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粮及根茎蔬果原料的食品制作是我国食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营养需求的提升,主食杂粮与根茎蔬果类食品颇受城乡居民的青睐,在餐厅、超市都出现了旺销局面。对于生产者和研发者来说,无论是品种的开发、口味的变化、技艺的创新等,都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以加快杂粮等食品的发展进程,去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政府关于加快杂粮全产业链开发的实施意见及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中,将发展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作为战略目标。从山西杂粮的地域生态、资源、品质、竞争等优势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发杂粮功能食品的发展思路和建议,旨在为山西杂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钰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钰铳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台湾主要的杂粮谷物深加工制造供应商之一,多年来积极参与到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交流中。在总经理谢日鑫看来,台湾的健康食品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大陆地区凭借原材料主产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优势将逐步迎来黄金时代。在访谈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关杂粮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西付翔杂粮食品有限公司 陕西付翔杂粮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1995年由总经理付翔创建的定边县付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职工300多人,总占地面积5 280m2,厂房面积2 360 m2,产品种类有炉馍、杂粮月饼、杂粮麻花、杂粮休闲食品、优质杂粮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5.
苦荞麦作为我国传统杂粮品种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食疗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苦荞麦富含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具有强大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对近年来国内外苦荞麦营养成分、治疗功效,以及产品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苦荞麦当前产业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在福建省漳州市金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召开了“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系列产品鉴评会。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漳州市金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非油炸杂粮方便面,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方便面食品。该方便面选用玉米、荞麦、燕麦、小米、杂豆等多种杂粮为原料,采用两次挤压蒸煮技术,生产出来的方便面具有弹性、耐浸泡、复水快、不断条、不混汤、有咬劲、口感细腻滑爽等特点,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正>"谷宜生",意取"五谷为养,宜生健康"。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杂粮看晋城。山西杂粮虽好虽多,但工业化生产杂粮早餐饮品的企业不多;全国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总数13.4万家,食品小作坊大约17万个;专职工业化生产杂粮代餐产品的现在只有山西省晋城市伊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健公司")的谷宜生系列产品。谷宜生早餐,专业、专心、专注于杂粮早餐代餐饮品的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8.
杂粮营养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市场杂粮需求旺盛,颇受青睐,价格大幅度提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山西省委省政府已经将杂粮作为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予以高度重视,重点发展。这对于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必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杂粮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其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从生产、科研、加工、销售等环节探索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加工的杂粮食品不能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等问题,在分析国内外杂粮加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食品加工技术进步为依托,探讨了科技创新的目标与方向,以及共性技术支持为重点,旨在为杂粮加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9日,“2008谷物杂粮营养食品—食品工业新机遇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由国内知名食品企业惠尔康集团、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国内食品领域的顶尖专家与部分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家一道就谷物杂粮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王泽宇  罗健科 《中国种业》2023,(7):11-15,19
杂粮绿色生产基地、全国小杂粮(莜麦、荞麦、良谷、豌豆)之乡是会宁县的一张名片,燕麦(莜麦)栽培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明显。燕麦是会宁县地理地标产品,其食品是民众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近年来,会宁县燕麦(莜麦)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生产原料和商品的市场流通量趋缓,品牌影响力趋弱,但是品质更加优良。对甘肃会宁县燕麦的生产历史、营养成分、功能特性进行概述,分析了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区域特色优势及发展的意义,对燕麦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再做强做优燕麦产业提供参考和建议。因地制宜地发展燕麦特色产业,丰富产品文化内涵,不断创制、创新产品品牌,发挥区域燕麦特色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杂粮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杂粮只是作为食品、小吃的原辅材料,其制品产量少,品质和口感差,产品科技含量低,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产销都囿于较小区域,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因此,研究开发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杂粮制品,对充分利用杂粮资源,增加人们的食物品种,促进我国西部杂粮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不同杂粮粉条生产工业化的可行性曾有一些厂家,利用面条生产的方法,以部分玉米粉、荞麦粉代替面粉,生产玉米面条、荞麦面条等,结果发现,其制品口感粗糙、绵软无筋力、易糊汤,杂粮所占的比例较小,这…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杂粮养生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利用,杂粮主食产品正不断丰富着百姓的餐桌。然而,杂粮口感较差、烹饪时间长、不方便食用,也不符合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何开发既食用方便、营养美味,又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到的杂粮食品,已成为杂粮加工发展的一大趋势。"如果仅靠单纯原粮等初级产品的消费量,根本无法带动整个杂粮产业的发展,发展杂粮深加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杂粮产业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简述了我国杂粮产业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杂粮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杂粮产业出现生产蓄势待发、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和流通日趋活跃的新态势,值得高度关注。杂粮生产前景看好。表现在,加大重点品种的发展力度、着力发展杂粮优势品种和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户杂粮生产关系到整个杂粮产业的粮食来源,目前农户是杂粮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种植杂粮与否,将会影响社会杂粮的供给问题。为了分析当前农户种植杂粮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河北省337份杂粮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愿意种植杂粮的农户占81.9%;农户年龄因素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农户文化程度和杂粮产量两个因素达到0.05显著水平,种子费和是否有订单两个因素达到0.10显著水平。最后提出继续增加科研水平,开展品种、技术、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年轻、有文化的技术人员从事杂粮农业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完善经营主体的补贴制度和企业农户订单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山西省杂粮产业现状,为山西省杂粮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从杂粮种植地域、杂粮加工及产品、杂粮企业的现状、杂粮加工机械、杂粮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杂粮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加强杂粮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杂粮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获悉,中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hm2, 多种杂粮品种的种植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头号“杂粮王国”。相对于大宗粮食作物而言,中国的谷子、芸豆、小豆、荞麦等杂粮品种,在世界粮食贸易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杂粮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在世界杂粮生产中占  相似文献   

19.
11月21日,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示范专题活动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来自全国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研发、生产、装备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主管部门的负责人200多人,围绕现有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开发营养性和功能性产品,以及如何推进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山西省小杂粮的生产优势、生产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