分以及葡萄果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草紫云英翻压量达15 t/hm~2以上时有效提高土壤养分,且促进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鲜草紫云英翻压量为22.5 t/hm~2时,最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但翻压量超过22.5 t/hm~2时,对土壤养分和葡萄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新粳伊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T1,尿素施用量0+光合细菌54 kg/667 m2;T2,尿素施用量2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3,尿素施用量3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4,尿素施用量3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5,尿素施用量4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CK,不添加尿素、光合细菌),研究了光合细菌单独施用及与尿素联合施用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T1处理土壤尿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T1处理水稻产量较CK显著增产5.19%。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各因子含量下降,其中,T3、 T4处理的硝态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T2和T5处理;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极显著线性增长趋势,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降低后上升,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尿素用量增加,水稻穗长、株高、产量和整精米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精米率先上升后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素和硝态氮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尿素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综上,单一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与尿素联合施用能够显著激活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从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增加和加工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上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硒水平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油菜不同时期各器官含硒量。结果表明:(1)土壤加硒至15—20ppm时,油菜出现中毒。(2)随土壤硒含量增加,油菜各器官硒含量成倍增加,表明油菜富硒特点明显。(3)油菜籽中硒主要分配到菜籽饼内,菜籽油的硒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火山灰土研究了不同水分和盐分条件下参与硝化反应和葡萄糖分解反应的微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和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水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正相关,盐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成负相关。就葡萄糖分解的相关微生物而言,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增加水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活性;而当土壤电导率(EC)上升到5ms/cm以上时,其活性则受到强烈抑制。就硝化细菌而言,在相对含水量20%~60%范围内,其活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当土壤EC值增加到2ms/cm时,硝化反应即受到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19.
茶树施用镁肥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镁是茶树营养的一种重要元素。国内外对土壤和茶树缺镁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并建议将镁肥同氮砱钾肥配合施用。前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0~60ppm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有效镁含量达到70~80ppm,每公顷施用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根据吴洵同志的资料,有73%的低丘红壤茶园缺镁,有效镁含量在40ppm以下。在缺镁的土壤上施镁肥显著地促进幼龄茶树生长,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茶树氮代谢。 本文想从茶树镁营养诊断,镁肥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0.
油菜花粉萌发率与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浓度均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花粉萌发率最高的蔗糖和硼酸浓度分别是12.5%和131ppm,土壤硼不足(含水溶性硼0.2ppm)时萌发率为13.1%,土壤硼适量(硼0.7ppm)时为46.2%,土壤硼过量(硼1.5ppm)时为34.8%,与硼不足的相比,差异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