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紫罗兰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光照条件、无菌苗日龄、酶液渗透压、酶液组合及酶解时问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种子在20℃黑暗下萌发4d后,转移到2000lx、每日光照14h条件下,约14d苗龄,用埘为1,2%的纤维素酶(celluase onozuka R-10)+w为0.8%的离析酶(macerozyme onozllka R-10)+3mmol/LMES+CPW-10M(CPW+w为10%的甘露醇)酶组合处理约12h,可以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红豆草的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种类及组合、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作为原生质体游离材料好于下胚轴;红豆草愈伤组织在1.0% cellulose 0.8% Macerase 0.5% macerozyme R-10的酶液中酶解6 h为较理想的原生质体酶解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影响诱导矮牵牛(Petunia hybrid)形成愈伤组织和分离、纯化其原生质体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矮牵牛无菌苗叶片可在含1.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0.1 mg/L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用酶液(2%纤维素酶R-10 + 0.5%果胶酶Y-23 + 0.3%离析酶R-10,0.5 mol/L甘露醇)对继代培养10~15 d的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静置酶解12 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分别达到3.4×106个/g 和83%。  相似文献   

4.
矮牵牛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幼嫩叶片为试材,探讨了渗透压(甘露醇浓度)、水解酶浓度、酶解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矮牵牛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2%纤维素酶R-10+0.2%果胶酶Y-23+0.4%离析酶R-10+20 mmol/L 2-(N-吗啡啉)乙磺酸(MES)+0.1%牛血清白蛋白(BSA)+0.11%无水氯化钙(CaCl_2)为酶解液,在0.5mol/L甘露醇浓度下静置酶解5h,1 100r/min离心2min沉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产量及活性分别为2.90×106个/g和88.1%,可为后续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培技术,以宁杞1号枸杞和农大1号番茄种子的无菌苗叶片、下胚轴为外植体,脱分化培养分别获得其愈伤组织,经继代增殖和酶解处理获得质量较好的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枸杞、番茄无菌苗的下胚轴分别在附加有1.0mg/L2,4-D+1.5mg/LKT和1.0mg/L2,4-D+1.0mg/LKT的MS固体培养基中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是68.45%、64.33%)无褐化或褐化率最低,产生的愈伤组织适合于原生质体培养且效果最好;将0.5%果胶酶、1%纤维素酶、0.2%离析酶R-10、0.2%半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在pH5.0~6.0、温度30℃下振荡酶解12~16h,所得枸杞、番茄原生质体均在Km8P液体培养基中纯化培养,原生质体及活力状态均可保持2d左右。  相似文献   

6.
红麻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暗培养3日龄的红麻无菌苗下胚轴,在0.45 mol·L-1甘露醇的渗透压条件下,以5.0mg·L-1纤维素酶(Cellulose R-10)和5.0mg·L-1果胶酶(Pectinase)酶解12 h,原生质体的产率最高,活力较强.以5.0×104个·mL-1的密度,在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附加0.5 mg·L-1 2,4-D和0.5 mg·L-1 6-BA,用微滴法培养,对原生质体的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mg/mL、菌丝菌龄15h、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35℃、酶液pH5.6、以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h的原生质体在含1.0mol/L甘露醇的再生培养基上26℃时进行培养,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再生效果,再生率为3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百合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和培养条件,为百合原生质体融合、再生体系建立、转基因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天堂’百合无菌苗叶片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离析酶组合分离原生质体,采取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主要因素即渗透压、酶解组合、细胞筛和酶解时间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以百合无菌苗叶片在1.0%纤维素酶+0.5%离析酶+0.1%果胶酶+0.6 mol/L甘露醇+10.0 mmol/L CaCl2·2H2O+20.0 mmol/L MES+20.0 mmol/L KCl混合酶解液为最优条件,25℃,25 r/min, pH为5.6黑暗酶解6 h;孔径75μm细胞筛过滤,600 r/min离心5 min收集细胞,原生质体产量可达6.4×105个/mL,原生质体活力为78.0%;将纯化后密度为1×105个/mL的原生质体溶液接种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可以存活,并生长产生细胞壁,但没有启动细胞分裂和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结论】初步建立‘白天堂’百合的高效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9.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进行研究.以无菌发育5~7 d种子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组合、酶解时间、渗透压和pH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 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达到3.53×106个/g,存活率为90.6;;以甘露醇作为酶解渗透调节物质较为理想,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 mol/L的甘露醇最为适合原生质体分离;酶解液pH调至6.0时原生质体产量、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幼叶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番木瓜幼叶原生质体的最佳分离条件。【方法】以20~30日龄番木瓜无菌苗幼叶为材料,对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酶液组合、酶解时间、纯化离心速度(500~1500rpm)及离心时间(6~10min)进行探讨。【结果】随着酶解液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的提高,番木瓜原生质体产量逐渐升高,而其活力逐渐降低,其中以为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组合的效果较好,解离时间以8h为宜。随着酶解液中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原生质体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55mol/L时达到最大(2.48×106个/gFW)。在悬浮纯化原生质体时,以1000rpm离心6~8min的效果较好。【结论】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酶解液为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25mmol/LMES+0.55mol/L甘露醇,最适酶解时间为8h;在原生质体纯化时,使用1000rpm离心6~8min,有利于获得产量及活力较高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1.
双亚5号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解离及体细胞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双亚5号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制备、电融合和培养的适宜条件,为进一步深入进行亚麻与罗布麻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已建立的双亚5号亚麻和罗布麻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电融合,培养.[结果]制备亚麻和罗布麻原生质体的最佳渗透剂分别是5.6;蔗糖和0.7 mol/L甘露醇;游离亚麻和罗布麻原生质体的最适酶组合都是0.5; Cellulase Onozuka R-10+1.0; Cellulase Onozuka RS+0.2; Pectolyase Y-23;最佳酶解时间分别是4和3 h;亚麻细胞最佳继代时间是转瓶后的第3 d,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存活率均为92.0;,产量分别达到1.24×106和22.4×106个/mL;2种原生质体电融合的最佳参数依次为:AC 8 v/cm,持续25 s-DC 1 500 v/cm,脉冲宽度为60 μs,脉冲次数1次-交流电时间为9 s,重复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融合率达到20.5;.[结论]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实现体细胞杂交.  相似文献   

