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是浙江台州地区重要的旱粮作物,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每年1.3万hm2左右。但是近年来,蔓枯病害发生普遍,通过引进“浙薯13”“心香”等优良品种,结合覆盖地膜等绿色防控技术,系统总结甘薯蔓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实现了减少病害发生、保障甘薯产量与品质、丰富市场品种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茎叶菜用甘薯在生长期间或产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栽培因素、理化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或变劣。科学合理地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防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茎叶菜用甘薯的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该文在介绍影响茎叶菜用甘薯品质的栽培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的基础上,阐述了针对影响茎叶菜用甘薯品质的因素应采取改进栽培技术、创造适宜的贮藏环境、控制化学因素的污染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植 《蔬菜》2021,(6):66-69
为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大棚甘薯种植现状,促进泰安市甘薯产业发展,对泰安市大棚甘薯种植的自然优势进行分析,总结泰安市大棚甘薯种植情况,结合实际指出大棚老化严重、大棚病虫害绿色防控欠缺、大棚土壤恶化、闲置土地无法利用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监管、大棚改造升级、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合理配置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与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苗是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法.详细介绍了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苗以及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技术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甘薯病毒种类较多,我国因甘薯病毒危害,估计减产可迭四分之一,每年损失月40亿元。脱毒甘薯的应用是生物技术发展和病毒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也是甘薯生产上的重大技术革新,它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要着重解决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加强甘薯病毒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3种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菜用甘薯育种方向、栽培采收方式和市场开拓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薯苗是甘薯丰产的基础。传统的甘薯育苗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床温不易控制、易烂床、繁殖系数低、管理费工、能源浪费等现象,成为甘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瓶颈。为了适应甘薯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商洛市农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创新出了甘薯日光温室集中催芽快速高效育苗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了商洛甘薯的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该技术的优点,一是通过对种薯进行集中高温催芽、分床排薯,提高了温室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黔江区甘薯生产水平,满足甘薯加工企业对高淀粉甘薯原材料的需求,本文就黔江区优质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作简略介绍,旨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石家庄地区春甘薯—秋白菜生产中品种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充分发挥甘薯节水抗旱、营养均衡、祛病保健,白菜营养丰富、品质柔嫩、口味颇佳的独特优势,特编写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的基础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以及春甘薯栽培、秋白菜复种的技术要点。确保了每667 m^2春甘薯产量在2000 kg以上,大白菜产量在4000 kg以上,每667 m^2种植效益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元。为种植春甘薯、秋白菜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姜卓 《吉林蔬菜》2010,(2):32-33
<正>在甘薯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品种退化的现象,引起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侵染的结果。防治甘薯病毒最有效的途径是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把病毒去掉,培育出的甘薯新品种——脱毒甘薯。它具有结薯早、  相似文献   

11.
黄浩清 《蔬菜》2014,(12):66-67
福菜薯18号甘薯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泉薯830×台农71配组育成的菜用型甘薯新品种。根据食叶甘薯的商品特点,简述了福菜薯18号甘薯的特征特性、育苗方法以及无公害栽培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甘薯(Ipomoea,batatas,Iam)属于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块根富含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其茎叶含有维生素A、B、C及铁、钙等有益成分,现随茎叶加工技术的应用而使其走向国际市场。本文对甘薯茎叶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园艺》2019,(23):174-176
介绍了粤东地区胡萝卜白粉病、黑斑病、黑腐病等主要病害,黄曲条跳甲、根结线虫、地老虎、蚜虫、白粉虱等主要虫害,并提出胡萝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北京地区甘薯麦蛾的发生情况,同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2019年对密云地区甘薯麦蛾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并在幼虫发生期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等6种药剂开展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为甘薯麦蛾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从发生数量上看高峰期明显,9月峰值更高;从龄期分析,第l代幼虫发生于7月,第2代发生在8月,第3代发生在9月,与黑光灯诱到的成虫发生趋势相符。在防治药剂方面,生物药剂5%阿维菌素乳油对甘薯麦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化学药剂3%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5.
殷莉 《蔬菜》2007,(2):31-31
甘薯也称红薯、红苕、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主要食用部位是地下肥大的块根。甘薯可粮菜兼用,在我国多用作粮食作物,而在外国则常用作蔬菜用。近年来甘薯的保健价值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更被誉为抗癌珍品,高居抗癌食品的榜首。鲜食甘薯安全贮藏越冬,错季销售可以给薯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但甘薯贮存技术性较强,若想从10月初开始收获起,到来年3、4月份保持甘薯鲜嫩如初,且将“糠心”等损失率降至最低,的确需要一套过硬的贮藏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薯蔓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花色素苷、咖啡氯原酸、黄酮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能防止衰老、预防癌症、保持心血管健康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正因为此,甘薯蔓尖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绿色蔬菜。甘薯蔓尖的营养组成及其品质会受甘薯品种、季节、温度、光照、栽培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实施甘薯蔓尖产业化,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在甘薯蔓尖的科学研究中,应开展或强化口味、质地、市场、贮藏,以及器官(味觉、嗅觉、视觉)感觉评价等项目。为进一步推进甘薯蔓尖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加强宣传,加强蔓尖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相应栽培体系研究,开展甘薯蔓尖休闲食品技术的研制及开发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进行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茶树主要害虫的种类识别方法和主要为害特征,从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性引诱捕杀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茶树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彰武县明水甘薯栽培引进新技术、新经验,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对甘薯栽培及贮藏关键技术的论述,形成一套完整的甘薯栽培及贮藏技术,从而推动彰武甘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核桃生产栽培过程中,易受到虫害的危害,尤其是叶甲等害虫。其成虫和幼虫均以树叶为食,引起树势衰弱并造成减产。介绍核桃叶甲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核桃叶甲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摘要:甘薯的食用口感主要分为质地和香甜程度两大方面,为明确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因子,对近10 年国内有关甘薯食用品质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探究营养成分及含量、贮藏环境、生物酶、栽培 技术等因素与甘薯食用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淀粉含量、种类、颗粒、可溶性糖含量、烹饪温度等 要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