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育王、换王、治螨,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荆条花期时间长的有利条件7月9日采取复式移虫,培育王台;7月21日王台接近成熟,分别介绍给育王群,数量依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2.
也谈育好王     
王台内王浆多育出的蜂王反而小真有其事。我认为王台内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反而小这一问题是王台内王浆的内在质量差异造成的。王浆质量差是否是高产浆蜂变异过程中的劣迹显露 ,值得探讨。杂志上报道越是产浆多蜂群越容易培育出“侏儒王” ,这已是显然的事实。2 0 0 1年秋季 ,我在蜜型蜂群育王 ,头天向 2 0个王台内移虫 ,不点浆。第 2天检查有 1 2个王台被接受。于是我对1 2个王台采用复式 ,余下的 8个不接受的王 ,不点浆又移入幼虫。介绍王台前检查 ,复式移虫的王台比较大。新王交尾产卵后 9天检查 ,复式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我建议蜂业界…  相似文献   

3.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04,55(4):33-33
王台内王浆太多,育出的蜂王个体反而小,我认为原因是小虫食老浆. 笔者在前年8月份进行了一次育王试验,采取复式移虫,两次移虫间隔40小时,在同一育王框上移大、小两种幼虫,以蜂王出房时间计算,相差12~18小时.虽然大幼虫在王台内时间短,但新王个体大小与正常蜂王体型大小相同;较小的幼虫在王台内时间长,其蜂王个体大小反而与工蜂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以前的蜂书上曾多次报道复式或多次移虫育王法好,其原因是王台内王浆多,饲料充足,以保证蜂王健康成长。 然而我每次育王都用单式移虫育王,王台大,培育出的王也很大,各方面都不比复式移虫法差。我以前……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育王,我采用了一次性移虫育王的办法。因为前年分蜂育王时,我用两种方法进行了两次育王。育出的蜂王不一样。4月27日,我复式移虫育王1框26个王台,第3天又育了1框一次性移虫育王27个王台,蜂群都是8框蜂。出王后的育王方法不一样,出的蜂王也不一样。复式移虫的蜂王体小,产卵后经对比,没有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维持群势的能力也比复式移虫的蜂王强,产生分蜂热较复式移虫的蜂王晚。所以,经两年来的使用,我认为还是一次性的移卵刚孵化出的小幼虫育出的王好。在实际的养蜂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育王时自复式移虫至王台成熟一般需要11天,即移虫之后到11天进入导台工作。在移虫过程中,稍移大点的幼虫,会提早出房。出房后的处女王常常将其他成熟王台咬光,前功尽弃。在实践中利用废旧透明塑料薄管做成王台保护罩,避免了王台早出毁台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找1根直径为1.5 cm的废旧塑料薄管,越旧越好(新管有气味,对王台内幼虫羽化为处女王不利)。将薄膜管按每5 cm长剪下1个,其数量按王台数而  相似文献   

7.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12,32(7):28-28
育王是养蜂的重要工作,养蜂必须年年育王,蜂场才会充满生机。在育王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所育王台在即将封盖时,幼虫下坠,工蜂只好加长王台。但幼虫继续下坠,有的王台甚至加长到正常王台的1倍,  相似文献   

8.
本场育王时也曾出现过成批或个别“侏儒王”现象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蜂种和育王方法有关 ;浆王蜂群中培育出的王台粗大而直长 ,剩余的王浆也比较多 ,但这种王台出房的新王 ,不一定每只都个大质优 ;而用产蜜型蜂王群中培育的王台个头稍短而尖 ,所剩余王浆也比较少 ,但培育的新王也不一定差。就育王方法而言 ,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法时 ,有时出现复移后王台中鲜浆表面被工蜂破坏 ,但旧王浆没有被工蜂吸食干净又补入新浆 ,这种王台中所培育的新王质量肯定不好。本人在《中国养蜂》1 996年第 3期《我的育王法》中谈到此种情况。我从养蜂开始…  相似文献   

9.
育王     
美国目前使用的育壬方法有以下三种一、一步育王法这种育王法是王台从开始到成熟都在一个育王群里,这种育王群是无王的,通常是双箱体,育王框移虫后,第9天提出,每隔3天移入新育王框,提出老育王框。在这种育王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持工蜂高度的造台欲望,维持工蜂的数量,供应足够的花粉和饲料,保证王台的规格,以及新王出房等。  相似文献   

