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病毒药物在兽医上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和繁殖方式,给防治病毒病造成了困难。本文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和种类,得出抗病毒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例中居第 2位 ,仅次于细菌 ,占 3 6 8% [1 ] ,且有上升趋势。应用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几年来 ,发展迅速。由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 ,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 抗病毒药物作用的机制( 1 )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 2 )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 3 )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 4 )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2 抗病毒药物[1,2 ,3,4 ,5 ]2 .1 抗病毒细胞因子病毒感…  相似文献   

3.
<正>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但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抗病毒药物作用的机制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2 抗病毒药物2.1 抗病毒细胞因子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机体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反应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因子。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决定病毒病毒感染的结局和疾病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按功能的不同可分  相似文献   

4.
抗病毒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防治病毒病的主要的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但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仅次于细菌,居第2位。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用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使其在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病毒是危害巨大的病原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即严格地寄生于动物细胞内,并在细胞中利用部分细胞功能复制病毒自身,很难找到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选择性作用位点,因而给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造成了困难,这也是目前兽医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均不十分理想的原因所在.因此,对兔病毒性疫病的治疗,不象对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疾病那样,可以采用对因疗法,因缺乏特效药物,故只能采用以下一些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抗病毒药在兽医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毒是危害巨大的病原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本文简要阐述病毒的致病特点及病毒病的防治难点 ,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评价国内外曾在动物病毒病中应用过的若干药物。旨在为国内兽医界在抗病毒药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开发上提供一些线索和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抗病毒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在体外可抑制病毒复制酶,在感染细胞或动物体抑制病毒复制或繁殖,在临床上治疗病毒病有效的药物。病毒与细菌不同,缺乏自身繁殖的酶系统,因而它是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生殖复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致使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目前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兽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兽医临床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不但传播快,而且致死率高,又加上病毒繁殖方式特殊且容易发生变异,临床上给抑杀病原造成了很大困难。所以,在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上投入很多,但效果却不很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致使养殖业遭受巨大损失,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且抗病毒谱广、毒副作用小、无耐药产生,大多数药物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畜禽传染性疾病大多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随着现代抗生素类药物研究的发展.细菌感染疾病已逐步被人类所控制,但病毒由于其结构特点,变异性高及对抗生素不敏感等特点.给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近两年来,由变异病毒引起的猪蓝耳病及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给整个畜牧业及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除疫苗外对病毒病的治疗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化学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吗啉双胍等西药已经禁用;在杀灭病毒,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病毒性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文章首先从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和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方面总结了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然后介绍了呼肠孤病毒的生活周期和致病机理;最后概述了草鱼的干扰素抗病毒免疫的最新进展,从草鱼呼肠孤病毒和宿主的抗病毒免疫两个方面来阐述草鱼出血病的发病机理,以期为研究和防控草鱼呼肠孤病毒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引起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疫苗免疫是防控PRRS的主要手段,但由于PRRSV毒株高度变异性导致疫苗对该病的效果仍不理想。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活性成分众多,生理活性多样,包括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是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研究证明,中药能以单体或复方的方式对PRRSV产生抑制增殖、阻断吸附和杀灭病毒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影响。关于中药抗PRRSV的机制包括直接抗病毒机制和间接抗病毒机制。直接抗病毒机制即中药有效成分对病毒复制周期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病毒的吸附、内化、复制、大分子组装和释放中的一环,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间接抗病毒机制即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合成、炎症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氧化代谢和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6.
抗病毒病中西药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化药治疗所以困难,是由于病毒与细菌 (后者一般寄生于细胞外液 )不同,是寄生于动物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与复制,然后自细胞释出,感染其它细胞,并散播体外感染其它动物。抗病毒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1)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2)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3)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4)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1合成的抗病毒病药剂 [1, 2]  (1)病毒唑 (Virazole,三氮唑核苷 )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人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痘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可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发展,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渠道增多,使得猪病的传染源、传染媒介、传染途径极其复杂,猪病呈多种疫病交叉混合感染趋势。在这类混合感染中,既有2种或超过2种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还有病毒病与寄生虫病、细菌病与寄生虫病,以及由多种病原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综合征,给猪病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l晦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19.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家蚕病毒病,在蚕区时有发生,严重时会给蚕桑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总结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在生产上暴发的危害、该病的症状、发病的特征和诊断方法。综述了该病的诊断有症状诊断、显微镜镜检、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和检测软件诊断;在病原的研究进展上,有病原生物学特性、表型和生活史、感染途径和侵入方式;在防治的研究进展上,有抗病品种、抗性蛋白、抗性基因和防治药物;防治药物方面主要有消毒剂、抗病毒类化合物和生物类药剂。系统归纳总结了该病的防控技术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科学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乳鸽饲养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鸽的饲养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也给部分饲养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鸽副粘病毒病是危害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感染后容易大批死亡。本病可通过发病鸽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病原细菌分离培养试验 ,病毒血凝性试验和新城疫阳性血清的血清凝集抑制试验 ,以及人工发病试验复制出鸽副粘病毒病而确诊。鸽副粘病毒病的病原只有一种血清型 ,但有多种强、弱毒株 ,不同毒株某些生物学特性也可能有一定差异。该病料接种9日龄鸡胚 ,能在 96h内将鸡胚全部致死 ;人工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