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2000,1000,500,250,125,62mLL-1TMS天目丝增抗剂对200株长白落叶松苗进行6小时浸根,在生长季节(5月30日至10月20日)对经过天目丝增抗剂处理的造林苗每隔15天测定一次苗木的高生长、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实验结果表明,天目丝增抗剂处理可以极大地促进长白山落叶松苗木生长并能提高苗木质量。500mLL-1TMS处理的苗木生长效果最好,与常规育苗相比,高生长平均增加42.5%,地径生长平均增加30.7%,主根长平均增加14.0%,侧根数平均增加31.6%;Ⅰ级苗和Ⅱ级苗各占一半,没有Ⅲ级苗,显著地提高了经济效益。表3参8。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花岭变绿山、秃峰变翠峦,他们辛勤地耕耘着,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种下了一棵棵的苗,护出了一片片的林,绘出了一层层的绿。他们,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重庆市綦江县“林业人”!据悉,该县今年接受退耕造林的计划任务为11万亩,截至六月中旬,已完成了5万亩。其中,该县重点突出了总规模为4万亩的“四大”基地建设,分别为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木瓜基地建设、花椒基地建设,以及干鲜果基地建设。并在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完成了“四旁”植树220万株,共育苗809亩,为秋、冬季造林提供2031万株合格苗木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完成了封山育林面积9000亩。另…  相似文献   

3.
正天目山以植物资源丰富、植被保持完好、环境优美、森林古老而著称。这个鸟兽花木的世界是人们学习生物、进行野外采集的好地方。从杭州乘坐汽车西行50公里,向西北遥望,可以看到,在远处群山中有两座莽莽苍苍的大山,面对面地屹立着,这就是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两座山顶各有一口水池,左右相望,像一双眼睛,故有"天目"  相似文献   

4.
天目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保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地介绍了天目山森林类型、分布、区系及其地理起源,表明了天目山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南北过渡的特征;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天目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特征,从物种的变异和适应,系统组成结构的复杂性(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协同进化、稳定发展并对人类生存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着有益的影响;为维护天目山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除加强管理、重视保护外,可应用遥感技术,按地形和森林外貌等特点,将天目山划分为若干功能小区,进行科技研究和经营管理,使其能持续发展,增强功能,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天目山生物资源丰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古银杏、天目铁木、天目杜鹃等2160余种高等植物,被誉为“天然植物园”、“森林王国”。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有兽类75种、鸟类14种,昆虫类1853种。天目山不仅有丰富的物种资源,而且以“天目命名的物种就有85种。其中植物类有天目紫茎、天目早竹、天目琼花等37种;动物类有天目松毛虫、天目山蛭、天目虻等48种。加上林特产品类如天目笋干、天目云雾茶、天目烘青豆等,总计约有近百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天目山“山上有霜木,皆数百年树,谓之翔风林”的记载我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在《两浙看山记一文中也写道:天目山“多茂林古木,异草奇花,为浙西诸山所罕见”。天目山的植被是地球史上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财产,也是地球上不可多得的亚热带植物基因库。现在,天目山已成为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天目”命名物种知多少@徐江森  相似文献   