10.
育王与分群     
正一、育王我地山桃4月8~10日开花;杏、柳4月13日前后开花;果树4月24日前后开花。因此,移虫选在4月13日,分蜂在4月25日。育王期间正值各类植物相继开花,蜜粉充足,哺育群稍加奖饲可提高王台质量。有辅助蜜源流蜜期分群不起盗,便于管理。1.单式与复式移虫以前采用复式移虫,工作量大。因用台数量较多,仅春季就培育上千个王台。除自用外,还给朋友育台。现改为单式移虫,经观察,新王质量也很好。复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中蜂育王,经历颇多,感想也多。一、中蜂育王的现状中蜂饲养者以六七十岁的老人居多,以粗放管理为主,多利用自然王台。有部分人重视良种选育和人工育王,但所移虫龄偏大,制作的蜡台不够标准,蜡碗直径过大、高度偏高、底座太薄,使得王台接受率低,处女王品质差,还不如自然王台育出的蜂王好。许多蜂友不愿意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技术,嫌麻烦。认为复式移虫与单移虫蜂王质量无多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程永春 《中国蜂业》2002,53(6):44-44
我在育王方面采用过很多方法 ,实践证明王台内剩浆多少与蜂王个体大小无关。采用复式移虫育王 ,前后间隔时间有 48小时 ,也有 2 4小时 ,也有上午移虫下午复式移虫。以上培育方法与蜂王个体大小关系不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复移间隔时间越长王台内剩浆亦越多。复移育王的缺点是在二次移虫时 ,由于台内存浆多容易将移入的幼虫捅到浆内 ,降低接受率。复移的目的是幼虫移入王台内有现成的王浆食用而不致于挨饿 ,这种想法是好 ,但不正确。王台内现成的王浆并不适合此时幼虫食用 ,工蜂还需重新饲喂适合幼虫食用的王浆。因此 ,复移时王台内的存浆显…  相似文献   

13.
下面我把使用螺旋王笼的体会介绍如下,供蜂友们参考。a.换王:不论季节或是否有蜜源,使用螺旋王笼都可以换王。只需把蜂王放进螺旋王笼中,用硬纸片堵好门;由于王笼的特殊结构,工蜂不会进入笼中,过一两天放出将会一次性换王成功。b.保护王台:在人工育王时,有时会把育王时间记错。移进大虫,则处女王提前出房,把所有王台毁掉;错过季节则导致措手不及或损失不可挽回。只要在处女王出房前一二天,把所有的王台都卡在螺旋王笼的上口(塑料王台最好)。因处女王出房在笼内,无法去毁掉其他王台,可起到保护王台的作用。c.储存处女王:人工育王不可能保证百…  相似文献   

14.
在对交尾群介入王台时,必须仔细识别王台的优、劣、空、死和成熟与否。只有善于准确识别的人,才能挑选出优良的成熟王台和保证育王交尾的顺利进行,从而培育出优良的蜂王来。这是良种良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以中蜂在分蜂期旧式柄内的自然王台为例,将各类王台的识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换王:必须在7月下旬移虫育王,因为这时正是棉花的盛花期,蜜粉源充足,育王成功率高,而且培育出的新王秋季产卵力强,来年春季不易发生分蜂热。8月上旬王台成熟之前将全场的蜂王用王笼幽闭起来,把王台介入要换王的老王群,介台之前必须将箱内的自然王台检查除尽。另外再组织一些小交尾群以备老王群内的处女王交尾损失时及时补入。处女王出房后几天  相似文献   

16.
看到孟凡拯先生的文章后 ,想起我在 1 991年一次育王时偶然碰到的问题 ,今写出来与专家及蜂友共讨。1 991年 8月初 ,我和以往一样进行复式移虫育王 ,为了能获得体格粗壮的高产王 ,特地选择了王浆特高产、群势达 1 2框足蜂的蜂群育王。此时外界气温适宜 ,有蜜有粉。心想 ,凭这些条件 ,一定能育出上好的蜂王。其间查看王台 ,一个个都特粗、特长 ,看着如此大的王台、心里美滋滋的。可是 ,蜂王出房后 ,个体都较小 ,还有 4只“侏儒王” ,跟蜜蜂差不多大。我很纳闷 ,为什么这么好的条件、育出的处女王却这么小呢 ?为了搞清原因 ,我决定同样方法继…  相似文献   

17.
工蜂产卵群的处理 工蜂产卵的蜂群,介绍产卵王根本不接受,介入王台也会常被咬毁,让人束手无策,只得将其合并.主要原因是工蜂的卵巢发育,根据国外资料报道:卵巢发育工蜂的记忆力已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8.
简便育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因优良品种的推广及蜂场的扩建等原因一次性大批量地更换上一年的老弱病残蜂王,仅依靠自然王台是不够的.当前,中蜂囊状幼虫病蔓延在八闽大地已久,推广一些简单的育王方法,对部分尚未掌握人工育王的养蜂户来说尤为重要.下面针对几个培育蜂王的关键问题,向养蜂者介绍简便的育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1.忌移大龄幼虫;2.忌随意调换育王框的位置;3.忌随意开箱检查交尾群;4.忌分蜂群同时移入两个成熟王台;5.忌快速提脾导致新造脾脱框;6.忌双王群隔板不严使蜂王互通;7.忌双王群同时育王巢门方向一致;8.忌双王群同时培育新王;9.忌分蜂季节留多个王台;10.忌新王台出房新王台后添入异箱巢脾,导致新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人工养王 ,需要移卵或移虫 ,移卵育王因其技术难度大 ,不易掌握 ,因此大多养蜂者采用移虫的办法。因采用一次性移虫所培育出的蜂王质量不够理想 ,后来养蜂人又发明了复式移虫法 ,来解决王台接受率低和王台内王浆量少的问题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所养的蜂王也不是个个都优质 ,批批都好 ;恰恰相反 ,有时王台内王浆越多 ,出房的处女王越小。因此 ,近几年有些养蜂者又改用一次性移虫育王 ,此法掌握得好 ,同样可以育出高品质的处女王。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处女王呢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 ,将两者有机结合 ,总结出“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