12.
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纤维素酶、0.5%离析酶、3mmol/L MES 和0.25mol/L 甘露醇的CPW 酶液酶离出的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在去NH_4NO_3的KM_(8p)附加0.5mg/L 2、4-D、lmg/L BA、125mg/L 水解酪蛋白(CH)、0.15~0.20mol/L 葡萄糖和0.05mol/L 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出微愈伤组织,再经MS附加多种成分的培养基培育,增殖出大量松散粒状、表面光滑的多种形态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根。  相似文献   

13.
石斛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石斛兰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建立最佳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方法]以石斛兰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纤维素酶浓度、酶解时间、温度、pH值以及甘露醇浓度对石斛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以3%纤维素酶R-10+0.6%果胶酶Y-23为混合酶液,0.5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6℃的黑暗条件下,pH值为5.4的酶液组合中,黑暗条件下振荡,酶解15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结论]该制备体系为后续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潘耕耘  雷俊玲  林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16-12719,12723
[目的]为紫罗兰切花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重瓣紫罗兰品种‘淡紫’为材料,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8种预处液(Y1~Y8)对其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Y8预处理液(40g/L蔗糖+300mg/LAl2(SO4)3+10ml/LNaClO)可最大程度地延长紫罗兰切花的瓶插寿命,增加其花枝鲜重和花茎,促进开花,维持水分平衡和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延缓MDA产生,并维持花瓣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该处理切花的瓶插寿命达11d,开花率和花茎的增幅分别达33.71%和17.95%;0.2mmol/L的STS处理12h后,紫罗兰切花出现叶片失绿、花瓣边缘萎蔫等毒害现象。[结论]40g/L蔗糖+300mg/LAl(SO)+10ml/LNaClO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离体诱导成株的激素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幼苗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培养基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 mg/L)+IAA(0.3 mg/L),该培养基中下胚轴的不定芽诱导率为73.3%,子叶的不定芽诱导率为53.2%;低浓度IBA和IAA配合使用的生根效果好于单独使用IBA。  相似文献   

16.
以西伯利亚白刺幼苗子叶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酶组合、渗稳剂甘露醇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其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酶解条件为1%纤维素酶OnozukaR-10+0.2%果胶酶Y-23+0.8mol·L-1甘露醇,28℃下酶解3.5h。而且,经过预处理的子叶,其原生质体得率优于未处理的。在MS+2,4-D1mg·L-1+6-BA0.5mg·L-1+0.7mol·L-1甘露醇的固液双层培养基中,原生质体能形成细胞团。  相似文献   

17.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和紫罗兰的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高Ca2+-高pH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PEG浓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密度为5.0×105个/mL下融合25 min,融合率可达17%。在附加1.5 mg/L 2,4-D,0.5 mg/L NAA,0.5 mL/L BA的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以0.3 mol/L蔗糖和0.1 mol/L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进行液体浅层培养融合体,培养3~6 d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7 d时统计分裂频率最高为13.8%,35 d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其植板率最高为6.5%。然后转移到含有0.1 mg/L 2,4-D和0.2 mg/L 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5 mm左右时,将其转到含有0.5 mg/L BA,0.1 mg/L NAA和0.2 mg/L GA3的MS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分化。当芽长1~2 cm时,将其切下插入附加0.5 mg/L IBA的1/2 MS生根培养基上,两周后即可获得完整植株。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了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