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为发酵菌种,研究混合发酵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及最优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菌种比例(拟康宁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量、营养液添加量及发酵天数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筛选出混合真菌发酵的最优条件,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评价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最后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分别建立混合真菌发酵玉米秸秆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条件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混合真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菌种比例1.0∶4.1,接种量25.2%,营养液添加量72.2%,发酵天数11 d。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36.80%和28.87%。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试验用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发酵玉米秸秆,待发酵底物还原糖含量较高时接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酵母菌接入的时间点、接种量以及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的时间作为单因素,研究其对发酵玉米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评价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玉米秸秆第7天时二次接种酿酒酵母,酿酒酵母接种量为8.5%,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再共同发酵80 h为最优发酵参数,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最大值13.23%。综上,拟康宁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及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相对于玉米秸秆干物质增加了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进行了混合固体发酵玉米秸秆工艺条件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秸秆与麸皮为4∶1,加入5%的尿素、0.5%的KH2PO4、0.1%的MgSO4.7H2O;加水量为1∶1.3;发酵温度为32℃;接种比例为2∶1;接种时间为接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48 h后接入绿色木霉;发酵周期为120 h。混合固体发酵后含有纤维素酶420 U/g,木质素酶85 U/g,粗纤维的利用率为69%。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绿色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重组毕赤酵母混和发酵秸秆纤维素,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将3株菌按111的比例进行秸秆的发酵,以还原糖产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玉米秸秆饲料制备的最佳工艺为:玉米秸秆添加量10 g、p H值7、固液比19,在30℃培养9 d。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2种非淀粉多糖(NSP)酶分别处理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选取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通过尼龙袋法评价2种NSP酶处理对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养分在绵羊瘤胃内不同发酵时间(12、24、36、48、60、72 h)的降解率、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在瘤胃中12和36 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以及12 h的粗蛋白质(CP)降解率(P<0.05),而对大麦秸秆在瘤胃中36 h后的养分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DM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ADF和CP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增加了大麦秸秆DM、NDF、ADF和CP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显著提高了DM、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增加了玉...  相似文献   

6.
不同加工方法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白酒糟营养价值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未处理白酒糟作为对照(CK组),按白酒糟的加工方式不同设4个试验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发酵,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粉碎白酒糟(粉碎+发酵,C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氨化白酒糟(氨化+发酵,AF组)、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粉碎、氨化白酒糟(粉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外源生物制剂对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渣混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72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筛选高效饲用生物制剂, 探索实用的玉米秸秆饲料转化技术。【方法】 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原单32秸秆和克新1号马铃薯渣为试验材料, 以3∶1比例混合青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共15个处理, 分别采用酶制剂(CE1、CE2、CE3和CE4)、菌制剂(LAB)及酶菌复合处理(MCL1、MCL2、MCL3、MCL4、MCL5、MCL6、MCL7、MCL8和MCL9), 并设置不添加任何酶菌制剂的对照组(CK)。