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的乌桕发展区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乌桕发展区域评价模型,可把多维分类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值。投影值越大,表示该区域乌桕发展潜力越大,因此,可以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乌桕发展区域样本集进行合理区划。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用于乌桕发展区域分级与区划,投影寻踪效果理想,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通过由样本数据驱动的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福建省乌桕发展区域评价模型,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等级划分,区划出乌桕树种发展的中心区、适宜区和边缘区。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模型,可把各森林景观资源多维分类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值。投影值越大,表示该森林景观资源景观价值越大,因此,可以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森林景观资源样本集进行合理区划。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用于景观资源分级与区划,其优化时间短、投影函数能达到最优,投影寻踪效果理想,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通过由样本数据驱动的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福建省阔叶林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模型,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等级划分,福建省阔叶林景观资源等级划分为三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选择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无林地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年龄和投影寻踪的投影值为自变量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实现了无林地和有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的有机统一,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杉木种源选择的投影寻踪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也与应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应用改进投影寻踪法开展林木种源选择是可行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以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9~2016年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6年,河北省的土地安全状况正在不断改善。影响河北省土地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占GDP比例,粮食产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使用投影寻踪模型进行评价客观科学,是一种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乌桕的资源分布特点,决定了只能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选优。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通过优化指标函数,根据投影方向值确定各主要性状所占分值,建立乌桕综合评分的性状指标体系。建立在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上的综合评分法选优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的湖南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手段实施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是实现林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论述运用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的方法,分析湖南省在应用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简介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评价的技术框架体系,并就“3S”技术用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问题设计了技术方案,对于“3S”技术用于森林资源监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3S”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简介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评价的技术框架体系,并就“3S”技术用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问题设计了技术方案,对于“3S”技术用于森林资源监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3S”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应用GIS等先进技术和手段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是实现林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论述了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的方法,对湖南省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德市(闽东)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宁德市生态公益林的主要植被类型与特征和生态公益林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为指导,提出宁德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6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时态GIS及版本管理原理在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和管理一直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了时态数据库以及版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以景德镇枫树山林场部分数据为基础,结合ARCGIS中版本管理时空数据库的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多版本、多用户、多时态的森林资源更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实现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云南省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困难,指出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21世纪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灰色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理论与方法,以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的GM(1 1)模型,对全国森林资源主要指标(1)森林覆盖率;2)有林地面积;3)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由于连续清查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特征,因此,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定西市安定区森林资源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定西市安定区森林资源结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加强统筹协调、实行分区经营、强化以融资、科技和法制为保障的经营利用发展建议,以提高二类调查成果应用,推动森林资源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传统封山育林工作粗放经营的现状,提出因林制宜、综合培育的现代封山育林理念及封山育林类型划分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德技术合作—密云县古北口镇潮关西沟示范区立地条件、树种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制定了该示范区封育类型划分的因子及量化指标,将该示范区的32个小班划分为3种封山育林类型。本研究旨在将传统封山育林事业推向有计划、有目标、有营林措施的新阶段,推进首都郊县水源涵养和绿化地区的封山育林进程并提供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特点,对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的一些相关问题,如网络性能、网络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网络维护与管理等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系统连接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得出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培育技术;二是外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据此,提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对策:一是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组织森林分类经营和森林培育;二是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三是明晰森林资源产权,同时建立森林经理体系,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四是建立与现有经营体制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同时转换机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利用JSP技术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网络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说明了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在因特网上的共享已成为当前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然后介绍了几种当前流行的动态交互技术,并详细介绍了JSP技术的优点以及这些优点在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网络共享上的适用性,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用JSP技术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网络共享的简单方案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监测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利用"3S"技术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林地资源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为:林业用地面积减少,非林业用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减少;经济林面积增加;宜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附着能力减弱,生态效益降低。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