6.
啮鼠类在森林中啃咬苗木、幼茎嫩枝、茎皮,取食果实、种子,经常给森林带来危害。为了查清松鼠种类、鼠害发生的季节,以及发生的原因,我们于1952、1968、1982年选择屡遭松鼠危害的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型亚热带地区的东天目山支脉玲珑山马尾松林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专业旅行网——携程网为例,将搜集整理得到的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感知的94篇游记和324条点评作为分析样本,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其进行整合处理,从中筛选出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的高频描述词汇;运用内容分析法,编制天目山旅游形象的属性类目,分析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和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了解天目山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定位和喜爱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天目山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的天目山旅游形象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葡萄(Vieis amurensis Rupr)果实含糖量10%,含酸量2%,种子可榨油,嫩枝幼叶可提取酒石酸,是加工果汁和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因此,发展山葡萄生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鉴于野生资源减少,为满足加工业的需要,各地都在积极建设山葡萄基地,因而苗木供不应求.为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优良苗木,我们进行了山葡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对天目山资源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发现了6种植物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物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眉天下秀,天目天下幽……”是黄炎培先生对我国名山景色的高度概括。“天目”指的是天目山。天目山原名浮玉,后称天目起始于汉。天目有双峰,东峰谓之东天目,西峰谓之西天目,旧时两峰各有一池,泉水清冽,终年不涸,犹如仰望蓝天的一对巨目,天目山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天目山种业有限公司是浙江红叶园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03年建场,占地1000余亩。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临安市横畈镇,紧临104国道和15省道,交通便利。四年来,公司注重天目山新优乡土树种的开发,同时先后从美国、荷兰等国家引进几十个新优彩叶、观花、观果乔灌木景观树种,从中筛选出几十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优良品种,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商品化快速繁殖和容器苗生产技术体系,公司种苗广泛用于市政园林、办公楼宇、公寓别墅等场所的环境美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山茱萸重要产区天目山区的山茱萸苗木,发生了一种新的叶枯病。该病使苗木大量落叶枯死,严重影响苗木质量和产量。病害发生在4~6月。经一系列病理试验,确认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所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同4~6月雨量、雨日、圃地湿度、通风度、苗木密度及苗木自身木质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蓝果树冬播育苗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果树Nyssa sinensis Oliv为落叶乔木,高18~30米。树干通直圆满,木材硬度适中,少开裂,可作枕木、家具等用。喜光、喜酸性土壤,适应性强。在西天目山海拔800~1200米地段,常与金钱松、银杏、天目木姜子、青钱柳、缺萼枫香、槠栲类等树种混生。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是一有发展前途的优良速生乡土树种。为了探索不同播种时间对蓝果树苗木生  相似文献   

14.
临安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林木蓄积量1030万立方米,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坐落其间。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目山4纲30目3729种昆虫,分析了该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联系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为:东亚成分为主体,昆虫模式标本丰富,种类富庶,区系成分古老独特,垂直分布较明显。天目山昆虫与南部邻近地区关系较紧密,尤以与西部、南部的关系密切,而与北方的联系较小,特别是与西北干旱区系的关系极小。天目山昆虫区系起源的主要成分为自晚侏罗纪形成的我国东部高原古昆虫在天目山定居发展起来。昆虫区系从热带属性逐渐演化为亚热带山地区系。  相似文献   

16.
银杏野生种群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兴  李少能 《林业科学》2001,37(1):135-137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阐述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种争鸣的历史、并作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者则绝无”的若干考证。  相似文献   

17.
<正> 杂草对苗木生产威胁很大,严重影响苗木的质和量,除草是苗圃育苗工作中的一项繁重劳动。近年来,我们针对常绿苗木移床定植后育苗地雨季杂草泛滥的难题,进行了化学药剂除草试验。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蓟县国营苗圃小屯基地和店子基地,年均气温11.4℃,年降雨量500~700mm左右(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7%),日照  相似文献   

18.
银杏是临安县县树,为天目山“五绝”之一。是历经沧桑而幸存的活化石,以“古”称给予,林业科学老前辈争论了上百年,最后才弄清,银杏的活化石幸存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后来由西天目山向中国的北方传布,从北方传到欧洲,由欧洲传到美洲各地,目前在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天目山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水文、土壤理化指标为基础,参考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了天目山2010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天目山当年新增生态服务价值2.88亿元,其中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1.19%、52.11%、6.27%和20.43%。该结果与保护区管理者的认知有一定偏差,反映出天目山生态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的矛盾。研究认为,基于流量概念和小尺度意义上的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应该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0.
乘车从融水县城往罗城方向约2公里的公路边上,透过车窗,你会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生长茁壮的各种苗木整齐地排列着,这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林果中心苗圃康田育苗生产基地。 1993年,融水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1994年至1998年五年内全县要完成100万亩经济林种植任务,使山区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要发展经济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