青贮发酵60 d之后, 对混贮饲料青贮质量指标及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 混贮饲料各处理及对照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 酶处理组和酶菌处理组混贮饲料乳酸、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菌处理组及对照(P<0.05), 其中MCL2和MCL4处理组乳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2.82%和2.77%;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组混贮饲料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 其中MCL2处理最低, 分别为22.86%、53.43%、33.99%;1 g/3 kg纤维素酶添加处理组(CE1、MCL2、MCL6、MCL7)纤维素72 h瘤胃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 酶、菌及菌酶协同作用不同程度促进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渣混贮饲料发酵, 改善混贮饲料营养价值, 提高反刍动物瘤胃对营养物质的降解效率, 综合玉米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养分瘤胃降解率: 酶菌复合处理>酶处理>菌处理, 其中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效果最佳; 纤维素酶降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纤维素、ADF、NDF含量, 最适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 g/3 k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微贮饲料感官指标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72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组、纤维素酶组、复合酶组、复合酶+乳酸菌组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添加5%的硫酸氨,纤维素酶组添加5 g纤维素酶和5%的硫酸氨,复合酶组分别添加0.15 g纤维素酶、0.15 gβ-葡聚糖酶、0.1 g木聚糖酶、0.1 g果胶酶、5%硫酸氨,乳酸菌+复合酶组分别添加0.5 g乳酸菌、5%硫酸氨和复合酶。玉米秸秆切短至2 cm,将各处理组微贮剂溶于蒸馏水,与原料混合均匀后,装入聚乙烯袋中,然后用真空包装机抽真空封口,室温贮藏3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微贮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乳酸菌组效果最佳,pH、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分别显著降低0.72、12.92%、19.45%、13.79%、6.14%、22.32%(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含量及有氧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0.16%、18.36%、3.21%、36 h(P0.05),对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乳酸菌组瘤胃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72 h降解率分别提高24.65、23.12、39.68、33.56。综上,混合添加酶制剂和乳酸菌微贮玉米秸秆能够降低秸秆的纤维含量,显著改善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品质、有氧稳定性和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酶制剂组合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共设4个组:对照组(CK组,不添加任何酶制剂)、C组(添加1.0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制剂)、PL组(添加0.5 g/kg果胶酶+1.0 g/kg漆酶)、CPL组(添加1.0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制剂+0.5 g/kg果胶酶+1.0 g/kg漆酶),每组5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包取样,分析其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水稻秸秆青贮后,PL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C、CPL组(P<0.05);CPL组的粗脂肪含量、相对饲用价值、总可消化养分显著高于CK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2)体外发酵24 h后,C、PL、CPL组24 h累积产气量、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快速部分产气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L、CPL组的慢速降解部分的产气速率显著高于CK、C组(P<0.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花生秸秆的利用率,筛选出花生秸秆发酵适宜菌种,本试验利用绿色木霉、黑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里氏木霉6种真菌发酵花生秸秆,以不加真菌的花生秸秆为对照组,进行15 d固态发酵。测定营养含量、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发酵花生秸秆,显著改变了常规养分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在发酵10 d后的各营养成分变化最为明显,试验组花生秸秆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提高了4.34%、37.68%、22.73%、3.70%、51.60%和28.61%,粗纤维(CF)含量分别降低28.42%、18.19%、31.13%、5.35%、19.45%和24.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5 d后,绿色木霉、里氏木霉组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发酵10 d后,各组淀粉酶活性最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组淀粉酶活性最强,同时发酵10 d还原糖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利用真菌发酵花生秸秆能够改善花生秸秆营养含量,降解纤维物质,改善花生秸秆的利用率,且发酵10 d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发酵玉米秸秆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黑曲霉3.3148固态发酵玉米秸秆产纤维素酶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温度31℃,接种量15,装瓶量186g/瓶,发酵时间8.5d。其发酵玉米秸秆产品中CMCase和FPase酶活力达29.94和13.56IU/g;粗蛋白含量为11.26,比发酵前提高79.29;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24.45、45.24和37.04,分别比发酵前降低29.01、12.90和19.29。发酵出来的产物具有芳香气味,适口性较发酵前有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可溶性淀粉对降解后的白酒糟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并确定影响发酵的最佳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比例.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20 d,以降解其木质素含量.在体外发酵各组中添加可溶性淀粉使SC/NSC比分别为1.66、2.06、2.46、2.86、3.26和3.66.每组设5个重复.结果表明,通过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中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降低了16.4%(P<0.01),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6.04%(P<0.01).在体外发酵试验中,随着可溶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累计产气量显著增加(P<0.01).增加可溶性淀粉添加量改变SC/NSC比可显著影响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氨氮(NH3-N)浓度(P<0.01).通过SC/NSC比(x)与MCP(y)的回归分析(y=-0.826x2+3.947x+1.189)得出,体外发酵最佳SC/NSC比为2.39.添加可溶性淀粉提高了丙酸在TVFA中的比例(P<0.05),而降低了乙酸与丙酸比例(P<0.05).由结果可知,添加可溶性淀粉可提高降解后白酒糟的消化率,并得出体外发酵最佳SC/NSC比为2.39.