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试验探讨添加乳酸菌剂和糖蜜对不同含水量食叶草(Rumex hanus by.)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旨在探索高品质食叶草青贮技术并高效利用粗饲料资源。本试验以食叶草为青贮原料,采用双因素(含水量×添加剂)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青贮时将含水量分别调整为65%、60%和55%,并分别进行添加乳酸菌剂Master-LP(LP)、乳酸菌剂Chikuso-1(LAB-1)、乳酸菌剂Master-AC(AC)、糖蜜(M)和无添加(C,对照)处理,发酵30 d后分析食叶草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等。结果显示:1)60%组的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产气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65%组和55%组差异显著(P0.05)。2)与无添加的对照相比,青贮时添加乳酸菌剂和糖蜜显著降低了pH(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产气量(P0.05);此外,LP组和LAB-1组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P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AB-1组的产气量和LP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考虑,食叶草在含水量为60%时,添加乳酸菌剂Chikuso-1或乳酸菌剂Master-LP有利于调制出较高品质的食叶草青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Lactuca indic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设置对照(CK组)、单独添加植物乳杆菌(LP组)、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LB组)和混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LP+LB组)4个处理,青贮60天后,进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加入乳酸菌添加剂后苦荬菜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CK组(P<0.05),乳酸菌数量均有所增加(P<0.05);LB组的酵母菌数量最少(P<0.05);LP组和LP+LB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LB组(P<0.05);LB组的乙酸含量最高(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LP组的青贮品质最好。综上所述,单独或混合添加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均能改善苦荬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更适宜用作添加剂调制苦荬菜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对王草青贮品质与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组(CK)、植物乳杆菌处理组(LP组)、鼠李糖乳杆菌处理组(LR组)、纤维素酶处理组(CE组)、LP+CE和LR+CE混合添加处理组,2种乳酸菌添加量均为5mg/k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mg/kg,青贮3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的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添加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单独添加组;纤维素酶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处理组中丁酸、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混合添加处理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单独添加组;Flieg氏青贮评分表明各处理青贮品质均为"好"或"很好",其中混合添加处理组分数最高(92分);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料相对值(RFV)显著提高;添加剂处理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NDF和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添加处理组CP和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单独添加组。结果提示,王草青贮时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处理能改善王草青贮品质并提高瘤胃降解率,其中植物乳杆菌(5 mg/kg)与纤维素酶(20 mg/kg)的混合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分别添加3株复合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和凯氏乳杆菌为A-LAB组)和单一植物乳杆菌制剂(B-LAB组)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减少青贮发酵和利用过程中的营养损失。试验以新刈割水稻秸为原料,对照组不使用添加剂,A-LAB组和B-LAB组的乳酸菌添加量都是1×105CFU/g(占鲜重)。结果表明:A-LAB组丁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干物质损失率(DML)、氨态氮/总氮等均显著低于另2个处理组(P<0.05);A-LAB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B-LAB组差异不显著(P>0.05)。A-LAB组的有氧稳定性最好(380 h),对照组(288 h)低于B-LAB组(323 h),结果提示向青贮原料中添加复合乳酸菌制剂在保存青贮养分和提高有氧稳定性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乳酸菌、糖蜜和无机酸对羊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在羊草青贮时设置如下5个处理:1)无添加(对照组,C组);2)添加0.00025%乳酸菌(LAB组);3)添加4%糖蜜(M组);4)添加4%无机酸(IA组);5)添加0.00025%乳酸菌+4%糖蜜(LAB+M组)。各青贮添加剂的添加量均为鲜重基础,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青贮120 d后取样分析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结果显示:所有组发酵品质均优良,且均未检测出丁酸、大肠杆菌、霉菌和梭菌;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组pH显著降低(P<0.05);LAB+M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添加剂组的氨态氮/总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组和LAB+M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A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LAB+M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LAB+M组的产气量最高,显著高于M组(P<0.05);LAB+M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AB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所使用的青贮添加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综合考虑,以同时添加乳酸菌和糖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和不同切割长度对羊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两因子试验设计,乳酸菌添加剂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两个类型,切割长度分别为1.5 cm和3.0 cm两个长度,分为4个试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自然发酵60 d后采集样品,比较各处理组青贮羊草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羊草青贮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均显著改善了羊草的青贮质量,使其达到优良青贮的标准。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组青贮羊草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pH和氨态氮含量均低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植物乳杆菌添加组青贮羊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1.5 cm切割长度组青贮羊草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0 cm长度组(P0.05),pH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3.0 cm长度组(P0.05)。