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瘤胃运动在反刍动物生理活动、饲料消化吸收以及瘤胃疾病诊断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受饲粮类型、激素、疾病、应激和动物生理阶段等影响。瘤胃运动主要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而外部因素调控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主要方式是调节饲粮,其次是动物的生理健康以及饲养环境。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方法,以期为反刍动物瘤胃生理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同时为反刍动物生产中瘤胃运动调控和健康养殖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韦学玉  阎宏  穆巍 《饲料工业》2006,27(19):47-49
反刍动物(牛、羊)瘤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养好反刍动物实质上就是养好瘤胃。文章针对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及瘤胃内温度、渗透压、pH值等瘤胃内环境的重要参数,对如何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人工调控措施加以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肽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因素,肽的吸收代谢机制,肽对瘤胃微生物的调控及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发挥的作用,以及饲料蛋白源活性肽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瘤胃是反刍动物至关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部分降解的营养物质可直接通过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瘤胃的发育程度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而瘤胃发育充分且功能健全是反刍动物最佳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均发育不完善,需在固体饲料、断母乳等外界刺激下完成经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的复杂过程,进而才可发挥其重要功能。目前,如何掌握并遵循瘤胃的发育规律,在保证瘤胃充分发育且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对幼龄反刍动物实施早期断奶技术,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进程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时空演变、瘤胃组织形态学发育和代谢改变及瘤胃发育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由生理结构至功能逐层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规律进行全面总结,阐明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旨在进一步丰富与瘤胃发育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利用瘤胃发育规律开发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为挖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产潜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瘤胃是反刍动物至关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部分降解的营养物质可直接通过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瘤胃的发育程度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而瘤胃发育充分且功能健全是反刍动物最佳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均发育不完善,需在固体饲料、断母乳等外界刺激下完成经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的复杂过程,进而才可发挥其重要功能。目前,如何掌握并遵循瘤胃的发育规律,在保证瘤胃充分发育且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对幼龄反刍动物实施早期断奶技术,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进程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时空演变、瘤胃组织形态学发育和代谢改变及瘤胃发育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由生理结构至功能逐层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规律进行全面总结,阐明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旨在进一步丰富与瘤胃发育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利用瘤胃发育规律开发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为挖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产潜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寄养着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菌群在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真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比较小,且绝大多数为厌氧真菌。瘤胃真菌可以充分降解纤维物质,同时真菌还参与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瘤胃真菌的数量容易受硫元素、氮元素以及瘤胃内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而从这些方面对饲粮进行调控,能够提高瘤胃内真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瘤胃真菌特点、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以及瘤胃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刍动物瘤胃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以及微生物动力学可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主要作用为供能和维持瘤胃环境。本文综述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作用、影响其产生和组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功能的健康直接影响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保持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稳定对维护机体健康、发挥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肉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瘤胃消化营养吸收代谢机理及改善瘤胃健康措施进行综述,为促进饲粮高效利用、提升肉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反刍动物瘤胃的特殊性入手,首先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能量物质在瘤胃中的消化吸收特点;然后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CH4排放减少、VFA利用增加、过瘤胃脂肪酸保护以及其他已开发的营养添加剂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旨在为更好地调控反刍动物能量利用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命早期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可影响动物机体,且具有长期健康效应,详细了解早期瘤胃微生物的定植状况对动物健康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自出生后开始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其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且易受动物日龄、品种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含有复杂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厌氧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构成。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幼龄阶段瘤胃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的定植组成及其变化,同时阐述了饲粮组成和饲料添加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旨在为幼龄反刍动物实现分阶段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瘤胃是消化过程中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分解植物的纤维供宿主利用,而牦牛相较于其他反刍动物而言,有更高的纤维利用率。到目前为止,人们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瘤胃微生物进行鉴别分析,已经有大量微生物的功能被发现,但绝大部分微生物的功能还未被确定。瘤胃微生物作为巨大的潜在资源,如果可以在牦牛瘤胃内调节甚至在不同家畜瘤胃内移植,将会推动我国畜牧行业的进步。为此,文章介绍了牦牛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并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瘤胃积食是反刍动物常发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瘤胃内滞积大量饲料,导致瘤胃异常充满,胃壁扩张,造成消化机能障碍和生产性能下降。笔者根据武威市凉州区牛瘤胃积食发生的原因,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采取瘤胃切开术治疗方法,治疗病例83例,治愈81例,治愈率为97.6%,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徐晓锋 《草业科学》2020,(2):363-369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甲烷通过嗳气经口排出体外,不仅会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也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排放量对经济和环境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反刍动物的甲烷产生机制、甲烷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甲烷抑制剂种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消化代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瘤胃上皮的发育和功能完善直接影响到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文章旨在通过探讨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是畜牧业中的重要支柱,研究瘤胃微生物在幼龄反刍动物上的定植过程,并利用其中的定植规律采取科学的早期调控措施,以此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对于维持畜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瘤胃微生物的定植过程伴随着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幼龄反刍动物哺乳时,瘤胃由于食管沟反射的存在而不发挥功能,发育缓慢,此时只有部分功能菌群逐渐定植;随着日龄的增长,幼龄反刍动物大量摄入固体饲料,瘤胃在固体饲料的刺激下迅速发育直至成熟,此时大量菌群定植,瘤胃发酵逐渐活跃,且优势菌及其丰度与前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大量瘤胃发酵产物的积累又进一步刺激了瘤胃的发育。反刍动物在幼龄阶段经历了从非反刍到反刍的生理过渡,是其最敏感和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可以在此阶段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采取人工调控措施,以保证机体的健康和后续生长发育。作者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早期发育过程、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定植过程,阐明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生产性能以及畜体健康方面的重要功能,并归纳了常用的瘤胃微生物调控技术,从而为生产中对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瘤胃液移植是一种将健康供体动物的瘤胃液转移给受体动物的技术。目前,针对瘤胃液移植的报道还相对有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瘤胃液移植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等,还具有重建瘤胃菌群结构的潜力。本文综述了瘤胃液移植的方法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的作用,为反刍动物瘤胃液移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索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和功能作用,对反刍动物健康和促进饲草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传统瘤胃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组学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对瘤胃微生物种类、代谢途径、功能进行解释,宏组学联用为系统理解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分子机理提供新方式,并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围绕宏组学技术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概述了过瘤胃脂肪的种类和特点,系统整理了过瘤胃脂肪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过瘤胃脂肪在实际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