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合酶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试验Ⅰ组:玉米秸秆+0.6kg/t复合酶制剂;试验Ⅱ组玉米秸秆+1.0 kg/t复合酶制剂;试验Ⅲ组:玉米秸秆+1.4 kg/t复合酶制剂;对照组:玉米秸秆。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除酸性洗涤纤维和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2)试验Ⅱ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氨态氮、丁酸含量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试验Ⅲ组的粗蛋白质、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并以1.0 kg/t水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微贮处理对花生秸秆微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方差,设对照组及微贮处理组分别添加乳酸菌、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复合菌、复合菌+纤维素酶、复合菌+纤维素酶+尿素、EM及秸秆青贮剂(商业化)对花生秸秆进行30d微贮。结果显示,微贮处理后秸秆pH值处于3.6~4.5,添加纤维素酶提高秸秆粗蛋白2%,添加纤维素+尿素提高秸秆粗蛋白含量25%;微贮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降低16.09%,酸性洗涤纤维降低10.23%。试验表明微贮可以提高花生秸秆的饲料营养价值,且采用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处理的效果与商业化微贮剂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硫酸钠和硫化钠都能显著提高纤维物质的瘤胃动态降解率,随着硫添加量的增加,玉米秸秆干物质(DM)的降解率逐渐增加,而当日粮干物质中硫含量为0.18%时,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动态降解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1.76%、6.75%和11.76%、5.86%。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的效果优于硫化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对青贮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添加11种纤维酶制剂,包括5种纤维素酶(CEL-1、CEL-2、CEL-3、CEL-4、CEL-5)和6种木聚糖酶(XYL-1、XYL-2、XYL-3、XYL-4、XYL-5、XYL-6),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纤维素酶组添加水平为30 U/g,木聚糖酶组添加水平为40 U/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显著降低了底物的潜在产气量(P<0.05),但是显著提高了产气速率(P<0.05),其中添加CEL-1提升产气速率达82.5%;但除XYL-3显著降低了潜在产气量(P<0.05)外,添加木聚糖酶对其他产气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了XYL-4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效果不显著(P>0.05)外,酶制剂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都显著提高(P<0.05)。添加XYL-1、XYL-4和CEL-5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P<0.05),XYL-3和XYL-4均显著降低了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摩尔比(P<0.05),但仅XYL-4显著提高了丁酸摩尔比(P<0.05)。体外培养6和12h时,不同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变异性,培养到24 h时,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变得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可提高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并可在培养前期改变甲烷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7.
验拟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日粮添加活性干酵母对青贮玉米秸秆、苜蓿颗粒和黑麦干草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添加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提高粗饲料(苜蓿颗粒、玉米秸秆青贮、黑麦干草)NDF和ADF在肉牛瘤胃的快速降解比例(a),提高其有效降解率(ED)。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对苜蓿草粉营养成分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纤维素酶在不同水平(0、0.05%、0.1%)下,发酵时间对苜蓿草粉营养成分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发酵处理苜蓿草粉10-24d,能提高酸度,其酸度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发酵17d,添加纤维素酶0.05%,组蛋白质含量最高。发酵10-24d,不影响粗脂肪、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磷的含量。当发酵17d时,粗灰分含量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纤维素酶0.1%,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苜蓿草粉含钙量随之增高。肉鸡代谢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发酵17d,对苜蓿草粉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钙在肉鸡体内的利用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别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酶制剂组合微贮玉米秸秆,通过感官指标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72 h瘤胃降解率评价不同组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试验一组效果最佳,pH、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铵态氮/总氮分别降低0.63、12.65%、18.77%、11.83%、16.84%(P <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含量及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0.42%、11.56%、2.14%(P <0.05)、12 h(P <0.05),对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瘤胃降解率显著提高(P <0.05)。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制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青贮过程中添加纤维素酶制剂 ,通过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 ,不仅为青贮发酵提供充足的糖源 ,促进乳酸发酵 ;而且可降低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提高青贮饲料的消化率。近年来 ,纤维素酶制剂作为青贮添加剂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结果尚有分歧 ,但随着酶工程和酶技术的发展 ,纤维素酶制剂在青贮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