1.5 cm切割长度组青贮羊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3.0 cm长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羊草的青贮过程中,以添加植物乳杆菌,切割长度为1.5 cm时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乳杆菌(LPE)],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其营养价值,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其消化效率。结果表明:LPE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O,LCA和LPE处理组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P和LPE处理组快速降解蛋白和中速降解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和LCA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体外发酵试验中,LPE组青贮饲料产气量、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干物质含量为50%的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添加戊糖乳杆菌能够提高其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添加剂对不同干物质含量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干物质含量为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可以获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其中,LB处理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LP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干物质含量而言,干物质30%和40%时发酵品质均优于干物质20%时同样的添加剂处理组,且在干物质20%时,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均含有大量的丁酸。因此,在制作多花黑麦草青贮时尽量凋萎使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同时添加乳酸菌类添加剂是保证青贮料品质的关键。当没有条件凋萎,将鲜样直接青贮时,添加一定量的甲酸(4mL·kg~(-1))是保证青贮料发酵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成  王益  周玮  骈瑞琪  张庆  陈晓阳 《草业学报》2019,28(6):109-118
试验旨在探讨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单宁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水分×植物乳杆菌)完全随机设计,含水量分别为60%、70%和75%,植物乳杆菌设置添加组(1×10^6 cfu·g^-1鲜样)和对照组。分别于青贮的60和120 d,开袋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蛋白组分和单宁含量。辣木叶干物质中粗蛋白(CP)含量为16.7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10.72%。含水量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70%含水量组与60%水量组相比,氨态氮(NH3-N)、氨基酸类游离氮(FAA)、乙酸(AA)、丙酸(PA)和乳酸(L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7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有机酸(LA、AA、PA)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LAB)和酵母菌(Yeast)数目显著降低(P<0.05);发酵60 d时,在60%和75%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pH值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的大肠杆菌数量均小于2.0 log cfu·g^-1FM。不同含水量和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后单宁含量均有降低作用,但无显著差异(P>0.05)。辣木叶蛋白丰富,易于调制青贮饲料,70%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降解单宁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同型乳酸菌和异型乳酸菌对饲料专用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改善效果,以饲料专用玉米为原料,植物乳杆菌和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为添加剂,分别设置无添加组(CK组)、添加植物乳杆菌组(LP组)和添加肠膜状明串珠菌聚糖亚种组(LD组),塑料罐密封青贮60 d后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乳酸菌的各组中,pH都明显降低,其中LP组产乳酸最多,LD组产乙酸和粗蛋白的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各组中LP组产生乳酸菌最多,霉菌和酵母的数量最少。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灰分的含量LP组最高。LP作为青贮添加剂在处理饲用玉米时体外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玉米秸秆中添加乳酸菌和烷基多糖苷时对其黄贮品质与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乳酸菌设3个水平(0、1×1010、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设3个水平(0、0.10、0.20 g·kg-1),每个处理3个重复。玉米秸秆黄贮完成后,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定其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乳酸菌添加水平的上升,黄贮玉米秸乳酸含量、比表面积、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氨氮/总氮显著(P<0.05)降低,体外发酵潜在最大产气量显著(P<0.05)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极显著(P<0.01)增加、产气速率显著(P<0.05)降低;随烷基多糖苷添加水平的升高,黄贮玉米秸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Zeta电位、电子迁移率及干物质消失率显著(P<0.05)升高;黄贮玉米秸粗蛋白质、pH值、乙酸和异丁酸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受乳酸菌与烷基多糖苷交互作用(P<0.05)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添加量为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添加量为0.2 g·kg-1时,既能够保证玉米秸秆较好的黄贮品质,同时又能提高其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乳酸菌和贮藏温度对辣木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木叶青贮中筛选分离出4个乳酸菌菌株,鉴定后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actobacillus farciminis(LF),Weissella thailandensis(W)和Lactococcus lactis(E)。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植物乳酸菌对辣木叶青贮的青贮品质、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温度×植物乳酸菌)完全随机设计,两个温度组为15和30 ℃,乳酸菌处理组为CK,LP, LF, W和E。在青贮第60天时开袋取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叶原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5.3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53%,添加乳酸菌可以显著降低pH,增加乳酸和乙酸含量,同时使乳酸菌数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贮藏温度在15 ℃时,乳酸菌数量,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0 ℃(P<0.05)。