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河县殷巷镇王在村村民王其亮是村里第一个养狐狸的人,根据狐狸喜欢荫凉和安静的习性,自2007年开始,他发展起了林下养狐狸。狐狸借助树林的阴凉加快了生长速度,狐狸的粪便成了树木生长的肥料,加快了树木生长速度,可谓一举两得。他由单品种少量养殖发展到多品种规模养殖,在周围十里  相似文献   

2.
搞好狐狸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狐狸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狐狸配种期、配种准备期的饲养和管理进行了介绍,以便于广大养殖户在养狐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人工养殖狐狸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4.
虽然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狐狸人工养殖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金潮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赵红芳夫妇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富了自己.他们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帮助他人养狐致富.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武邑县清凉店镇清凉店村有一位饲养狐狸出名的七旬老人——赵文义.他养殖狐狸10多年,其规模不断壮大,致富后不忘众乡亲,带领周边10多个村的农民走上了养狐致富的道路,被乡亲们称为“养狐路上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6,(21):7-7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在本地开创养殖狐狸的先河,不仅富了自己,还把狐狸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区,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致富坦途,被称之为苏北“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赵红芳夫妇(电话:0517-6405250),无论在本地还是外地,都有一定的名气。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慧与精明,在本地开创了养殖狐狸的先河,不仅富了自己,还把狐狸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区,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致富坦途。梁晓军、赵红芳也就分别被人们称之为苏北的“养狐大王”、“养狐女状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9.
李长荣是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台庄村的农家妇女,从1999年开始刻苦钻研养殖狐狸技术,靠养狐狸一项,每年收入达4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狐能手。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孙静  王丹 《新农业》2011,(6):47-47
农家养狐狸,既要考虑狐狸营养需求,满足不同时期狐狸的生长需要,又要根据本地资源特点,选用来源充足,价格低廉的原料,以便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致富参考     
巨野县麒麟镇前桥村27岁的农民姚景元,养殖狐狸发了财后,联合村里几户有养殖经验、懂经营的农民,成立起“狐狸协会”,使养狐户分散搞养殖,联手闯市场,解决了全村养殖户的管理、销售问题。 1990年,姚景元引进蓝狐3组,利用闲置庭院搭起舍棚,还购买了技术资料、书籍,自学养殖技术。从饲料搭配、疾病预防、配种繁殖到笼舍管理,都讲究科学,因而他饲养的狐狸平均每只产仔4只,最高18只。到去年春天,他饲养的狐狸发展到70只,出售仔狐、皮张收入21万元。  相似文献   

12.
梁晓军是江苏金湖县陈桥镇青年农民,他凭借养狐发家致富,并扶持带动很多养殖户养狐脱贫致富,被评为全国"十大致富明星"。1996年初,梁晓军在报纸上看到"养孤市场前景好"的信息,意识到养孤是条致富的好途径,他赶紧抓住机遇筹备养殖狐狸事宜。为了学到养殖技术,梁晓军冒着酷暑到北方地区一家养殖场学习,重活、脏活抢着干。他的勤奋和虚心打动了场里的师傅,师傅终于把养孤"真经"传授给他,仅用一周梁晓军就学到了狐狸养殖全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汀苏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的普通农民梁晓军、赵红芳夫妇,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在当地开创了养殖狐狸的先河.不仅富了自己,还把狐狸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致富路。梁晓军、赵红芳分别被称为苏北的“养狐大王”和养孤“女状元”。  相似文献   

14.
狐狸是高寒林区重点养殖品种。几年来,大兴安岭狐狸养殖发展很快,已初步具备了产业规模;同时,为林区人民增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狐场的粪尿及散发出的熏人腥臊气味与人们日趋重视的环境保护产生了突出的矛盾,成为制约继续扩大养狐规模的主要瓶颈。2005年大兴安岭洪森养狐场依据循环畜牧业理论和沼气在猪舍应用的成功经验,开始在自己养狐场利用沼气池处理狐狸粪便的试验,取得了成  相似文献   

15.
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北纬30度以南,是不能人工养殖狐狸的。然而,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偏不信这个邪,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聪明,“北狐南养”获得了成功,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他不仅在当地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还把他的养殖业发展到苏南,发展到全国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油郭村刘素芝是东营市"十大致富女状元"、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去年养狐纯赚七八十万元。走进刘素芝创办的红火毛皮动物养殖场,她正在为狐狸进行人工授精,这是"高难"动作,但刘素芝却是行家里手。她说,"多年来,都是我亲自对狐狸进行人工授精。改良后的狐狸平均窝产9只以上,怀胎率90%以上,比本交配种提高产仔率15%。"刘素芝自1996年从事狐狸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目前存栏种狐1000多只。  相似文献   

17.
<正> 狐狸一年只在春季发情1次,年产1胎。因此。配种技术很关键,它关系到农户养狐的成败。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狐狸的配种技术,以供养狐者参考。 (一)发情鉴定 生产实践中,主要根据狐狸生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养狐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一些疾病也困扰着养狐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养狐的经济效益.现将狐狸几种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狐狸蛔虫病是狐狸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常引起幼狐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者阻塞肠道引起死亡。成年狐狸往往带虫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传染源。蛔虫生活史简单,虫卵的抵抗力强,日常管理和驱虫不到位可造成广泛流行。现将笔者遇到的一例狐狸蛔虫病的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乐亭县某养狐户养殖蓝狐300只左右,2018年6月6~12日陆续死亡幼狐4只,部分幼狐出现食欲降低、被毛蓬乱、发育缓慢、个别病兽有腹泻和异嗜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28日,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三0团职工王新奎在观察白狐的生长情况。2006年王新奎瞅准养狐致富这个项目,投资3万余元,从外地引进优良狐种40只,成为该团第一位养狐人。通过多方拜师学艺和自学科学养狐技术,目前他精心饲养的狐狸长势良好。据介绍,今年他的养狐场可扩繁发展到200余只狐狸。[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