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徐州地区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有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笔者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分别筛选出了最佳药剂,为指导菜农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叶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茎、花器和果实,引起叶片干枯、花器凋萎、幼果脱落,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30%以上。为筛选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理想药剂,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多菌灵·福美双WP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祁红英  李师默 《北方园艺》2007,(10):209-209
采用5种药剂对大棚番茄叶霉病进行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为金吉尔叶霉病专用型防效为74.20%,其次是农利灵与甲霉灵分别为62.69%、60.04%,速克灵防效较差为51.39%,多菌灵几乎无防效.  相似文献   

4.
番茄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随着棚室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连年重茬以及棚室小气候环境对病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等影响,新乡地区番茄叶霉病的病情不断发展,已由棚室次要病害逐步上升为棚室主要病害,造成番茄大量落叶、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棚室番茄的中后期产量全无。叶霉病已严重威胁到本地区棚室番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番茄叶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毅民 《北方园艺》2006,(2):126-127
在番茄叶霉病综合防治研究中,国内外对番茄进行了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综述了近年番茄叶霉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成果,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及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番茄叶霉病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王艳 《北方园艺》2007,(7):193-194
为了给当地棚室防治番茄早疫病的药剂选择提供依据,进行70%安秦生可湿性粉剂600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荆1 2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 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刺.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为(Cladosporium fdvum cook)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黄枝孢菌.  相似文献   

8.
番茄叶霉病是我市温室(棚)生产番茄的一大病害。近两年来,经我市植保站试验与植保部门应用,B010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好,成本低,已受到蔬菜生产部门的重视。去年全市近郊用B010防治番茄叶霉病5000亩次。防治效果在90%。每亩成本2元左右。用此药剂防治病害后,对番茄、土壤、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降低了产量,且因灰霉病的大发生而造成的毁棚事件时有发生,灰霉病已经成为制约番茄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灰霉病对常规药剂的抗性明显增加,常规药剂防效很不理想,为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根据无公害产品生产要求,进行了低毒、低残留的2.5%适乐时种衣剂等新药剂和常规农药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在滨州市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高效、无公害药剂,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上海地区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症状、病原菌和发病规律,提出番茄叶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引起保护地番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棚室病果率10%-20%,发病严重的棚室高达50%以上,使番茄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阻碍了番茄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危害,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5%己唑醇SC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因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病虫危害日趋加重的问题,根据几年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践,总结出了无公害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角度,对近几年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白粉虱、棉铃虫、茶黄螨、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进行综合防控,为保护地番茄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地下害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烟青虫,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地下害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烟青虫,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顾荣魁  张春明  高亢 《蔬菜》2004,(2):32-34
番茄为温室蔬菜栽培的主要种类。然而目前国内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优良品种并不多见,农民多采用棚室、露地栽培兼用品种,其耐低温弱光性能、抗叶霉病性能、畸形果率等多不理想。为此我们搜集了国内新推出的一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地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番茄品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叶霉病菌为靶标,采用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番茄叶霉病菌毒力的影响,并对该混合物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以质量比2∶1混配后,对叶霉病菌具有显著的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94;在田间试验中,该组合(2∶1)在240~300g a.i.·hm~(-2)的剂量下,对番茄叶霉病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81.96%~89.09%,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WG 120g a.i.·hm~(-2)相比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这2种药剂的混用能够发挥不同药剂的作用特点,增强杀菌活性,对延缓抗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春保护地番茄产量高、效益好,近年由于连续重茬及环境因素控制不良以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影响,叶霉病成为十分严重的病害,造成严重减产,同时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果实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也为保护地生产无公害造成严重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春保护地番茄的叶霉病进行了无公害综合防治试验,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把发病特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引进4种生物农药在日光温室蔬菜红果番茄毛粉802上进行试验,研究生物农药对红果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对红果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化学农药佳,其中0.15%四霉素水剂和12.5%速保利超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投入成本低,红果番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冬春季棚室蔬菜上防治病害使用烟雾剂,应药剂在植株上分布均匀,且不增加棚室空气湿度,因而效果独特,但在使用时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易对蔬菜造成药害。1选择烟剂根据不同病害选择适宜的烟雾剂,定植前可用百菌清烟剂预防病害发生。黄瓜、番茄发生叶霉病,选用速克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番茄产量高、效益好,近年由于连续重茬、环境因素控制不良以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影响,叶霉病成为十分严重的病害,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保护地番茄的叶霉病进行了无公害综合防治试验,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把发病特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