同时,非蛋白氮、氨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5 ℃的贮藏温度时都显著低于30 ℃(P<0.05)。青贮后,各处理组的单宁含量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辣木叶蛋白质丰富,易于调制青贮饲料,较低的贮藏温度和添加植物乳酸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对降解单宁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籽粒苋为材料,在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葡萄糖和甲酸3种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籽粒苋青贮动态发酵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明确青贮添加剂对粒苋青贮的作用,为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研究途径。试验设5个处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添加剂;乳酸菌制剂组,按1kg乳酸菌制剂调制3~4t籽粒苋鲜草装罐;葡萄糖组,添加量为30g/kg;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组,添加量与单独添加时一致;甲酸组,添加量为5g/kg。在发酵第1,3,9,30和57天分别开罐取样,检测样品中pH、乳酸、氨态氮、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籽粒苋青贮同时加入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可以快速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迅速降低青贮pH值,显著降低乙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氨态氮/总氮(P0.05),并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加入甲酸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对干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综上所述,籽粒苋通过制作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营养成分,与籽粒苋自然青贮相比,籽粒苋青贮时加入上述青贮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青贮品质,同时加入乳酸菌和葡萄糖对青贮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添加剂对羊草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甲酸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乳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或甲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乳酸菌制剂与纤维素酶混合添加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用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型日粮化学成分、pH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常用的肉牛全混合日粮分成16份,每份1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进行普通发酵,处理1组添加20 g/kg糖蜜,处理2组添加3 g/kg丙酸,处理3组为联合发酵组(20 g/kg糖蜜+3 g/kg丙酸),青贮6周后,收集样品进行后续分析。结果:糖蜜青贮组干物质、乳酸和乳酸菌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1.94%、19.82%和23.20%(P<0.05),但处理组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全株玉米型日粮青贮7和14 d后pH显著降低(P<0.05)。青贮1 d和14 d,糖蜜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9.93%和71.77%(P<0.05),而青贮7 d,丙酸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7.42%(P<0.05)。青贮1、7和14 d,糖蜜组和丙酸组全株玉米型日粮氨氮与总氮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青贮1和7 d后糖蜜组全株玉米型日粮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14 d后,处理组乳酸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10.75%、16.05%和17.17%(P<0.05)。结论:在全株玉米型日粮中添加20 g/kg糖蜜可以提高青贮产物乳酸含量,同时改善发酵好氧稳定性,添加3 g/kg丙酸发酵虽然降低了青贮过程中乳酸产量,但提高了发酵产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6.
晾晒和添加剂对白羊草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青贮的影响,以抽穗期新鲜的和晾晒的白羊草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1)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较高,乳酸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蔗糖或甲酸能够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甲酸或蔗糖均能够极显著降低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添加剂可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而白羊草晾晒后再进行添加剂青贮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菜籽壳后对甜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甜玉米秸秆青贮时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和20%的菜籽壳,每个混合比例分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和不添加组.青贮45 d,测定甜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菜籽壳的甜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不同水分(75.65%和71.39%)下,添加剂(蔗糖添加量:20 g·kg-1和甲酸添加量:6 mL·kg-1)对袋贮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发酵品质、养分及硝基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灰绿藜青贮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氨态氮含量和pH极显著降低(P<0.01)。晾晒使灰绿藜青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和pH升高;同时降低青贮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添加蔗糖或甲酸和晾晒对灰绿藜青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无显著影响。添加蔗糖或甲酸能改善灰绿藜青贮发酵品质尤其是晾晒后青贮。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品质优良的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青贮饲料,在鲜贮和晾晒条件下分别设置对照(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添加甲酸(6 mL·kg-1)、添加蔗糖(2%)3种处理,袋装青贮发酵360 d,探究含水量及添加剂(甲酸、蔗糖)对多变小冠花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鲜贮相比,晾晒处理下多变小冠花青贮饲料pH值极显著增加(P<0.01),乳酸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甲酸和蔗糖的多变小冠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到改善,pH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晾晒或添加剂处理对多变小冠花青贮饲料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粗灰分(Ash)、粗脂肪(ethanol extract,EE)的含量和干物质保存率无显著影响。通过青贮,硝酸盐和3-硝基丙酸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但亚硝酸盐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